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錫勳/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所長
許多人渴望出國,可能是「悶壞了」,只能藉由「偽出國」搭飛機過過乾癮。而日本做為國人最想去旅行的國家,何時才能恢復疫情前的觀光榮景?
「第4波」疫情
日本確診人數再度攀升,持續變異的變種病毒株是防疫一大難題。變異病毒株的擴散速度相當快,接種疫苗則是目前唯一能期待的防疫模式。
日本政府於4月1日決定「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首次適用於大阪府、兵庫縣、宮城縣,時間自4月5日至5月5日共31天。
▲日本大阪疫情升溫。(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4月9日宣布適用地區從3府縣擴大至6都府縣,增加東京都、京都府、沖繩縣。理由是這些地區的新確診者增加,擔憂會加重醫療系統的負荷。
東京都包含23區、八王子市、町田市、府中市、調布市、立川市、武藏野市等6個市,實施時間從4月12日至5月11日。京都府的適用範圍為京都市,沖繩縣則包含名護市等本島9個市,時間從4月12日至5月5日。
6都府縣的適用期間皆涵蓋日本國內的黃金週假期,勢必對當地觀光將帶來巨大的衝擊。
菅首相於9日的會議中表示:「將實施與緊急事態宣言同等強度的措施。傳染力強的變異病毒株佔大阪、兵庫的確診者約7成,東京方面則增加至約2成,因此將維持最大限度的警戒狀態」。國家與各地方自治體合作施行以下對策:維持以餐飲業為中心的對策,謹守「不要不急」準則(非必要情況避免外出),避免跨縣市的移動,並確保醫療系統的量能等對策。
將適用範圍自3府縣擴大至6都府縣是否能夠抑止「第4波」疫情?這種反覆的變動性政策又會持續多久?
國人的觀光首選—日本
▲疫情爆發前,國人相當喜愛到日本旅遊。(圖/路透)
日本國與中華民國於1972年斷交,爾後雙方的交流則透過「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等同日本大使館)進行,業務範圍包含簽證、學術及文化交流等事務。交流協會的台北事務所位於捷運南京復興站的慶城街,現任台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出身日本「外務省」(外交部)。一般而言,駐台代表都來自於外務省,雖然名片頭銜印著「代表」,口頭上可以尊稱「大使」。
根據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提出的《台灣民眾對日本感觀之研究》報告指出,綜合2009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5年度、2018年度調查的結果顯示,「除了台灣之外,最喜歡的國家」第一名皆由日本奪得,並大幅領先第二名的美國或是中國。此題目為開放題,由受訪者自由回答一個答案。
▲除了台灣之外,國人最喜歡的國家前三名。(圖/蔡錫勳提供,整理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2018年度調查結果顯示,在國人「對日本的哪個領域有興趣」的複選題中,第一名是觀光80%,其次是飲食文化68%。由於國人前往日本觀光是免簽證,交流協會也會調查國人是否知道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的功能。
▲國人對日本有興趣的領域。(圖/蔡錫勳提供,整理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如果要到國外旅行,想去哪裡」的單選題中,日本依然是第一名的44%,其次是歐洲18%、澳洲.紐西蘭12%、美國.加拿大9%、中國8%、韓國3%、東南亞2%、香港.澳門1%。
若是去日本旅行,日本吸引人的部分之複選題中,自然環境73%、整潔度71%、日本料理66%、溫泉66%。
對日本相關資訊主要來源之單選題中,網路29%、電視28%、自己的訪日經驗14%、台灣朋友9%、家族.親戚6%、報紙.雜誌6%。
疫情重挫日本觀光
2018年1-12月,台灣前往日本高達475萬7,258人次,2019年1-12月成長至489萬600人次。若以台灣約2,300萬人口計算,5人就有1人前往日本。當然其中包含1年去很多次的常客,而廉價航空更是許多有體力,節省經費的年輕人的首選。
國人喜愛到日本觀光的趨勢雖不受台日間政治事件的影響,但仍不敵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2020年1月起人數大幅下降,3月只剩下7,700人次。
▲訪日外國人數及前三名。(圖/蔡錫勳提供,整理自日本政府観光局)
筆者基於日本政府觀光局每月公布的「推計值」整理出的圖表顯示,2020年2月起訪日外國人數大幅下滑,較前年同月減少58.3%。3月起至今年2月止,減少幅度都在9成以上。越南人入境日本與他國相比之下較多一些,主因是其身份多為移工。也反應出「日本版新南向政策」的成果。
日本正面臨來勢洶洶的「第4波」疫情,大阪府確診人數創新高,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於10日表示:「4月下旬,確診人數若沒有減少的趨勢,將會考慮要求政府發布第三次的緊急事態宣言」。
哈日族能夠自由出入境日本目前仍有困難,而「偽出國」成為混亂局勢中的商機。自然環境、整潔度、日本料理、溫泉是日本旅行最吸引國人的部分,或可成為國內相關產業借鏡的發展方向。
熱門點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許多人渴望出國,可能是「悶壞了」,只能藉由「偽出國」搭飛機過過乾癮。而日本做為國人最想去旅行的國家,何時才能恢復疫情前的觀光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