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菲/中美關係回暖對台海局勢的影響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左)26日會談。(圖/路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左)進行會談。(圖/路透)

周忠菲/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

十月中下旬以來,中美兩國向世界展現了一系列高層互動。日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美,則被國際社會視為中美關係止跌回穩的重大標誌。筆者認為,在俄烏戰爭、巴以衝突前景撲朔迷離的背景下,美國出於戰略平衡需要以及亞太安全態勢變化,其通過此輪中美互動對台海政策進行戰略調整的可能性增加。中美互動帶來的雙邊關係改善也有利於台海局勢的穩定和緩和。

未端上檯面的中美戰略平衡

中美高層會晤除傳遞中美關係止跌回穩信號外,還具有高度的國際戰略意義。由於受到某些制約,中美戰略平衡問題未在此輪中美互動中被直接端上檯面。本次會晤的一個主導面是,拜登政府對中美之間從行政高層到地方一級的官員,以及以美國企業為主的民間交流的恢復,展示出主動姿態。雖然美國同時也加強了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的繼續打壓,但隨著美國設置障礙的減少,中美關係止跌回穩是大勢所趨。

▲▼ 美國代表團、卡萊斯、第十屆香山論壇            。(圖/記者任以芳攝)

▲美國代表團參加第十屆香山論壇 。(圖/記者任以芳攝)

不過,在關鍵的中美軍事溝通以及中美戰略關係平衡等方面,會晤對此仍有保留。只是通過一則資訊的釋放,似乎在為當前中美戰略關係走向的「靜默與寡言」發出了信號。即美國軍方組團參加中方疫後首次以線下模式恢復的「香山論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中國政府發佈的《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檔》中,「北京香山論壇」被列為中國落實全球安全倡議的重點平臺。這可視為中美軍方在尚未正式恢復交流的情況下,進行了互動。

戰略平衡下的台海局勢變化

中美戰略平衡對減少世界動亂、維持世界穩定具有重要作用。這既涉及美國國內因素,也涉及美國全球戰略的調整與再定位。儘管目前還不適合做過多戰略假設,但中美兩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拜登政府釋放尋求對中美緊張關係進行管控等信號顯示:在俄烏戰爭、巴以衝突前景撲朔迷離的背景下,美國出於戰略平衡需要以及亞太安全態勢變化,其圍繞台海局勢進行戰略調整的可能性增加。

其一,地緣政治影響外溢難以避免。巴以衝突與美國的印太戰略之間有必然的關聯性,而目前拜登政府則擺出「美國具有同時打兩場戰爭的能力」、「美國選擇配合以色列利庫德集團,執行極端政策」的態勢。除深層利益捆綁外,其主要目的是掩飾拜登政府中東政策的失敗。美國全球戰略的尾大不掉已傳遞至亞太安全格局,導致其盟國日、韓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上進行調整。美國台海政策的被動性將更加突出。

其二,美國國內反戰意識高漲,「以戰略模糊」為核心的台海政策受到衝擊。過去,美國台海政策的關鍵問題在於,面對臺灣海峽「戰與和」選擇之間是否「真下水」,是否「救臺灣」。而現在,美國政府在「動用武力介入台海衝突」的問題上,更加得不到國際社會和美國民眾的支援。這將直接限制美國對台政策的所謂靈活性。

▲▼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抱著兒童的遺體舉行喪禮,至今約有2000名兒童死亡。(圖/路透)

▲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抱著兒童的遺體舉行喪禮,至今約有2000名兒童死亡。(圖/路透)

其三,以巴以衝突為鏡,戰爭不僅引起美國民眾的反對,也使得臺灣民眾有了更加明確的對比。民進黨的「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美台的軍事勾連以及美國軍事專家所建議的「給台灣每人發一杆槍打巷戰」的所謂「台灣國防策略」,自然有其一定的危險性。「台獨」是台海和平最大威脅的事實,也越發清晰。民進黨的路線將更加引發台灣民眾的省思。就此而言,中美關係的止跌回穩,符合兩岸人民的利益。也惟此,兩岸融合發展才有保障。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