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戰爭滿周年未歇 自認掌握大局反陷深淵

我們想讓你知道…戰爭背後的中東政治博弈,遠比表面上更加的複雜,就像哈瑪斯和伊朗所經歷的那樣,他們以為自己掌控了一盤大局,結果卻被這盤大局拖入了更深的泥潭。

▲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2023年10月7日發射數千枚火箭突襲以色列,翌日以色列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丁學文/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

說到中東,從我們有記憶以來,它似乎很難沒有紛爭,其中的歷史、糾葛、宗教更是搞得我們昏頭轉向霧煞煞。過去一年,情況更糟,不知道大家的感覺是不是和我一樣?這麼一場在加薩走廊,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的襲擊,在一連串像毛線球纏繞一樣的歹戲拖棚,直到今天,不但沒有停歇的跡象,反倒讓所有參與者盡皆陷入了困境?

這場戰爭,看似是一齣早有劇本的戲碼,卻又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翻車。去年,哈馬斯的領導人按下了戰爭的按鈕,想在中東地圖上玩一次地動山搖的大戲,他們以為,他背後強大的盟友:包括伊朗、真主黨,以及他們所謂的「抵抗軸心」會齊心協力打擊以色列。

他們自信滿滿地認為,這個行動將徹底改變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地位,並讓阿拉伯世界的怒火在街頭蔓延。沒想到,這場戲唱到最後,舞台塌了,觀眾跑了,連主角自己也越來越迷茫了。

以色列左攻哈瑪斯右取真主黨 伊朗政權淪為紙老虎

▲ 本期《經濟學人》封面故事聚焦中東,編輯群用了四篇文章深度解析中東過去一年發生的種種事件與變化。(圖/擷取自《經濟學人》封面)

《經濟學人》這期的封面故事聚焦中東,而且還以特別專刊的方式撰寫。編輯群用了緒論第一篇加上Briefing專文的四篇文章深度解析中東過去一年發生的種種事件與變化。

在封面設計上,《經濟學人》讓我們看見的是一禎裱框的橘黃色中東地圖,但一道從加薩走廊破裂而擴散開來的裂痕卻佈滿了整幅地圖。右下角幾個黑色大字「The year that shattered the Middle East讓中東四分五裂的這一年。」下面還加註了「A special edition 一個特別版本。」

真的沒想到,從2023年10月7日的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人以來,暴力事件竟然擴散了開來。轉眼間,一年過去了,整個中東,距離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全面開戰只剩一步之遙。在以色列斬首真主黨首領後,伊斯蘭共和國也在10月1日向以色列發射了飛彈。以色列非常可能報復,甚至進一步襲擊伊朗的工業、軍事或核能設施,妄想一勞永逸地結束所有對這個猶太國家的威脅。

▲ 伊朗10月1日深夜朝以色列發射近200枚飛彈。(圖/路透)

伊朗無疑是其中一個威脅,以色列或美國非常可能對伊朗使用武力。但如果認為發動這個攻擊就能改變整個中東的局面則太過天真,就像《經濟學人》在Briefing專文闡述的,想遏制伊朗需要的是一個持續的威懾和外交手段。從長遠來看,以色列的安全其實取決於怎麼結束對巴勒斯坦人的壓迫。

伊朗對以色列的直接攻擊包括了最近這波高達180枚的導彈攻擊。與4月的襲擊不同,伊朗這次根本沒有預先警告。這是對其真主黨領導人被殺身亡的一個回應,直到兩個禮拜前,真主黨一直都是這個地區令人畏懼的一個民兵組織,但以色列顯然蓄謀已久,它利用情報、技術和空中力量進行了一場毀滅性攻擊,甚至用呼叫器爆炸炸傷了敵軍戰士,還摧毀了大概6萬枚以上的飛彈和火箭。

真主黨目前為止的低調不作聲引發了大家對其背後支持力量的懷疑。過去三十年,伊朗一直嘗試用雙軌策略來恐嚇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和西方世界,它一方面用核武威脅,一方面組織所謂的抵抗軸心,也就是包括了哈馬斯、真主黨和葉門胡塞武裝份子在內的民兵網絡。現在,這個軸心開始搖搖欲墜:以色列襲擊了位在加薩走廊的哈馬斯勢力,也智取了真主黨。突然之間,伊朗政權看來像隻紙老虎,連射出的導彈都沒有辦法和以色列的防空系統相抗衡。

▲ 以色列襲擊了位在加薩走廊的哈馬斯勢力,也智取了真主黨。(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伊朗仍深不可測 以色列最大危機在「傲慢」

對以色列來說,現在最大的危機就是太過傲慢。黎巴嫩情勢隨時可能發生變化,步兵入侵有可能演變成全面入侵,這是以色列在1982年和2006年曾經犯下的錯誤。一個選擇是摧毀伊朗的石油出口中心,削弱這個政權的財政,並進一步擾亂當地的能源市場,另一個方法是打擊它的核能設施。

一些以色列人從中看到了機會,現在,伊朗的勢力確實受到了削弱,但接下來幾年,它可能會加快製造核武器,試圖重新建立起威懾力。包括納坦雅胡在內的以色列執政聯盟極右翼分子的想法,就是對伊朗直接採取一次毀滅性的打擊,然後消除掉所有對以色列安全的重大威脅。

《經濟學人》認為這聽起來合理,卻很危險。確實,自從川普政府放棄了凍結伊朗核計劃以來,伊朗的行為變得更肆無忌憚。去年,伊朗加速了鈾濃縮的活動,武裝了胡塞份子,並在國內處決了數百名異議分子,提供了大量無人機幫助俄羅斯殺害烏克蘭人。其新任的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被錯認為一個改革者,但其實只是保守派的一個俘虜。

▲ 伊朗新任總統裴澤斯基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最重要的是,伊朗仍然難以預測,而且面臨著經濟衰退和後續的的繼任危機。對伊朗核設施實施一次性攻擊更可能的是破壞了伊朗政權的穩定,但也可能讓強硬派在俄羅斯幫忙下,變得更加強硬。

中東衝突解方有二:美國硬起來、善待巴勒斯坦人

文章認為威懾伊朗的最有效方法應該是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色列重新整軍經武,然後在未來幾年對伊朗核子計畫進行明確而且連續的軍事打擊,美國及其盟友應該加強相關的制裁,譬如對其石油出口祭出更嚴厲的禁令。此外,也必須有激勵措施來幫助伊朗的改革派。外交方面則應該明確表示,如果伊朗停止發展核武或試圖從俄羅斯處取得武裝,那麼可以獲得一定的制裁減免。

儘管拜登已表示他不支持倉促襲擊伊朗的核設施,但納坦亞雅胡可能改寄望於未來可能上任的川普。然而,以色列真正需要的是和美國兩黨達成共識的一個長期支持,而且要懂得自我克制。

▲ 納坦雅胡和以色列強硬派希望以色列和全球只關注伊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的支持和以色列的克制,對解決以色列的另一個重大安全問題至關重要:那就是巴勒斯坦人議題。當然,納坦雅胡和以色列強硬派會希望以色列和全球只關注伊朗,然後淡化對加薩和約旦河西岸的關注威脅。

然而,過去一年,加薩走廊的衝突愈演愈烈,強力鎮壓只會滋生出新一代的武裝分子。 在以色列,領土爭執及有毒政治已經危及了以色列的高科技經濟。想與沙烏地阿拉伯和解來遏制伊朗,其實取決於更好的對待巴勒斯坦人。永久的佔領只會滋生更多的侵犯人權行為,這將腐蝕以色列社會,並讓美國與其盟友緊張,然後進一步造就彼此的分裂。

隨著中東戰爭的升級,以色列政府始終相信自己佔據優勢。也許它是正確的,但真正的挑戰在於怎麼將軍事實力轉化為戰略收益,最後還可以轉化為真正的和平。不能往這個方向發展,流血衝突很難在我們眼前消失。

▲ 以色列政府始終相信自己佔據優勢。(圖/路透)

自以為掌握了一切 反陷入更深的泥淖

戰爭有時候就是這樣,一開始看起來是蓄意為之的一盤棋,下到最後卻不知道怎麼收拾亂局了。哈馬斯原以為這場戰爭能給自己帶來新的機遇,沒想到迎來的卻是滿目瘡痍。加薩走廊幾乎被摧毀殆盡,哈馬斯更是損失慘重。而他們所期望的宗教抗議和地區性騷動,卻沒有如預期般出現,甚至連伊朗自己也陷入了戰局。

此外,戰爭還帶來了許多意料之外的經濟後果。例如,胡塞武裝的襲擊就讓埃及的蘇伊士運河白白損失了近60億美元的收入。

這場本該改變中東格局的戰爭,最終沒有帶來哈馬斯和伊朗所期望的政治或軍事結果,反而讓他們自己陷入了困境。哈馬斯的戰略誤判源於對盟友支持的高估和對阿拉伯世界反應的錯誤預期,而伊朗及其代理人也在這場戰爭中展現了組織的脆弱性和團結的虛幻性。

▲ 哈馬斯的戰略誤判源於對盟友支持的高估和對阿拉伯世界反應的錯誤預期。(圖/路透)

更不要說,戰爭背後的中東政治博弈,遠比表面上更加的複雜。參與者的每一步棋,都不停的在引發連鎖反應。而這些反應並非總能按計劃進行。就像哈瑪斯和伊朗所經歷的那樣,他們以為自己掌控了一盤大局,結果卻被這盤大局拖入了更深的泥潭。

或許,這就是中東的常態——表面上看,所有參與者似乎都胸有成竹,但實際上,歷史總是在他們未曾預料的地方轉彎,讓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措手不及。中東的政治博弈,就是這麼充滿意外與不確定,這會是又一次中東的歷史重複嗎?或許我們這些遠在東亞的人永遠都看不懂。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經濟日報》。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丁學文

丁學文 丁學文

現任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畢業於台大經濟系、美國康乃爾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最愛孜孜不倦、與人分享的利他生活;希望拉高視野,帶給大家不同新觀點。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