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不管他人死活? 利己主義為什麼能讓世界更好?

我們想讓你知道…表面上看來,利己主義者只顧自己安危、不管別人死活。不過,他們有一套嚴格的道德論述和依據。

▲利己主義者看似不管他人死活,但事實上他們確信每個人都先顧好自己,才是對全體最有利的。(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 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安東尼雅.麥卡洛(Antonia Macaro)/哲學家雜誌創辦人、心理治療師

你最清楚自己的最佳利益了,所以先滿足自己的需求,才是最理性的做法。

講到自私這個缺點,大家都是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己。說來也諷刺,「自私」的人應該只在乎自己,卻老是在「探聽」別人的私事。事實上,自私的人最會隱藏自己,免得讓大家看出自己的意圖。仔細反省後,搞不好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自私的一面。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一位辯士名為葛勞康,為人憤世嫉俗。他說過一個寓意深遠的神話故事。

有名為蓋吉士的牧羊人意外獲得一枚魔戒,但他沒有用來幫助他人,而是引誘了皇后,接著和她密謀殺了國王,繼而取得王位。葛勞康認為,擁有魔戒的人都會做類似的事,好人終究會變成壞人。他解釋道:「有兩只魔戒,分別給了義人與惡人,誰也無法保證前者會守住節操。既然有隱形的能力,難免會想摸走在市場看中的東西、偷偷溜上淑女的床邊、從監獄放走囚犯、甚至去謀財害命。總而言之,有了這枚戒指,你就能超越一票俗人,成為萬能之神。」確實如此,有了無邊權力還不好好大展身手,肯定是頭殼壞去的傻子。

葛勞康所描述心理狀態,我們稱之為「心理利己主義」(Psychological Egoism);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所做所為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例證:有的人行善是為了受人愛戴,有的人殺身成仁是想在死後名留史冊。

許多人都贊同心理利己主義,正如休謨所述:「就算是發自良心和友善的言行,也都能給當事人帶來神祕的愉悅感。」做好事會讓人產生好心情,所以有人大膽推斷,當好人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不過,休謨認為這種結論混淆了前因後果:「我對朋友伸出援手,那種愉悅感來自於我對他的愛,而不是照顧他人所帶來的成就感。」我們關心自己,也真心關懷他人,所以行善助人才會感到快樂。

心理利己主義者想討論的是人性,而倫理利己主義(Ethical Egoism)的支持者則主張,根據自己的最佳利益去行動,才是正確的做法。這套理論多半用在社會科學的領域,只有少數人才會自詡為利己主義者,包括美國哲學家艾茵.蘭德(Ayn Rand)。蘭德認為:「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而活,不要犧牲自己去成就別人,也不要犧牲別人來成就自己。發揮理性,找出自己的最大利益。追尋此生的幸福,就是最有道德、最崇高的目標。

表面上看來,利己主義者只顧自己安危、不管別人死活。不過,他們有一套嚴格的道德論述和依據,比如「氧氣面罩原則」:搭飛機遇到亂流時,先確定自己有戴好面罩,再去協助他人。每個人都先顧好自己,才是對全體最有利的。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怎樣做才能滿足他人的利益,但是你最清楚自己的最佳利益了,所以先滿足自己的需求,才是最理性的做法。

心理利己主義和倫理利己主義都有幾分道理。至少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幫手。當你處在最佳狀況,對他人才更有利。不過,把所有人類的動機和道德行為,都視為自私之舉,這未免過於簡化。魔戒神話的道德啟示在於,私欲的力量之大不容小覷。除此之外,其實擁有權力的人不一定會犯下惡行。

但不論是哪種利己主義,都不能拿來當作藉口,以合理化自私自利的行為。做什麼都只考慮到自己,你的世界就會縮水,最後只剩狹隘的心靈。自私的人無法與他人建立連結、互相關懷。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都不會渴望這種人生。事實上,想要追求自己的最佳利益,首先就得學會不自私,凡事只想到自己,就無法找出最適合的處理方法。

▲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及安東尼雅.麥卡洛(Antonia Macaro)所著,《這一次,我們不再逃避煩惱: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道人生難題》,時報出版。(圖/時報出版提供)

熱門點閱》

► 洪雪珍/富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掌握這三點拿回選擇的自由

► 陳南光/面對國際經濟制裁 俄羅斯央行買大量黃金存放

► 林氏璧/兒童重症死亡率低 慢性病長者速接種才是王道

► 李貴敏/萬物齊漲 痛苦指數破6趴 日子越來越難過!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這一次,我們不再逃避煩惱: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道人生難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