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大陸調查台灣「貿易壁壘」,「在商言商」?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仍然偏高,兩岸經濟無法脫鈎,台灣沒有與對岸經濟對抗的本錢。因此明年大選不只是「戰爭與和平的抉擇」,也是「繁榮與衰退的抉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圖/CFP)

▲ 大陸商務部今年4月12日宣布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圖/CFP)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中國大陸商務部於本月15日發表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報告,根據其《對外貿易法》和《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認定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這份調查報告長達1萬多字,表面上就事論事,全無政治用語;但從公告的時機看,我認為對岸不會只是「在商言商」。

提前公布貿易壁壘審查結果 陸對我「讓利」多

大陸商務部今年4月12日就啟動調查,為期6個月,必要時可延長3個月。由於案件情況複雜,對岸於10月9日決定將調查的期限延至明年1月12日,即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前一天。如今提前近一個月公告調查結果,應是擔心台灣有人屆時進行選舉操作。

大陸《對外貿易法》第40條規定,「國家根據對外貿易調查結果,可以採取適當的對外貿易救濟措施。」大陸商務部公布的調查報告特別舉例提到,台灣開放日本、紐西蘭、美國、智利等國蘋果進口,唯獨禁止大陸蘋果進口,光是蘋果一項產品,大陸喪失的潛在出口額就達到6,000萬美元。

▲ 大陸商務部指出,台灣開放日本、紐西蘭、美國、智利等國蘋果進口,唯獨禁止大陸蘋果進口。(圖/記者蔡紹堅攝)

據兩岸海關統計,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至今,台灣在關稅減讓的獲益大約是大陸的8.8倍;但在過去20年,台灣不但沒有減少禁止大陸產品進口數量,而且還不斷調整禁止範圍,從早期的2455項增至2460項,再調整為目前的2509項。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商務部公布調查報告前的一場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實現兩岸經貿正常化,是兩岸同胞共同心願,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其實,在馬英九政府執政時期,兩岸經貿關係就已出現上述的「不正常」現象,但對岸著眼於兩岸的「大合作、大交流、大發展」,決定「擱置爭議」,並視為對台「讓利」的舉動。

民進黨不甩九二共識 兩岸經貿恐從競爭走向對抗

2016年民進黨上台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中共雖從2018年2月開始,在堅持習近平兩岸「心靈契合」的戰略構想下,陸續推出「31條」、「26條」、「11條」等「惠台」措施,並在今年9月公布涉及面向相當廣泛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意圖藉此收攬台灣民心;但與此同時,中共也以「不符合規定」為由,數次宣布禁止台灣農漁產品輸陸,品項包含鳳梨、蓮霧、釋迦、柑橘類水果和石斑魚等。

▲ 中共近幾年多次以「不符合規定」為由,宣布禁止鳳梨、蓮霧、釋迦、柑橘類水果和石斑魚等台灣農漁產品輸陸。(圖/記者林悅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對於中共的「惠台」措施,民進黨的解讀就是「統戰」;中共禁止台灣農漁產品輸陸就是「打壓」。因此,對大陸這次公布貿易壁壘調查報告,民進黨採取的也是「制式反應」,認為對岸「明顯具有政治目的」是「介入台灣選舉」。

民進黨政府理解,如果台灣在短時間內被迫取消對大陸2,509項進口禁令,台灣農工業恐將遭受巨大衝擊;但如果台灣對大陸這項調查結果依舊相應不理,北京單方面對台灣採取報復措施,則是可以預期的。

根據大陸《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33條規定,如果被調查的措施或者做法被認定構成貿易壁壘,商務部應視情況採取以下措施:一、進行雙邊磋商;二、啟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三、採取其他適當的措施。

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目前絕無展開雙邊磋商的可能;另一方面,希望大陸主動啟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的可能性也不高,因為大陸要避免產生「台灣問題國際化」的假象。合理推斷大陸目前公布調查報告是在進行「超前部署」,要等到台灣總統選後才會決定下一步動向。

▲ 民進黨將中共禁止台灣農漁產品輸陸視為「以農逼政」。(圖/記者屠惠剛攝)

兩岸經貿難脫鈎 台灣沒有與對岸經濟對抗的本錢!

毛澤東常說:「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台灣大選結果不會改變中共「反獨促統」的對台戰略目標,但會影響中共的對台戰術作為。如果國民黨勝選取得政權,兩岸會儘速恢復對話,處理蔡英文執政八年留下的爭議問題,包括上述的「貿易壁壘」問題。如果民進黨繼續取得執政地位,兩岸則有可能進入全面對抗的階段。

經濟對抗首當其衝。經貿關係本是互利的行為,但根據《聯合報》今年10月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受訪民眾認為兩岸經濟關係互利居多者維持一成六,但感覺兩岸經貿既競爭又互利的人,由三成二增為三成七。從中共日前公布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報告顯示,如賴清德勝選,中共可能對台發動「經濟戰」,兩岸經貿將從競爭走向對抗。

台灣沒有與對岸經濟對抗的本錢。民進黨政府曾說ECFA是「糖衣毒藥」,但台灣對陸貿易出口順差高違1,500億美元,台灣整體順差為500億美元,若無ECFA,台灣經濟受到傷害可想而知。為了分散貿易對象,蔡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但成效不彰。根據審計部統計,對新南向國家出現貿易出超縮減情況,且逐年降低。

▲ 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仍然偏高,兩岸經濟無法脫鈎。(圖/港務公司提供)

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仍然偏高,兩岸經濟無法脫鈎。不只台灣,美國與西方國家也無法與大陸經濟脫鈎,因此都把重點擺在「去風險」,來增加本身的經濟抗壓能力。

2024大選是「繁榮與衰退的抉擇」

一旦賴清德勝選執政,預期台灣在對外關係方面,除向美國「一邊倒」外,沒有其他選擇。而美國也會充分運用台灣的地緣政治價值,強化與台灣的軍事合作關係。本月15日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15日宣布,國務院批准售台戰術數據鏈路暨聯戰指管系統,以完善台灣的迅安系統,金額約3億美元。這是拜登政府今年度宣布的第五筆對台軍售案。

美國在軍事上可以提供台灣「備戰」的糧草,但在「避戰」方面,卻無法助台一臂之力。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雖然中共沒有排除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但如果民進黨勝選,中共會採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略,腐蝕台灣生存的經濟空間。

對台灣民眾而言,明年總統大選不只是一場「戰爭與和平的抉擇」,也是一場「繁榮與衰退的抉擇」。

▲ 明年總統大選不只是一場「戰爭與和平的抉擇」,也是一場「繁榮與衰退的抉擇」。(圖/路透)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專欄 趙春山

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只有兩岸和平對話才能創造兩岸互利共贏的局面。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