圖、文/notaku
我寫這篇文章的心情是沉重的,看到春吶被汙名化也不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了。
拉K、活春宮、春吶根本就快變成淫亂的代名詞。
最近的活春宮新聞,讓某些網友站出來說,「請別再汙名化春吶了!」,但還是很多人留言說:純音樂?!騙誰阿!!,還嚷嚷著要停辦春吶。
春吶是否真的只有毒品跟春宮我不知道,畢竟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再去過了,但停辦,這個字眼讓我感到惆悵....我忽然回想起我第一次的春吶回憶。
2004年,還沒有高鐵的年代,沒去過墾丁的我與朋友,去PTT找網友一起包車從台北下屏東。
坐著午夜的春吶夜車,車上放著傑克布萊克主演的「搖滾教室」,「太屌了吧!我也想要有老師開這樣的課」,身後傳來其他網友的嬉鬧聲,那年的我,聽的音樂還不夠多、也不夠老,坐上這班搖滾列車,我們跟著影片中的小朋友一同吸取著搖滾的養份。
那年的春吶,簡單的舞台、沒有華麗的音響設備、也沒有主流歌手的進駐,真的只有音樂,還有一望無際得曠野,我記得我被吹著滿身的黃沙,下了雨後滿地的泥濘,感覺十分狼狽,卻又有種熱血的美好。
好聽的音樂,或許在其他的場合還是可以聽得到,但只有春吶、只有墾丁才能有這種原始的樣貌。
▲攝於2004年春天吶喊一景,在荒野中看團,無價! (圖/作者notaku提供,請勿擅自轉用,感謝。)
然後,春吶的盛名愈來愈遠播,主流歌手的進駐是我再也不去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對主流歌手有什麼意見,而是主流音樂已經擁有很多舞台了,但獨立音樂沒有,這裡不應該是再被主流音樂侵奪的地方。
但事實是,春吶早就變質了,在很多年前以前,那個崇尚原始的鵝卵鼻舞台,早就被大量遊客跟垃圾給毀了。
所以,春吶就應該停辦嗎?
我想到歷史上最有名的「Woodstock」,1969年,一群年輕人聚集在一個荒涼的牧場上,沒有華麗的舞台、充滿著泥濘、大家只是純粹得享受音樂。不覺得跟春吶很像嗎?
春吶,至少我去過,感受到那裡真的很單純,真的只是聽音樂,毒品?!或許有吧,但會不會碰毒就跟你要不要去酒店一樣,是個人的選擇,毒品與酒精的氾濫不是春吶的錯!是整個社會風氣該負責任,每家夜店裡也充滿著情慾與誘惑,那是否夜店全部要禁?!為什麼不去檢討已經變調的價值觀而是拿音樂活動開刀?!
或許Woodstock在歷史上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但Woodstock在音樂史上的歷史意義是無法被取代的,它畢竟成就了一個時代。
而這就是我的結論。
● 作者notaku,台北人,不敢自居是文青只是個追星的迷妹。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