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碳費政策 須做好產業與企業衝擊影響評估

我們想讓你知道…為了避免損害經濟韌性,政府應該針對碳費徵收對象進行更細節的產業、企業衝擊影響評估,這類評估也能作為後續相關政府部門研擬緩衝配套之用。

▲ 從疫情發生至今,台灣的經濟成長良好,台股市值更是一舉攻入全球前十。(圖/CFP)

● 張慶華/產經分析師

從疫情發生至今,台灣的經濟成長良好,物價也溫和上漲,台股市值更是一舉攻入全球前十。台灣非常幸運,在全球貿易規則改變,必須開徵碳費的時候,進入景氣的上升階段,讓碳費對台灣經濟衝擊有機會降到最低。

然而,從總體經濟評價碳費衝擊顯不顯著,還只是政策研擬的中期階段,尚不能驟然下定論。尤其碳費開徵初期,政策對象僅限於500家左右的碳排大戶,此類對象無一例外是國家重要的工業部門,經濟部、環境部應該要針對產業乃至企業進行更詳細的評估,避免在特定領域造成破壞性的改變。

總體經濟影響不大 仍須評估個別產業衝擊

第4次碳費審議委員會已於7月5日召開,環境部在會議前已經宣示,碳費開徵對GDP與CPI的衝擊影響並不顯著,與會委員也認同此一結論;但委員要求環境部,應就個別產業衝擊進行更詳細的評估,再提下次會議討論。

所謂個別產業衝擊,至少分為兩大面向:碳費開徵會否導致產業/企業經營困難?會否造成部分勞工階層更加弱勢?由於碳費主要造成財務上的衝擊,碳費制度也應該注意引導產業投入脫碳工作,避免企業繳納了碳費,卻本末倒置地排擠原本可以用於淨零轉型的相關經費。

▲ 環境部於7月5日召開第4次碳費審議委員會。(圖/環境部提供)

然而,以製造業龐大的供應鏈而言,如果環境部官員只談論到「產業衝擊」層次,評估的細緻度仍然不夠周延。按照台灣製造業結構,前十大碳排大戶就佔了台灣碳排量約4成,為了讓政策推動更加平滑,環境部也引入新加坡的碳稅設計方式,排除了年碳排量2.5萬噸以下的小型排放源,只針對500家左右的廠商進行初期的碳費徵收。

考量到如此能源密集的生產型態,政府不只要有「產業衝擊」的評估報告,還應該針對這500多家排放源做全面的盤查,提出「企業衝擊」評估,這能讓審議委員、工商業界與一般社會大眾更具體預期碳費的衝擊。

若政府願意更積極行動,除了產業衝擊與企業衝擊,還可以評估「脆弱群體衝擊」。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就曾呼籲,政府應該注意能源貧窮議題,並為淨零轉型政策進行脆弱族群的統計調查。可惜前述呼籲在目前國內罕有看到其他討論。

▲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就曾呼籲,政府應該注意能源貧窮議題,並為淨零轉型政策進行脆弱族群的統計調查。(圖/記者林敬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高額碳費衝擊並非危言聳聽

2022年碳盤查資料揭露的排碳大戶有512家,若以產業別來看,仍以電力及燃氣供應業排放量為最大宗,占總排放57.1%,其次則為化學材料及肥料製造業,占13.4%,第三名為基本金屬製造業占比12.9%。其餘占比較高的產業含石油、紙業、電子零組件等。

若一併加總直接、間接排碳,並將同公司、不同廠合併計算,前十大排碳大戶依序為台電、台塑化、中鋼、台積電、麥寮汽電、中龍鋼鐵、台化、台塑、和平電廠及台灣中油。這個名單歷年大致相同,考量到電力業與中油的特殊性,筆者試算碳費衝擊時暫且將之剔除,得出以下結果:

▲ 特定碳排大戶碳費衝擊影響評估。(圖/作者張慶華提供)

從試算結果可知,碳費對不同產業的衝擊影響差距極大。以環境部設定的初期碳費300元費率,以及環團呼籲的500元費率計算,台積電受到的財務衝擊十分有限,石化產業與鋼鐵業的利潤會被大幅侵蝕,中龍鋼鐵則是會直接虧損。

若是1,000元以上費率,台塑化、中鋼、中龍都會虧損,台化也接近虧損邊緣。我們可以輕易理解到碳費對於石化業、鋼鐵業的衝擊極大,因為他們的原物料成本佔比高,而且製程高碳排。

與之相對的是電子業,電子業的碳排量主要來自電力使用,而且在RE100供應鏈倡議下,電子業採用的再生能源比例漸漸提升,即使未來開徵碳費,預計被課徵的碳排量也會逐年降低。

當我們用總體經濟指標來衡量政策,碳費對500多家企業帶來的衝擊,會被全台灣登記在案的78萬家企業與全球貿易活動稀釋,所以當然會得出「衝擊影響不大」的結論。然而石化業與鋼鐵業是國家工業之母,對國家經濟安全至關重要,一國工業的碳排量幾乎累積在此處,不適合與其他產業一概而論。

▲ 石化業與鋼鐵業是國家工業之母,一國工業的碳排量幾乎累積在此處,不適合與其他產業一概而論。(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淨零碳排」與「公正轉型」應該同時進行

單就「淨零碳排」大目標而言,國家應該嚴格且快速地推動碳費徵收,但是國家運作要考量的面向甚廣,不只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一項。自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包含卓榮泰院長在內,內閣官員不只一次談到「公正轉型」的必要,可見政策權衡的多面性。

比方說,雖然在燃煤電廠的鄰近區域,居民往往飽受空汙所苦,但是再生能源的昂貴成本,則非經濟弱勢群體可以負擔。達成淨零碳排最好的方式是調整國家能源結構,但是民主國家不能夠忽視民意與民生需求。

再生能源當然很好,可是各種發電方式都受到天然條件的限制,核電廠的選址則必須遠離人口稠密區,位於地震帶而且國土狹小的台灣,無法找到核電廠與核廢永久儲存場的適合位置,所以台灣訂下「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策略,採用燃氣發電取代燃煤,減少了空氣污染、避免新增核電,但短期內不容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 核電廠的選址必須遠離人口稠密區,位於地震帶而且國土狹小的台灣,無法找到核電廠與核廢永久儲存場的適合位置。(圖/台電提供)

作為配套,台灣藉由不斷提升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以及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卡達和美國的LNG長約,同步實現能源供給量與民生電價的穩定。與此同時,台灣產業也持續改善自身的能源效率,總體發電量與用電量近幾年微幅下降,能源密集度也在2023年下降至3.57公升油當量/千元,高於COP28提出的改善效率建議水準。

透過策略取捨,台灣實現了經濟成長、減少空污與降低發電壓力的多重目標,並且避免了脆弱群體在能源轉型過程中變得更加弱勢,符合各國淨零轉型同時強調的「公正轉型」精神。

公正轉型也適用在碳費政策制定中,儘管高額碳費可以快速抑制產業碳排,甚至是汰除高度能源密集的部分企業,但是強推高額碳費將會造成這些企業長期虧損,引發失業潮與供應鏈斷裂,降低台灣的經濟韌性。

即使不考慮基本工業對供應鏈的重要性,光看中鋼公司員工數近萬人、台塑集團在台員工人數近8萬人,過分擠壓企業經營利潤,明顯不利於國內就業市場安定與員工薪酬福利的提升。一個大量失業的社會,即使發生總碳排量降低,那也是惡性結果,絕不是追求永續發展應有的現象。政府倘不經縝密評估,強行通過政策結果痛擊就業市場,恐怕也難以通過民意的考驗。

▲ 過分擠壓企業經營利潤,明顯不利於國內就業市場安定與員工薪酬福利的提升。(圖/中鋼提供)

換言之,受到波及的雇用者、為成本上升而陷入經營困難的企業,他們長期貢獻國家經濟,應該共同享受淨零碳排帶來的好處,實在不應該成為淨零碳排政策的犧牲品。

為了避免損害經濟韌性,在第5次碳費審議會議開始之前,政府應該針對碳費徵收對象進行更細節的產業、企業衝擊影響評估,這類評估也能作為後續相關政府部門研擬緩衝配套之用。當我們能夠清楚評估碳費對產業、企業的衝擊影響,政府便不會首鼠兩端,我們就能更有把握保護好台灣的美麗環境,創造更繁榮的台灣經濟。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