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法官裁定,環保署「無權限制」電廠的碳排放標準。(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單驥/中央大學榮譽教授、APIAA院士
今年6月3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6比3的懸殊比,判決美國環保署無權廣泛限制燃煤電廠排放溫室氣體,相關數據顯示,美國消耗的電力中,有二成來自燃煤電廠。這對拜登上台後所力推積極應對環保與全球氣候變遷政策是一大打擊,也必將對全球因應氣候變遷投下重大變數。
在這次燃煤電廠得到空前的勝利後,我們不知道,它是否會鼓勵其他燃煤業者(如鋼鐵業、運輸業等)也群起效尤,再起興訟,而在目前美國大法官的保守結構下,當然可一再複製上述決議,形成對燃煤使用的多方鬆綁,此舉雖可照顧美國煤業及其相關使用者的利益,但會對美國的環保乃至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造成嚴重衝擊。而對於不相信氣候變遷的政治家來說,這是對抗拜登政府最長期、有效,且是最釜底抽薪之策。或許我們可以直言,美國在因應氣候變遷與暖化問題上,實已全盤且長期失手矣。
美國在全球環保與氣候變遷的因應上居領頭羊角色,如今美國行政部門已被法院噤聲後,在此一議題上,不論是國內或國際都已失去其分量與角色,剩下的,就只能看歐洲國家了。
俄烏戰爭大大影響歐洲能源政策 《巴黎協定》淪為鏡花水月
然而,以目前俄烏戰爭情勢看,北約的歐洲國家們,隨著戰役的發展,天然氣的斷供,不但將核能正式認定為綠色能源外,也有專家認為,一些北約的歐洲國家,為因應天然氣及石油的斷(短)供,而不得不開始擴大煤炭的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俄烏交戰,其實是俄國與整個北約國家的交戰,最終不論勝負如何,就俄羅斯與歐洲國家來說,都是長期性、經濟面關係的嚴重破裂,同時,也是彼此互信的嚴重破裂。更直白地說,這關係的惡化,可說從原來俄羅斯與波蘭兩國間的世代情仇,進一步擴大為俄羅斯與北約歐洲國家的「新」世代情仇。為此,俄羅斯勢將在經濟上、政治上,甚至在文化上脫歐,而其結果,也必將在能源上脫歐,一個被俄羅斯能源脫歐的歐洲,又如何能扮演起減碳、積極因應全球氣候暖化的領導者與示範者的角色呢?另具體而言,碳權交易制度又如何能落實呢?
現今美國在法理上已被法院宣判不得參加減碳與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治理,歐洲國家在政經現實上也無法取得有效資源而亦須以燃煤以資因應後,全球氣候變遷的因應與治理就出現重大破口,令人擔心的是,2015年《巴黎協定》設下的全球氣候目標或已成為鏡花水月,且已無法再修補矣。
中國節能減碳政策值得關注 台灣2030ESG國際標準可能在中國
▲若中國大陸能做得到2030碳達峰及2060碳中和,那麼,大陸是否反而能有更大的實力與立場,比照歐洲的模式,要求對陸的進口國產品,包括台灣對陸輸出,都須滿足相關碳排的要求呢?(圖/路透)
現今,在龍頭既失的情況下,全球氣候變遷的重要課題要如何能再走下去?迄今,我們仍須密切觀察中國大陸在節能減碳的相關政策,如:2030碳達峰及2060碳中和是否正變?是否仍有執行到底的決心?當然,就近程來說,2030碳達峰就是一個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夠被檢視的重要節點,而若中國大陸屆時確能做得到,那麼,大陸是否反而能有更大的實力與立場,比照歐洲的模式,要求對陸的進口國產品,包括台灣對陸輸出,都須滿足相關碳排的要求呢?
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既然中國大陸將2030年的碳達峰視做其產業整體升級與進化的重要目標,更是現今在歐美困局下「超英趕美」的重要契機,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大陸更會抓緊去做;就一水之隔的台灣而言,當前各業別大力推動的企業社會責任(CSR)或是永續投資(ESG),或許到2030年時,驀然回首,會發現它的「國際標準」是在中國大陸而不在歐美。
熱門點閱》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原標題〈面臨困境的國際環保議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以目前俄烏戰爭情勢看,隨著天然氣的斷供,北約的歐洲國家不但將核能正式認定為綠色能源,為因應天然氣及石油的短供,一些歐洲國家可能不得不開始擴大煤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