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從「軍事」佈局看防疫作戰 談台灣目前抗疫兩大「破口」

我們想讓你知道…從軍事的觀點來看,我們目前的防疫作戰有二大漏洞:在境外決戰上,對「空間抑菌」幾乎沒有作為;在邊境防禦上,只做阻絕,不做殲敵,沾了病毒的口罩,成了另一個病毒傳染的載體。

● 張誠/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現任中央大學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副理事長

防疫作戰的戰術目的是「阻絕病毒進入人體」,目前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指導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就是「阻絕病毒進入人體」每個人都該設立的「最後」防線,這部分類似軍事上的「邊境防衛」

若邊境防禦失手,病毒進入體內,這人就是病毒帶原者,身體也就跟著進入「國土防衛」的作戰模式。免疫力強者,戰勝病毒,成為無症狀帶原者;免疫力弱者,發生呼吸道症狀,開始進入所謂的「療程」,也就是國土防衛失敗, 需要外力救援。

雖然,Covid-19的致死率約2.8%,然而患者呼吸道纖維化的後遺症,將伴隨確症者一生,還是辛苦。

以軍事來看防疫

病毒突破「邊境防衛」的防線後,病毒找到宿主,病毒將大量繁殖,無論這位帶原者是有症狀或是無症狀,病毒大量繁殖的作用是一致的。此時,經由帶原者的呼吸或接觸物品,空間中的病毒量將會大量增加。

當空間中的病毒量高時,其他人被感染的機率也就大增,有時病毒量會大到口罩的防護力無法阻絕病毒,被感染者大量增加的地步;醫院就是病毒量高的風險區域,在醫院,只戴口罩是不足夠的,第一線的醫護除了口罩外,防護衣也是必備的「邊境防衛」裝備。換句話說,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降低空間中病毒量,也應該是防疫作戰中,必須要納入的作為。

軍事,防疫,COVID-19,空間抑菌,邊境防禦,病毒,口罩,國軍,化學兵

▲一線醫護穿著防護衣以隔離病毒。(圖/記者李毓康攝)

依目前新加坡政府所做的統計,群聚感染的破口主要在與帶原者「共處」,暴露在病毒量高的空間中,卻「沒戴口罩」;沒戴口罩,空氣中的病毒就有可能經由空氣、呼吸進入人體內。新加玻的群聚感染集中在二種情境:與無症狀帶原者「共餐」、或居家隔離的帶原者「共同生活」。

用餐,無法戴口罩,所以,中央防疫指揮中心鼓勵大家用餐外帶,不要在餐廳中與陌生人用餐是有道理的,但是,通常會共餐的「無症狀帶原者」不是陌生人啊。在家裡,與家人共處,用餐、盥洗、睡眠時,都很容易「沒戴口罩」,若家中有帶原者,「家」反而是群聚感染的溫床。

軍事,防疫,COVID-19,空間抑菌,邊境防禦,病毒,口罩,國軍,化學兵

▲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 CVN-71)。(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去年,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發生群聚感染,與家庭中的群聚感染的「共同生活」模式類似,在在都顯示「空間抑菌」降低空間中病毒量,在防疫作戰中是不可忽視的區塊。

軍事上有一種作為叫「決戰境外」,就是讓戰爭不要發生在自己的國土上。若能在國境外消耗敵之軍力,必大量舒緩「邊境防衛」的壓力。將「決戰境外」對應到防疫,就是減少空間中的病毒量。

除了人人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的個人「邊境防衛」外,並針對交通工具,辦公場所、學校等必須群聚的空間,做好「決戰境外」,有效降地空間中的病毒量。

口罩是防疫作戰大「破口」

防疫作戰的「決戰境外」又可以分成二塊:物體抑菌及空間抑菌。物體是指容易被多人接觸的物體,例如:門把、開關、或是公共空間中的桌椅、電梯按鈕等。物體抑菌,避免了因物體被重複接觸,而成為病毒傳染的途徑。用酒精擦拭物體作消毒,就是「決戰境外」的物體抑菌。

空間抑菌指的是降低空氣中的病毒量,從新聞畫面上看到國軍化學兵部隊,帶著霧化器做環境消毒,除了做物體抑菌,也同時做了空間抑菌。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化學兵部隊「決戰境外」的防疫作戰,通常都在疫情發生後的處理,而不是超前部署。

軍事,防疫,COVID-19,空間抑菌,邊境防禦,病毒,口罩,國軍,化學兵

▲國軍出動化學兵進行環境消毒。(圖/記者黃孟珍攝)

空間抑菌有它的科技含量,就是如何「便宜」且「有效」地將病毒消殺藥劑氣化在空氣中,且不能造成對人體的傷害。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有注意到物體抑菌,似乎還沒關心到空間抑菌的重要性。

我們目前的防疫作戰還有一個大破口,就是口罩。口罩有甚麼問題?我們目前口罩,無論是醫療型口罩或N95口罩,只能做到阻絕病毒,無法做到消滅病毒,也就是說,口罩雖然阻絕了病毒進入體內,口罩本身卻又是一個病毒傳染的載體,不安全的口罩延伸出來的,例如:口罩的收納、攜帶,都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染的途徑。

軍事,防疫,COVID-19,空間抑菌,邊境防禦,病毒,口罩,國軍,化學兵

▲在疫情之下,各行各業工作者均帶著口罩進行工作。(圖/記者屠惠剛攝)

從軍事上來看,我們「戴口罩」,只能做到「邊境防禦」的阻絕,無法做到邊境「殲敵」,口罩甚至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另一個途徑。

從軍事的觀點來看,我們目前的防疫作戰有二大漏洞:在境外決戰上,對「空間抑菌」幾乎沒有作為;在邊境防禦上,只做阻絕,不做殲敵,沾了病毒的口罩,成了另一個病毒傳染的載體。 其實,「空間抑菌」國軍有準備,「不沾病毒口罩」需要科技,總工程師有想法!

熱門點閱》

► ET民調》趙春山/抗疫聲中:臺灣面臨「三信危機」

► ET民調》曲兆祥/中央處置疫情毫無章法 疫下政治人物聲量大翻轉

► 吳崑玉/兩岸巨嬰一家親?疫情下巨嬰們 該長大嚕!

► 疫情重創經濟》簡文政/談電影產業衝擊與契機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原標題為「從『軍事』佈局看防疫作戰,有二個破口...」,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張誠專欄

張誠專欄 張誠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電腦科學博士,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美國太空總署(NASA)反物質磁譜儀(AMS)研究專員,現任中央大學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副理事長。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