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科學/關鍵時刻救命 台灣「地震預警」如何從102秒進步到10秒

我們想讓你知道…地震預警的主要功能,是在地震發生後數秒內,演算出預估地震的基本參數,包括預估震源位置深度、強度,並推估受影響地區將遭遇的震度與震波抵達時間,爭取在破壞性震波抵達之前,對可能發生災損的區域提出警示。

▲對台灣來說,地震是家常便飯,如何防災、接收即時預報變成國民重要課題。(圖/中央氣象局)

● 鳥苷三磷酸(PanSci Promo)PanSci 泛科學合作帳號

位處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 ,台灣每天都有許多地震發生,可以說是生活的日常。每隔數月或數年就會發生的中大型地震,更是災防安全的一大威脅。

最近幾年,在有感地震發生後、地震波來襲之前,你的手機很有可能會收到下面的訊息:

「國家級警報:[地震速報Quake Alert]MM/DD HH:MM 左右○○地區發生○型有感地震,慎防強烈搖晃,氣象局。Beware of probable shaking. CWB」

▲國家地震警報簡訊。(圖/地震測報中心)

這個能夠在地震波來襲前出現的「災防告警訊息」,全稱為「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是利用「災防告警系統(Public Warning System,PWS)」及「細胞廣播服務(Cell Broadcast Service,CBS)」發布地震速報。

災防告警訊息提供的地震速報,雖然在盲區外的多數時候,能比地震的搖晃感來臨前再快一點點讓我們收到,但它並不是地震預測,而是「地震預警」。中央氣象局利用遍布全台的高密度地震測站收集地動資料,在地震發生時,藉由震央附近地震站的訊號,即時解算地震資訊並迅速發出預警。

地震預警的主要功能,是在地震發生後數秒內,演算出預估地震的基本參數,包括預估震源位置深度、強度,並推估受影響地區將遭遇的震度與震波抵達時間,爭取在破壞性震波抵達之前,對可能發生災損的區域提出警示。

可別小看這短短幾秒鐘的警示,足以左右生死、讓人員離開危險的位置尋求掩護,停下精密的作業(如工業廠房或醫院),也能讓高速運行的交通運輸系統自動減速或停駛,大幅減少中大型地震可能造成的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與財產的安全。

地震預警系統的原理

這幾秒鐘珍貴的預警時間,是多年來地震預警技術及通訊設備精進的心血結晶,以電波與地震波「賽跑」搶出來的。

每次地震發生後,能量會以「地震波」的形式從震源開始往外傳播。科學家大致將地震波分成分別為P波與S波。P波傳播的速度較快,也是地震測站最早收到的訊號;S波速度較慢,但為地震破壞力的主要來源,而地震預警系統便是根據這兩者計算出地震的各種參數。

在得到最初預估的地震參數之後,地震預警系統會推估各地的震度,如果達到預設門檻,就會自動發布,利用電波將地震預警訊息傳送到可能致災的區域,以利當地防災應變。舉例來說,模擬顯示1999年發生的921集集大地震,以現今的地震預警科技,台北可有31-35秒的預警時間,可大幅減少人員傷亡。

不過,地震預警系統畢竟得在收到地震波資料後才能進行運算,過往的預警系統對於鄰近震央40公里內的區域幾乎趕不及預警,這個區域就被稱為「盲區」。盲區是強震即時警報無法避免的科學限制,但靠近震央的區域又是震度最強、災害最嚴重的區域,如何將地震速報的盲區最小化,也將是未來相關技術發展的目標。

▲強震即時警報原理。(圖/氣象局提供)

地震預警發布的管道與門檻

除了藉由手機發送災防告警訊息,地震速報還有好幾個重要的通訊管道。自2014年起,中央氣象局即開發傳訊軟體,在預估地震規模達到4.5以上、預估震度達3級以上時,直接透過既有網路及通訊系統,將強震即時警報傳送至公務部門、公共設施、醫院、學校單位。舉例來說,學校單位如收到警報,將自動串連廣播或跑馬燈,第一時間向師生宣布警訊。

除了公部門,中央氣象局還積極推動「地震資訊傳遞服務契約」,將社會服務量能發揮最大化,透過專線IP-VPN與警報傳遞單位(電信公司及大眾媒體)進行連線,在各個媒體渠道轉發地震速報,而這個部分還可以由合作單位依需求自行設定「需要通知的震度門檻」。

自2016年8月起,中央氣象局即與電視台合作,當預估地震規模達5.0以上,且預估震度達3級以上時發布蓋台訊息。這些不同的訊息傳遞機制,希望達成的目的是相同的:將地震預警的資訊,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到會受影響的人手上。[註1]

▲地震預警的發布管道。(圖/泛科學製作/資料來源: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而近年來,能夠在地震發生的10秒內就發出地震預警,完全是地震觀測網加上資訊、通訊技術,多年來持續累積發展的成果。

台灣的地震預警系統

1999年的921大地震,當時中央氣象局在102秒內發出地震速報,速度已經令當時全球地震觀測相關單位感到驚訝,但仍緩不濟急,預警效果十分有限。

事實上,中央氣象局在90年代初期已開始發展「強地動觀測網」,自1992到2021年,每期五年、共五期的長期前瞻計畫,從第一期建置「都會區強地動觀測網」,主要廣泛收集台灣各地的強震資料,並提供給工程與防災研究團隊研擬修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後續的延續性計畫中,逐步建置地震速報系統、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其後並持續建置海底地震儀與深井地震監測站,優化地震海嘯監測。

近期重點放在提升觀測的資料品質、增進系統功能、基礎資料的累積,並且拓展地震預警系統在防災的運用。中央氣象局自2012年起啟用24位元地震觀測系統,整合過往各個獨立的觀測網,包括短週期、地震速報、寬頻、井下地震觀測網及全球即時地震觀測資料,使地震測報進入聯合觀測的時代。

自2020年4月6日起,地震預警的發佈時間已經縮短至10秒內,地震盲區也縮小至震央30公里以內,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更宣告推動「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要在四年內將都會區的地震預警發佈縮短到7秒以內,長期規劃更是希望藉由大數據統計,將時間再縮短到5秒內。

事實上,台灣自行開發的地震預警系統已是全球前段班,未來也將持續運轉,日夜守望每次台灣的地牛翻身!

熱門點閱》

►林建甫/非主流經濟學的新書新智慧——瑞卡茲新書有感

►陳清河/「好油喔Peko~」Vtuber如何成為新興人設產業

►來住京都才知道》呂秋遠/自己眼中的缺陷 有時是別人感到美好之處

►胡偉良/政府打房措施 加劇房地產「爆雷」危機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PanSci 泛科學」,原標題為「關鍵時刻能救命,與時間賽跑的地震預警系統發展史」本文由交通部氣象局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註1]:地震預警發布的門檻會依需求與情況做調整,此處以撰文時間(2021/09/23)為主。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