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改氣三好:生態環境好、基隆經濟好、商港發展好

▲▼台電,協和,環境保護,填海造地,電力,工業。(圖/陳建益提供)

▲台電協和計畫目前自願進入2階環評審查。

●陳建益/基隆市民

協和計畫縮移填地,兼顧環境保護

近期台電公司提出協和計畫,卻因填海造地及地方公投等議題引發民眾關切,身為基隆市在地市民,本人同樣關心此項議題。依據環保署公開資料,協和計畫是採自願進入2階環評審查,相信台電是非常有誠意推動此案,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環境生態調查及辦理環評審查程序,且各項規劃遵照「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之保護環境生態方式辦理,由最初版本規劃填地面積約29公頃持續縮減到18.6公頃,更甚至現在的14.5公頃方案,可完整保留海扇及珊瑚區,另規劃設置生態堤,以營造生物活動和繁殖空間,可兼顧電源開發及環境保護目標。

協和計畫穩定供電,協助基隆發展

電力是工業之母,台灣的發展需要足夠的電力供應,台積電需要用電,台電則是護國神山的基礎,而且基隆做為國家首都東門戶及基隆河河谷廊帶發展的火車頭,基隆地區更需要用電,台電的協和計畫在電廠既有燃油機組及核二除役後,可增加提供基隆所需用電供應來源,對於北部區域電網平衡及市港發展有所助益,也可以藉由將原本既有燃油機組更新改建為燃氣複循環機組,以增進空氣品質,可減少空污排放96%、CO2減量52%,達到減碳之能源轉型政策目標。

協和計畫有助靠泊,商港恢復榮景

協和計畫規劃填海造地興建LNG接收站,與國際間大部分接收站作法相同,都是採填海造地興建,且亦有儲槽設於港嘴之國際案例,依據台電辦理水工模型試驗及真時操船模擬結果顯示,可增加港區靜穩度,對船隻靠泊有所助益,天然氣船除每月船次僅約2艘以外,且可安全進出港,不影響港區營運。除了維持既有港區業務外,有新的天然氣船進出也可對基隆港營運有所幫助,再藉由越多其他船隻來港停靠,增加城市發展,因此,推動協和計畫對於恢復基隆市、港往日的榮景,絕對指日可待。

協和計畫生態電廠,環保經濟雙鸁

在更新改建施⼯期間,一、兩千人在地方進進出出,對活絡地方經濟一定有幫助;相信台電會秉持用人在地化原則,協和計畫相關工作將優先晉用在地人士,增加在地就業機會;協和電廠將規劃為半開放式生態園區,推動電廠轉型,設置綠電展示區、生態池、電力與生態研究成果展示區、鐵馬休憩站以及公共藝術,讓電廠能自然融入地方,成為社區民眾的好鄰居。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