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財/習近平續任 台灣應採「親美和中」策略

我們想讓你知道…九〇年代初西方流行的「中國威脅論」,原本只是一種「狼來了」的假想敵;如今卻因「中國崛起論」,成為一種政治現實的可能。中國成為美國能否坐穩全球超級霸權的唯一潛在威脅者。

▲中共二十大即將登場,人事將有很大調動,是全球矚目的焦點。(圖/路透社)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中共廿大前夕,美國大西洋月刊刊文分析,中國在習近平主政十年及未來的治理,是一部治國理政不斷犯錯的紀錄,美國應感謝習近平堅持不下台,習統治中國的時間越長,中國競爭力就會越弱,該文建議美應妥善管控美中分歧及危機,利用習一系列政策治理失誤以厚植自身實力。

但這類觀點恐怕過於一廂情願,而非客觀評價中國的綜合國力及競爭力;中國已從仰視到平視、俯視世界,未來五年兩大超級強權競爭依舊。美國不應被動等待中國失誤,而應調整與中國既競爭又合作關係,持續合作引導其融入全球體系,成為適應者、合作者及貢獻者,而非扮演修正者、衝撞者及對抗者。當美國越遏制、圍堵中國,只會更陷入「修習底德陷阱」,最終自我證成兩大國衝突,無法避免一場災難及歷史悲劇。

習近平十年治理理念褒貶參半

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習近平在無指定接班和隔代接班的權力交替過程,正攀爬通向第三任黨政軍三位一體權力巔峰。綜觀習近平的作為,有別於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跳脫著重經濟增長表現及韜光養晦外交路線,轉向更為重視分配正義及負責任文明大國形象建構,儘管這確實引發諸多爭論。

例如實施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反腐運動,大力倡議廉政治理;採取動態清零疫情防控和封城措施,被批評抑制經濟增長;建構社會信用全面監控體系,被批評損及公民權保護;推動「共同富裕」,被評論是干擾經濟社會發展,建立科技威權主義政體;推行「國進民退」,阻礙經濟成長;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應作為負責任文明大國,卻也實施令國際社會側目的「戰狼外交」。

▲作者指出,習近平推進「一帶一路」,儘管問題不少,但確實也讓許多發展中國家強化基礎設施及促進經濟增長。(圖/路透社)

習近平對內治理十年來,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比重,由十一點四%上升到十八%以上;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每年達卅%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六三〇〇美元,升至超過一點二萬美元;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第卅四位升至第十一;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對外,習近平參與國際抗疫合作,已向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廿二億劑疫苗。承諾落實「巴黎協定」,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發揮領導力。推進「一帶一路」,儘管問題不少,但確實也讓許多發展中國家強化基礎設施及促進經濟增長。

▲中美近來關係緊張,作者認為,兩國若能捐棄成見,辯證融合「中國特殊國情」及「西方普世價值」的對話,這對全球將帶來正面的「和平論」機遇。(圖/達志/示意圖)

從中國威脅論到中國崛起論 

諷刺的是,九〇年代初西方流行的「中國威脅論」,原本只是一種「狼來了」的假想敵;如今卻因「中國崛起論」,成為一種政治現實的可能。中國成為美國能否坐穩全球超級霸權的唯一潛在威脅者。

在習近平主政下一個五年,西方國家與美國應如何應對與崛起的中國既競爭又合作關係,將中國納入全球體系既規範又引導之。中國崛起,對美的全球霸權地位固然充滿「威脅論」挑戰;但若兩國能夠捐棄成見,辯證融合「中國特殊國情」及「西方普世價值」的對話,這對全球將帶來正面的「和平論」機遇。台灣也應從中學習到中美既競爭又合作關係中,應採「親美和中」均衡雙戰略,方是自存自處之道。

熱門點閱》

►台北市長選舉三腳督 今年沒有棄保效應

►領導人思維不應貪生怕事 才有利桃園起飛

►矢板明夫/蔡英文願與北京談話 尋求台海和平方法

►呂秀蓮/台灣豈可只靠美國援助 自己卻不自救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聯合新聞網」,原標題〈習續任、美競合 台如何應對〉。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柳金財

柳金財 柳金財

畢業於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班。現任職於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並兼任學生事務長一職。在研究領域方面,主要為政治學、國際關係;跨及中國研究與兩岸關係領域。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