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人均所得逾三萬固然可喜 追求均富目標更難能可貴

我們想讓你知道…換言之,施政目標不僅要提升經濟成長、人均所得,更要追求「均富」理想。

●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民富國強,眾安道泰。」 應是各國政府施政重要目標。近期,主計總處表示,在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及景氣展望轉趨樂觀下,今年(2021)年我國人均所得可望升逾3萬美元。

這意謂原訂於2024年才達到3萬美元的國家發展計畫目標,將提前達陣;同時也代表台灣經濟發展將邁入新里程碑,確實值得可喜可賀。

但畢竟人均所得是統計上平均的概念,不僅難以反映出所得分配情況,遑論人民的幸福感。因此,眾多人民對此無感實其來有自。尤有進者,伴隨經濟成長及國民所得的提升,貧富差距確有擴大的跡象。

人均所得有望突破三萬美元 這是全民努力的成果

人均所得(或稱平均每人GDP)是以國內生產毛額(GDP)除以年中總人口而得,係用以衡量一國所得水準及生活水準的重要指標。國際上也常用GNI(國民所得毛額)除以年中人口數加以衡量。

衝量標準則包括以美元為基礎的人均所得,及以購買力評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計價的人均所得。除此,人均所得與平均壽命、受教育年限同時為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的衡量指標。

如表1所列,以美元為基礎計算的台灣人均所得,於1991年尚不及1萬美元,但隔(1992)年即升逾1萬美元,更於2011年升破2萬美元,在2020年39個先進經濟體中,台灣以美元計價的人均所得排名28,屬後段班。

然台灣這一年的經濟成長率表現相對強勁,今年的人均所得有望升逾3萬美元(如表中所列預測值)而達標。然這成果非當今執政黨功蹟,而是長期以來,全民努力的成果。

台灣經濟,人均所得,GDP,PPP,HDI,吉尼係數,CPI,痛苦指數

▲表1、台灣近30年來人均所得變化。(圖/作者提供)

經濟成長所得提升 貧富差距卻現惡化

如前所述,人均GDP無法衡量所得分配狀況,遺憾的是,由表2的台灣近30年所得分配變化可以看出,五等分所得級距倍數在1991年為4.97,但2001年卻上升至6.39,顯示所得分配惡化、貧富差距有擴大的現象;其後雖有下降,但自2016年後卻出現微幅上升趨勢。

由主計總處甫公布的2020年家庭收支調查顯示,除了儲蓄飆升、消費驟減,疫情也導致所得分配不均的情況更嚴峻,以五等分所得級距計算的可支配所得差距達6.13倍、吉尼係數0.34,均創下8年來最高。

台灣經濟,人均所得,GDP,PPP,HDI,吉尼係數,CPI,痛苦指數

▲表2、台灣近30年來所得分配變化。(圖/作者提供)

今年經濟表現強勁 痛苦指數卻居高不下

除了貧富差距沒有改善外,考量失業率及通膨率的痛苦指數亦應是政府關注的重點之一。

若以表3的年時間序列變化來看,1991年失業率較低,但CPI高,痛苦指數為5.12;1996至2011年的失業率呈現上升趨勢,但CPI各年度變化差異大,所以這期間的痛苦指數的並未出現一致性變化;2020年因疫情關係,消費大受影響,CPI相對較低,也拉低痛苦指數。

台灣經濟,人均所得,GDP,PPP,HDI,吉尼係數,CPI,痛苦指數

▲表3、台灣近30年來痛苦指數變化。(圖/作者提供)

但若觀察今年的月資料變化(如表4所列),可以看出,台灣的CPI年增率在今年4月達到2.1%,為本年度首次破2、5月更來到2.47%高峰、7月雖降至1.95%,但8月又上升至2.36%,9月更飆至2.63%,10月CPI年增率為2.58%,雖較9月微降,漲幅仍是逾8年半的次高。

11月又升至2.84%的近月新高峰,也是連續4個月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進一步言之,自下半年疫情過後,餐飲業即漲聲不斷,尤其自10月起,更是一家接一家宣布調漲,其中不乏民眾熱愛的麥當勞、連鎖餐廳、美食名店、手搖飲等,許多廠商不約而同調漲價格,民怨四起。

台灣經濟,人均所得,GDP,PPP,HDI,吉尼係數,CPI,痛苦指數

▲表4、今年以來的痛苦指數變化。(圖/作者提供)

而失業率則是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明顯升高,在6月來到4.8%高峰,之後即呈現逐月下降趨勢。不過,痛苦指數自5月的6.59後一直是居高不下。

孟子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主政者「急民所需、解民所苦」天經地義,若急功好利,忽略了「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則人均所得即使再高,民眾也是無感。換言之,施政目標不僅要提升經濟成長、人均所得,更要追求「均富」理想。

熱門點閱》

► 紀俊臣/竹竹併先行 落實「縣市平權」應更深謀遠慮

► 洪雪珍/王力宏終回應卻是李靚蕾完勝!原因就出在這六點

► 朱宥勳/看完「李靚蕾IG發文」寫作安排 不如考學生寫分手信

► 洪雪珍/李靚蕾3篇發文近5億台幣 相信寫作的力量!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

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為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