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日博士」魯比尼於6月底曾警告,全球經濟正在醞釀一場「熱帶風暴」,至少將導致「溫和」的衰退。(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7月7日,歐洲央行年會於葡萄牙的辛特拉(Sintra)舉行,聯準會主席鮑爾言談中再度重申了鷹派立場,勞動市場的強勁讓美國再次露出了升息的尖牙。連美國前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Henry Summers)都警告,美國決策官員可別太自滿,就業數據的「熱」度提醒了貨幣政策有進一步緊縮的必要。
同一天,台灣的財政部公布了6月份出口323.2億美元,規模遠低於預期,年度減幅達到了23.4%,不但連十黑,跌幅更是14年來的單月最深。
事實上,早在六月底,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就警告,全球經濟正在醞釀一場「熱帶風暴」,至少將導致「溫和」的衰退。他進一步警告,就算只是一個淺層衰退,也可能重創股市,帶來傷害。
央行難控通膨 全球經濟衰退
▲ 中國的疫後復甦不如預期。(圖/視覺中國)
台灣的財政部做出了解釋,一口咬定出口之疲弱來自四個原因,首先,當然就是通貨膨脹陰魂不散,各國的升息進一步壓抑了終端需求,才讓全球經濟復甦跌跌撞撞。
另外,中國的疫後復甦不如預期,不但消費零售欲振乏力,進出口數據也是一塌糊塗,疫情造就的內傷一時半載很難反彈。還有,台灣本身的企業庫存調整仍在持續,客戶下單更是偏向短單、急單,造成了訂單能見度的撲朔迷離。只是沒想到,連去年基期偏高也被財政部拿來說嘴,真是怨天怨地,何患無辭啊!
中央銀行沒有控制通膨 難辭其咎
確實,就像魯比尼在Project Syndicate警告的,全世界都面臨著經濟衰退。但比起他上次說的全球經濟陷入「百慕達三角洲」,這次用的「熱帶風暴」已經緩和許多。但全球經濟和市場可能面臨的劇烈動盪,很大原因就是各國央行遲遲沒有辦法讓通膨受控,才讓經濟衰退的機率愈來愈高,台灣政府仍然難辭其咎。
現在這個世界,隨著對抗通貨膨脹戰役的持續,全球經濟成長速度已經開始放緩;美國消費者甚至開始縮減支出,歐元區其實已經陷入了技術性衰退,中國大陸疫後的復甦力道不如預期,更是告訴我這個曾經的經濟增長火車頭已經欲振乏力。更重要的是,美國基準利率目前已升到2007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就預估,未來一年,全球經濟有71%機率陷入衰退。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台灣政府我行我素 連今年GDP增長不能保2也不在意
▲ 近幾個月,因為金融市場的欣欣向榮,一度讓人覺得景氣露出曙光。(圖/路透)
一度,2022年的熊市讓很多人回歸基本面,不過,過去幾個月,大家肯定又會因為金融市場的欣欣向榮而感到措手不及。而且還不是只有股市漲,就連高風險資產都意志昂揚、旁若無人。這非常難以想像,風險資產無所不在的泡沫似乎挺過了通貨膨脹、利率飆升、俄烏戰爭以及經濟衰退的威脅。難怪,我們的政府可以老神在在我行我素。甚至連台灣今年的GDP增長能不能保2也已經沒人關心。
我認為貨幣緊縮對經濟體系肯定會有負面影響,各國央行心知肚明,只是因為沒有火燒屁股,所以就想得過且過,甚至摸石頭過河。以美國聯準會為首的央行升息已逾一年,不僅未能終結疫後的通膨現象,反而陷入續打通膨與防止經濟衰退的政策兩難。運行超過20年的貨幣寬鬆,確實已經讓大家忘記通貨膨脹的痛,矽谷銀行危機的爆發出乎聯準會的意料就是一個明證。但今年下半年的貨幣緊縮發酵期勢必將讓全球央行備受考驗,醜媳婦早晚總得見公婆。
別以為自己勝選就可搞定一切 這個世界已經和疫情前截然不同
▲ 台灣在國際經濟曖昧不明下,出口與外銷訂單連十黑,實為一大警訊。(圖/港務公司提供)
至於台灣,在國際經濟曖昧不明下,出口與外銷訂單連十黑、經濟連續兩季衰退其實已經是個警訊。如果全球終端需求持續疲軟,庫存去化肯定不會像有些科技大佬在媒體上信心喊話那麼樂觀,企業的投產活動都會受到影響,1~4月的工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已經顯露無遺。
台灣政府真的不該滿腦子只有選舉,以為自己勝選就可以輕而易舉搞定一切。這個世界已經和疫情爆發前截然不同,疫情導致的經濟扭曲絕不會自己無痛修復。台灣政府越早拋棄短視的戰術思維,用戰略眼光找到經濟政策制高點,就越早可以找到吸引外資到台灣投資的誘因;越早優化台灣產業的向外競爭力、就越早可以駕馭美國「友岸外包」的趨勢,台灣能不能再創高峰的時間窗口就在現在。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聯合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政府越早拋棄短視的戰術思維,用戰略眼光找到經濟政策制高點,就越早可以找到吸引外資到台灣投資的誘因,越早優化台灣產業的向外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