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瑞君/鬧脾氣的人有能力修復自己

我們想讓你知道…有時候我們不要太心急,總是想著要幫孩子承擔與消化他生命的十字架。要讓孩子自己揹起生命的十字架,才會長成他的生命經驗,他才能承受得住自己生命產生的重量。

▲父母們不要太心急,總是想著要幫孩子承擔與消化他生命的十字架。要讓孩子自己揹起生命的十字架,才會長成他的生命經驗。(圖/Photographer:Steinar Engeland/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 尚瑞君/親職作家

父母不要太心急,急著想幫孩子解決青春期面對的成長問題,或是消除情緒劇烈震盪所帶來的衝擊,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己要練習去覺察與轉換的能量。

處理孩子的情緒,比處理自己的情緒,還要辛苦上好幾倍。不但急不得,反而需要更多的同理與溫柔陪伴,最重要的是,耐心等待。

一如在暗夜中,等待黎明衝破黑的禁錮。不管你的心有多急迫,那光,時間不到,就是不亮;亦如在雨季中,等待著天晴來結束雨的圍困,不管你的心有多困擾,那雨,雲團未散,就是不停。

等待之必要,溫柔之必要,面對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包容。

當孩子的情緒困頓在風暴中,道理說的愈多,他的自衛心態就愈強,理性判斷也更形低落。說教不但會讓你徒勞無功,反而身陷其中,這時親子需要的是,讓彼此冷靜。

情緒 需要透過學習來練習

弟弟竑勳進入小學五年級後,突然多了一張臉。原本笑容可掬的小臉蛋,被青春期的情緒魔法,教會了變臉。既不用上彩妝,也不用戴上面具,只要頻率錯亂,立馬可以變成地獄派出的魔鬼,張牙舞爪,極盡酸言惡語。

過招了幾回,我的心真的很疼。倒不是被弟弟的不理性言語說疼的,而是看著那麼可愛的孩子,被憤怒的情緒操弄成這樣,幾乎失去了原來的本質與特性,讓我的心,在使不上力、幫不上忙的無助中,隱隱作痛。

為了幫助弟弟可以快速一點從情緒風暴中安然撤退,私底下,我跟哥哥聊天尋求幫助:「哥哥,當弟弟情緒失控時,對他友善一點,溫柔一點,不要再激怒他!」

哥哥說:「我沒有再激怒他,我只是覺得很好笑!」

我說:「有時就是因為他已經在發脾氣時,你還在笑,才讓他更生氣啊!」

哥哥說:「因為真的很好笑啊!」

我說:「哥哥,當一個人被憤怒的情緒操控綁架時,我們不應該笑他,應該要同情他,包容他,可憐他。你想想,如果你暴跳如雷時,旁邊的人卻在笑,好像把你當成小丑來看待,你的心情會如何?」

哥哥說:「我可能會覺得自己也很好笑,或是會覺得對方很可惡,很想揍他!」

▲學習需要時間與觀察別人面對情緒時的反應,所以家人之間要彼此包容與支援。(圖/翻攝自pixabay)

當自己處在憤怒中,對方卻在笑,你的感覺會如何呢?可能會更生氣地想揍對方?或是突然也覺得自己很好笑?前者,是基於自衛的防禦心態,屬於本能。而後者,是基於社會化後,練習處理情緒過後,學習轉念後的思考路徑。

情緒,是需要透過學習來練習處理的。如果依靠本能來處理情緒,往往自傷,並且傷人。但是學習需要時間與觀察別人面對情緒時的反應,所以家人之間要彼此包容與支援,不要再激怒情緒不穩的家人。

慈悲以對,對大家都好。

我跟哥哥說:「哥哥你很棒,當你憤怒時,看見旁邊的人在笑,你有可能也會覺得自己很好笑,這是因為你懂得轉念了,也知道自己繼續被憤怒控制不好。但是,弟弟畢竟年紀還小,還要學習如何轉換憤怒的情緒,我們要幫助他。以前,你生氣時,爸爸在旁邊笑,你也會更生氣地說爸爸在笑你,所以我私底下跟爸爸說過,不可以這樣笑你,這樣會更傷你的心。你會覺得爸爸是故意在欺負你,對不對?」

他說:「對啊!那時我真的覺得爸爸是故意在欺負我。」

男性在成長的歷程中,情緒往往是被壓抑的,要靠他們來神救援嗎?媽媽們只能在私底下拜託先生,在孩子情緒失控時,不要再火上加油。提著油去救火,只會讓火勢失去控制。

經過幾次跟哥哥的私下對談,和在弟弟情緒平緩地聊天中分享情緒的轉換,有一段時間,弟弟在憤怒時,已經可以比較快速地度過。

鬧脾氣的人 有能力修復自己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某夜因為遲睡,大家在身體疲憊不堪,精神卻異常亢奮下,弟弟又被激怒。他開始語無倫次,瘋言惡語地罵我們,甚至說我們聯合起來欺負他。天可明鑒,我跟哥哥多想幫他轉換憤怒的情緒,但他自己轉換了,他轉成委屈和傷心,愈說愈哭愈傷心,心也碎了一地的我,決定不再口語勸說。就讓夜的黑,先包容彼此的委屈,讓夢,療癒各自的傷痕,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經過一夜睡眠,大家早上的情緒都不錯,更加深了平常的堅定信念,千萬不要輕易打亂平常穩定的作息,否則情緒會很容易失控的。而當有一方失控時,還是不要企圖做任何的救贖或幫助,先保持沉默,鬧情緒的人,自己可以有能力修復自己。

▲當有一方失控時,不要企圖做任何的救贖或幫助,先保持沉默,鬧情緒的人,自己可以有能力修復自己。(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要避免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突然大暴走,有這些方法可以幫忙:

一、家人之間要體諒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盡量減少刺激。

二、平常多跟孩子聊聊在青春期時,可能會出現的身心狀況改變。

三、當孩子情緒失控,旁邊的人要冷靜,不要火上加油。

四、適當地和緩或安撫。若無效,就先閉上嘴巴,讓孩子自己轉換情緒。

五、多跟孩子分享自己青春期的故事,讓他知道父母也曾經歷這些風暴與尷尬。

六、平常讓孩子練習發洩憤怒的方法,如大叫、寫下來、去運動或洗澡等。

七、家人間互相支援與提醒;「他現在心情不好,我們先不要煩他。」

八、尊重孩子保有隱私和祕密,讓他們擁有私人的時間和空間。

九、鼓勵孩子多出門運動與閱讀,可以讓身心穩定發展。

十、保持固定的作息習慣和充足的睡眠,不要讓孩子熬夜。疲累和睡眠不足,會讓情緒緊繃,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經過一年多的演練與調適,當兩個兒子一個進入國二,一個變成小六生時,已經很少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憤怒,或情緒暴走。

▲避免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突然大暴走,父母不妨多跟孩子分享自己青春期的故事,讓他知道父母也曾經歷這些風暴與尷尬。(圖/Pixabay)

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父母常常要打掉重練

但是當孩子進入不同階段,會產生新的變化。陪著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常常需要打掉重練,只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變數。穩定一段時間後,當有新的改變時,就會出現新的課題。孩子真的是幫父母磨出智慧的煉金石。

弟弟進入國中後,又出現一段情緒不穩定期。我從上面的項目中檢測,家人都有相互支援與配合,那問題出現在哪裡呢?我們一定要好好聊聊。

我跟他說:「每一次你生氣的時候,媽媽的心其實都很痛,覺得比自己生氣時還痛。

因為看到你被憤怒折磨,媽媽總是很心急地想幫你把憤怒趕走,希望你不要生氣了,但是往往卻讓你更生氣,後來媽媽只好改變方法,先接受你在生氣,先讓你靜一靜,等到你情緒比較穩定時,我們再來討論讓你生氣的事情。」

弟弟說:「我只要開始生氣,就會愈來愈氣,有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那麼生氣。」

我說:「因為你們青春期荷爾蒙的分泌還不穩定,就像媽媽現在更年期的荷爾蒙分泌也不穩定一樣,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一個自己都不認識的人似的。是這樣的感覺嗎?」

他說:「對啊!我都不敢在學校生氣,因為怕自己會控制不住。」

我說:「辛苦你了!要控制自己要生氣的情緒,很不容易,你都怎麼做呢?」

他說:「就跑開啊!去教室外面走一走。」

我說:「之前老師說下課時,總是有一堆同學圍著你問問題或是說話,老師都覺得你下課休息的時間總是被打擾,現在還會這樣嗎?」

他說:「不會了!因為我會跑掉,在教室外面走一走,就不會跟著這麼多人。」

我說:「弟弟,你會藉由轉換環境來轉換心情,不讓自己失控,表示你真的長大了!真的很棒喔!如果在學校有什麼事,都可以跟媽媽分享,知道嗎?」

他說:「我知道!」

▲孩子是幫父母磨出智慧的煉金石。(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青春期的孩子 更有能力練習理性思考與表達

教養,是從嚴到鬆;管教,是從管理孩子,變成孩子自我管理但這些他律要變成自律,很多人會卡在情緒控管不良。情緒總是要有出口,要在哪裡發洩呢?

家庭,是可以讓孩子最放心做自己的地方,所以父母總是要承受與忍受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爆發的情緒炸彈。

只是,當孩子的情緒炸彈爆發以後,我們還是要帶領孩子對情緒做梳理,這樣孩子才可以在事件中獲取經驗,學習如何處理下次再突發的情緒狀況。

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情緒不穩定,但他們更有能力練習做理性的思考與表達,這需要父母的陪伴與引導。

當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爆發時,沒有關係的!就讓他先發洩一下,你不要急著滅火,他要練習認識與接受這樣陌生又莫名其妙的自己。

當青春期的孩子突然哭泣時,沒有關係的!先讓他哭一下,因為積壓過滿的水庫,一定要經過洩洪來疏通,才不會整個崩潰。

當青春期的孩子,好像變成你不認識的人時,沒有關係的!就慢慢觀察孩子還有哪些變化,等孩子情緒平靜時,再好好地和他對談與溝通。

孩子在成長,所以天天都有變化。有時候我們不要太心急,總是想著要幫孩子承擔與消化他生命的十字架。要讓孩子自己揹起生命的十字架,才會長成他的生命經驗,他才能承受得住自己生命產生的重量。

在教養面前,有時候慢一點、停一下,就像是一首美妙樂章的休止符,雖然微小,卻是那麼的重要。

父母與孩子,都需要一些等待的時間,等待與陪伴彼此,歷經不同的變化。現在讀高一的竑勳,已經可以妥善處理情緒的起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步驟與速度,只要多引導孩子認識他自己,孩子才可以在探索與接受自我中,像一杯混水慢慢地沉澱與淨化,逐漸呈現出他該有的樣貌。

▲尚瑞君著,《剛剛好的距離:設立關愛界線,家有青少年的親子相處指南》,時報出版。(圖/時報出版提供)

熱門點閱》

►明明很在意卻說沒關係 成為言行一致的人練習清單

►吳淡如/在艱困中堅持夢想 做你有興趣的事

►小資族理財》專家教你用錢賺錢 打造被動收入

►黑豆蛋白質大勝肉 你容易忽略的日常八款親民抗老食材

●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剛剛好的距離:設立關愛界線,家有青少年的親子相處指南》。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