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大前副校長憂腦部病變尋短 失智成長照系統新挑戰

我們想讓你知道…在國內「生不如死」的少子化與高齡化時代已來臨,長照系統需求愈來愈高之際,如何防止王教授的情況再度發生?顯然,是國內長照系統與對失智者照護的新挑戰!

▲ 淡江大學前國際事務副校長王高成教授12日墜樓身亡。(圖/記者戴上容翻攝)

● 孔令信/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中華生死學會常務理事

前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王高成日前留下遺書表示因「腦部病變,知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研究」而墜樓,對學界與社會來說真的是讓人遺憾與感嘆!遺憾的是才62歲的學術菁英沒有尋求家人與社會的幫助就匆促尋短;感嘆的是對於失智症的理解與處理,我們社會還是沒有完整的協助機制。

李振英致力哲學研究 與天主相伴度過失智生活

今年二月中旬過世的輔大前校長李振英蒙席,生前就曾經歷過十多年的失智歷程,繼于斌樞機、羅光總主教,李神父接任輔大第三任校長,由於個性開朗直率,一上任就強調只擔任一任校長,果然任期屆滿時就請辭,輔大校長由校友楊敦和教授接任,開啟了校友治校的時代。

▲ 李振英曾任輔大第三任校長,一上任就強調只擔任一任校長,果然任期屆滿時就請辭。(圖/翻攝自輔大官網)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卸任後的李神父仍在哲學系與研究所授課,年輕時是詩人,平時還蒐集不少石頭,進行彩繪,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哲學家。然而,就在校園中「突然」迷失方向,無法回到宿舍,這個突然迷失方向感,頻率不斷增高時,學生與教會才驚覺李神父身心出現了問題,在修院靜養的時候,弟子去探訪他時,入門時向他報了姓名,一開始他還叫得出來,可是一轉身之後,他就忘了是誰來探望他。記憶快速的流失,過往的記憶變成了就像片片段段的影像,無法完整與延續地連結起來。

失智初發時,生活就像是跌跌撞撞一樣,周遭的神父修士也在摸索中, 慢慢學習去陪伴他。後來回到嘉義教區安養,平時有修士與醫護人員陪伴著他,防患他跌倒或走失,在醫護人員細心照顧又有榮休的神父陪伴,李神父每日早晨都參與彌撒,從跌跌撞撞到穩定的療護生活,度過這十多年的失智生活,一直到安然蒙天主恩召(以94歲高齡謝世)。

▲ 李振英罹患失智後,在醫護人員及周遭親友的細心照顧下,度過十多年的失智生活。(圖/嘉義教區提供)

有感於失智症患者與日俱增,照顧模式匱乏,天主教在1998年9月21日成立「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2001年開辦「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同年並發表21世紀失智長者照顧宣言「認識他、找到他、關懷他、照顧他」,並以「全人、全程、全家、全隊」的四全照護理念,建立本土照護模式。這個關懷失智老人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及早發現、即時介入」,就是希望國內失智者能即時獲得支持與援助,不再孤獨無助。

失智照護體制仍嫌不足 患者最需要親友與醫療支援

回到失智症,由小說作家莉莎.潔諾娃 (Lisa Genova)《我想念我自己》改編同名的電影,描述了女主角愛麗絲(Alice)一位大學語言學教授在面對早發性阿茲海默症,50歲的她從沮喪、不安,連廁所都找不到的她,漸漸在家人與醫護人員的支持下,學習接受面對自己的病症,與自己的老後人生還有不少可能性。逐步去調整與適應的歷程。讓世人進一步地了解失智症與患者和家屬的痛苦與需要的支持。

在國內「生不如死」的少子化與高齡化時代已來臨,長照系統需求愈來愈高之際,王高成教授對於自己的身心出現了這樣大的變化,當然會害怕與不安,怕自己不能再教書與做研究,會擔心未來生活無法自理與失能時怎麼辦?......這些問題的確很難馬上得到答案,這時候最需要的還是向親友與醫院尋求支援,就可能避開這場悲劇了!如何防止王教授的情況再度發生?顯然,是國內長照系統與對失智者照護的新挑戰啊!

▲ 最需要的還是向親友與醫院尋求支援。(圖/123RF)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孔令信

孔令信 孔令信

文化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銘傳大學新聞學系主任兼專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新聞原理、新聞編輯。

孔令信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