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如/RCEP生效衝擊台灣出口 盡速訂定平衡方案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出口及經濟的負成長顯然不能歸責於國際經濟趨緩,台灣實須提高警惕,盡速訂定策略,著手建構平衡RCEP衝擊的替代方案。

▲ RCEP包含東協10國及中日韓和紐澳等共15個成員國,是全球三大自貿區中,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區。(圖/RCEP)

● 劉憶如/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全球規模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自今年6月2日起全面生效。自2022年1月1日起,RCEP對15個成員國陸續生效,互相實施關稅減讓;至今年6月2日菲律賓亦完成相關程序後,RCEP即邁入全面生效新里程,其後對區域生產及銷售都將有重大影響。

RCEP包含東協10國及中日韓和紐澳等共15個成員國,其23億總人口及29.6兆美元GDP總值,均為全球30%左右,14兆美元的貨物貿易量約占全球商品貿易的28%,出口總額亦約占全球出口總值的31%。全球三大自貿區: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美墨加協定》中,RCEP是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區。

會員國之間互降關稅是RCEP的最重要基礎。例如,目前中國自日本進口的商品,只有8%(按稅目計算)為零關稅;但加入RCEP後,零關稅比例最終將達86%。同樣地,日本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零關稅比例,最終亦將自目前的60%提高至88%。

促進東北亞與東南亞經濟整合

▲ RCEP可深化東協與中日韓合作,並開啟東北亞與東南亞經濟整合的新時代。(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RCEP也是第一個促成中日韓市場開放的自由貿易協定,可深化東協與中日韓合作,並開啟東北亞與東南亞經濟整合的新時代。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最終將有86%出口至中國的工業產品之關稅由6%降至零關稅,其中包括價值450億美元的汽車零組件。另外,日本對韓國出口的商品之零關稅比例,亦將自目前的19%大幅提升至86%。

工業產品之外,市場開放的領域相當廣泛,包括海、空服務、商業、電訊、分銷、金融、農業等各行各業;但各成員國也得以繼續保護各自的敏感行業,例如農業中有17%的關稅品目未被納入減稅,且這些品目的平均關稅高達70%。此外,雖然並非會員國間所有貿易都將實施零關稅,但預計10年內將達成區域內90%以上的產品零關稅,因此也將造成會員國生產及貿易成本大幅下降,並促進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及價值鏈的深度融合。

RCEP最初由東協10國發起,基本上整合數個之前已生效的「東協+1」FTA,自2012年歷經多次談判後完成。過程中除了印度於2019年決定暫不加入的風波外,原產地規則的協商更是幾經波折。因為大多數貿易商品是由來自不同國家的原材料加工製造而成,原產地規則須確定商品的標示國,以及能享有的關稅優惠。在RCEP之前,東協的貿易需要遵守五套不同的原產地規則,導致在亞太市場生產的分散及紊亂。但RCEP之後,大多數產品只要其價值的40%以上來自於成員國,則對其他成員國出口時,就能享有RCEP所規定的關稅優惠。統一的原產地規則因此降低成員國的進口關稅,並從而深化區域供應鏈。

台灣出口遭排擠 速擬對策!

▲ 依據財政部最新數據,台灣對出口地區占比分列第一及第二的大陸、香港及東協,出口下降幅度最大,反映RCEP對台灣出口造成的排擠效果。(圖/路透社)

RCEP生效後,台灣被排除在各種區域自貿區的問題是更加凸顯。台灣在2019年對15個RCEP成員國的出口占出口總額65.9%,但2022年已下滑至55.4%;另依據財政部今年5月最新數據,台灣對出口地區占比分列第一及第二的大陸、香港及東協,出口下降幅度最大,分別為年減19.4%及16.9%,年成長率更已分別連續10個月及7個月呈負成長;這應是反映RCEP對台灣出口造成的排擠效果。

整體而言,台灣出口已連續9個月負成長,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GDP也都是負成長。全球平均經濟年成長率仍有3.4%,台灣出口及經濟的負成長顯然不能歸責於國際經濟趨緩,台灣實須提高警惕,盡速訂定策略,著手建構平衡RCEP衝擊的替代方案。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中時評論網」。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劉憶如

劉憶如 劉憶如

前財政部長,現任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劉憶如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