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彤雯/不得揭露少年犯情報 兒少法該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想讓你知道…不是說犯了錯的人都不能被原諒,但重點是:我們能用什麼方式,讓他們知道他們真的錯了?

● 蕭彤雯/知名新聞主播,現亞新媒體顧問公司實質經營者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韓劇《少年法庭》?

這幾天我腦中不斷浮現這齣劇,以及劇中飾演厭惡少年犯的少年法庭法官金憓秀,在講述她為何痛恨少年犯的經典台詞。

我看的韓劇不多,但這些年看的韓劇裡、令我心情最沉重的就是《少年法庭》,而讓我看最久、必須看看停停喘喘氣的,就是《我的大叔》….

我看劇看電影有個習慣,看完後一定會去查跟這部劇有關的相關資訊,包括演員、編劇、導演等等,而當知道《少年法庭》是取材自南韓真實事件,更讓我想一探究竟:

「編劇到底有沒有誇大這些少年犯的惡行?」

當時一查之下才發現:

全劇的七個故事(少年犯案件),有五宗都是真人真事改編,更令人吃驚的是,愈血腥愈恐怖的案子,竟是最貼近真實的!幾乎百分之百原案情呈現!(也就是這齣劇的第一個案件,太可怕了我不想寫出來)

▲ 金憓秀在《少年法庭》中飾演厭惡少年犯的少年法庭法官沈恩錫。(圖/翻攝自Netflix)

而金憓秀所飾演的法官為何如此痛恨少年犯?也佔了其中一個故事:在劇中她兒子被兩個只因為好玩,就在高樓上朝下扔磚頭的小孩給砸死。

這一樣是南韓真實案件,兩名兒少犯,造成一名55歲婦女和一名29歲男子、一死一重傷,但兩名少年犯中,9歲男童因屬幼童、完全不獲起訴,11歲男童則被判保護管束處分。

在劇中有衍生出的後續,就是這兩個孩子成為國高中生後,變本加厲、傷害更多人,案件又回到沈法官手上。

但在真實生活中呢?不知道。

因為受到法律保護,這些孩子是不會留下前科的,甚至連姓名都不會被揭露。

南韓有《少年法》保障,無法嚴厲處罰犯下重罪的14歲以下少年,因此《少年法庭》這部劇,其實某種程度反映了南韓社會對此現象的不滿。而同樣的困境也發生在台灣。(當然「困境」這兩字可能會有人不贊同:畢竟《少年法》就是希望能以導正教化取代責罰,讓迷途羔羊知返,怎可用困境來形容?)

▲ 南韓有《少年法》保障,無法嚴厲處罰犯下重罪的14歲以下少年。(圖/翻攝自Netflix)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新聞媒體工作者,也受《兒少法》管控,不得揭露任何與兒少相關事件的資訊,否則都會被重罰。

每當有虐童、傷害、性暴力….等等相關案件,媒體必須抹去所有足以辨識出受害者是誰的相關資訊,所以加害者絕對不會、也不能被辨識出是誰。過去我在新聞台服務時,不只一次有主管因為怕被罰錢,要大家簡單處理這類新聞,甚至不報。

「這些明明是這麼重要的新聞,應該要切好幾個角度去討論的新聞,怎麼可以簡單處理、甚至是不處理呢?」

對此我常無法接受。但最後電視台要真被罰30萬,誰付?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所以當民眾大罵媒體為何要保護受害人?為什麼不公布這些禽獸的畫面跟姓名?好讓其他人能夠小心提防?原因就是「這麼做是違法的」。

同樣的質疑,在新北市國三生遭殺害事件裡也發生了。而且這一次是加害者跟被害者都是未成年人,所以當有人在網路肉搜加害者資訊時,新北地方法院立刻要求所有資訊必須下架。

▲ 新北地方法院要求Dcard、PTT等社群平台上所有揭露割喉案加害人及教唆犯的資訊必須下架。(圖/ETtoday資料照)

當然因為引發反彈,後續司法院也出來試圖緩頰,但這是因為這起事情太可怕、引發眾怒,司法院才會發聲,否則這類事情幾乎天天在發生,但資訊都因為必須「被保護」而非常不透明。

所以會有弄殘弄死人家小孩的保母、侵犯小孩的坊間狼師(非公務體系)、或就只是個普通人,在結束法律制裁後,換個名字、換個地點,繼續做一樣的事。如果你知道他曾經有過這樣的案底,你會把小孩送到他手上嗎?當然不會!問題就是你不會知道。回到少年犯,他們連換名字換地點都不用。

不是說犯了錯的人都不能被原諒,但重點是:我們能用什麼方式,讓他們知道他們真的錯了?

如果事件發生後,他的想法只是:

「我下次要更小心一點,不要被逮到、因為很麻煩。」或是「反正我受法律保護,未成年之前都不會『怎麼樣』。」這對他們的未來會有任何改變嗎?

▲ 不是說犯了錯的人都不能被原諒,但重點是:我們能用什麼方式,讓他們知道他們真的錯了?(圖/Netflix提供)

再講現實一點,什麼事情久了都會是一種習慣。暴力絕對也是。雖然古文現在被認為沒有太多學習的必要,但: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呀!因為它就是會成為一種習慣!

最後忍不住想把《少年法庭》劇中這段沈法官咬牙切齒說的話寫出來:(以下對白摘自少女心文室)

「他們不是連續殺人犯或國際詐欺犯,只是未成年的少年犯而已,但他們居然耍手段愚弄社會大眾和警方,法院至少要揭露真相啊,這不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嗎?」

「等審判結束,萬一他們瞧不起法律,覺得法律很可笑,到時我們該怎麼辦?萬一他們長大後變本加厲,導致更多受害者,到時誰要負責?」

「我們得告訴他們法律有多麼的可怕!必須教育他們,要是傷害他人,就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如果父母親心疼孩子,總是袒護包庇,國家跟法院就必須積極介入,身為一名法官,我要用法律來證明,只要犯錯就嚴懲不貸!」

看著這些文字,你是否也跟我一樣沉重與心痛?

《少年法》,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等審判結束,萬一犯罪的少年瞧不起法律,長大後變本加厲,導致更多受害者,到時誰要負責?(圖/翻攝自金均河IG)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蕭彤雯」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東森新媒體ETtoday》關心您:若懷疑孩童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或是性侵害、性騷擾,請打113保護專線。
●《東森新媒體ETtoday》關心您:有家暴事件請打113保護專線。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