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恐主導跨媒體恐怖主義 3大模糊地帶須慎思

我們想讓你知道…數位部未來有可能成為難以駕馭的脫韁野馬──跨媒體恐怖主義者,政府與國人必須三思。

● 楊永年/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當1450網軍疑雲未解之際,數位發展部已掛牌成立,引發在野人士對於網軍進駐的疑慮。特別是過去幾年,許多人(特別是政治人物)都有親身經驗,對於1450有很深的恐怖感受。因此,大家擔心的是,如果網軍和數位部進行連結,很可能「更為恐怖」。

關於1450,英國學者普雷斯頓(Preston)在2015年就曾以「跨媒體恐怖主義」(transmedia terrorism)來描述這個現象。跨媒體的意義主要是跨傳統與社群媒體,由於傳統媒體通常比較謹慎保守,社群媒體比較會是未經查證或即興式的新聞或消息,因而擴大或誇大(恐怖)效應。重點在於,在社群媒體催化或熱烈討論下,傳統媒體有時被迫必須跟進,因而形成加乘式的媒體發酵作用,導致千夫所指的跨媒體恐怖主義(現象)發生。

數發部的「三個模糊」 

▲日前,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數位發展部揭牌暨部長唐鳳布達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

雖然數位部長說,不會有「資通電軍」進駐的問題,但是仍難化解社會疑慮。這是由於以下三個「模糊」原因:

第一,數位發展部的核心任務模糊:數位部長定調數位部的角色在「教練」。這樣的說法有三個問題:

一、這表示數位部「沒有特定目標」,這更令人擔憂,因為數位部隨時可以「轉向」而失控。

二、如果定調是「教練」,那麼這和幕僚單位意思相同,所以數位部不應該是獨立機關;在行政院下設「數位辦公室」就已足夠,沒有必要成立獨立部會。

三、數位部(科技)是工具不是目的,若然,該工具在沒有適當規範下,就容易受操控成為跨媒體恐怖主義。而這又和下一個因素有關。

第二,聘雇方式模糊:目前規畫數位部有五成人員以約聘雇方式任用。因此有很大的彈性,可以在「任務或目標」模糊的情形下任用。也由於不是正式公務員,所以不受公務人員服務法的規範。問題在於,政府有許多角色與職能,也可能因為這種模糊化的聘雇方法,讓這些約聘雇人員的工作內容偏離正軌;甚至成為政治執行「跨媒體恐怖主義」的凶手,卻又不受政府規範。而這又和下個因素有關。

第三,網軍的定義模糊:雖然檢調過去曾針對網軍進行調查,例如我駐日本大阪蘇啟誠前處長自戕案,後來查出某位知名人士主導。但因罪刑不重,而且僅有一人出面承擔,最後也是因為追查不下去,就不了了之。「網軍」的工作非常彈性,包括工作地點、工作方式,都有很大的詮釋空間。在此情形下,未來數位部要和「網軍」合作,就有很大的解釋空間;包括委外或第三方支付等,都是可能的管道。

數發部恐主導跨媒體恐怖主義 政府與國人須三思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出席部長布達典禮。(圖/記者林敬旻攝)

在前述三大模糊原因下,數位部會否主導跨媒體恐怖主義,答案其實很清楚。即便數位部不會主導,背後很可能有看不見的「黑手」,會主導政府(政治)與跨媒體恐怖主義結合。例如,目前美國國會調查中的國會暴動,川普遭國會懷疑係透過社群媒體鼓動「驕傲男孩」暴動的重要領導之一,但目前仍難以完全定調或蒐集到關鍵證據。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數位部未來有可能成為難以駕馭的脫韁野馬──跨媒體恐怖主義者,政府與國人必須三思。

熱門點閱》

►觀光客跟著米其林吃不踩雷 在地人心中自有口袋名單

►趙春山/維持現狀恐走入歷史 夏立言訪中是負責表現 

►陳時中防疫「滾動式調整」逃避監督 

►胡偉良/全球金融環境趨緊 房價短期內難再飆漲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聯合新聞網」,原標題〈網軍+數位部 更為恐怖〉。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