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首善之都看見《拔一條河》

何志偉

最近一部講述八八水災過後,高雄甲仙的一群孩子和新移民媽媽們證明自己沒有被無情的災難打敗的紀錄片《拔一條河》,正在全台上映,新移民及新台灣之子在台灣生活所面對的問題,也隨著電影催淚與勵志的鼓舞中,點燃「新移民」的關懷議題。

2013年10月4日,我在台北市議會以《拔一條河》這部電影,開啟我對關懷台北這個首善之都新移民家庭照顧問題的質詢。身為台北市議員,常在各種場合中接觸新移民家庭,當我看到新移民家庭雖有樂觀的天性,但普遍沉默;有顆善良熱於助人的心,卻常顯畏縮。這現象讓我對新移民的生活狀態產生好奇,到底他們為什麼他們總有一種陌生感,似乎不被看見而消失在人海之中。

直到《拔一條河》這部電影上映後,打開我對新移民生活的視野,用心觀察。原來,台北市政府根本無心在照顧這群被遺忘的新移民權益,因為台北市的新移民照顧預算只有民政局轄下的人口政策科,總共567萬。平均一位新移民只能享受到124元的照顧!一年給的照顧不如一罐家庭號牛奶。我很難相信,目前台北市新移民人口總數為4萬4600餘人,人數是台北市原住民的3倍之多,但預算卻只有百分之三。

新移民在台北生活的照顧與權益,相形之下是被忽略的!再者,我們對於少數族群(如客家人與原住民)有深厚的照顧,有專責機關(客委會與原民會)給予一條龍的行政協助;但新移民呢?從中央只有比委員會低一階的移民署負責,到地方只有一個科室幫忙,而其他的業務則散落在其他部門,對於台灣語言及文化陌生的新移民們還要按圖索驥的自己去找資源。

除了政府照顧的不足,新移民最深沉的痛是懼怕讓周遭朋友知悉他是來自境外族群的身份,就如同《拔一條河》片中呈現的新台灣之子,明明會講母系文化的母語,卻深怕同學朋友知道她們是新移民後代一樣。詭異的是台灣社會一直以來強調外語的重要,認為外語就是國際化的敲門磚,且對成長中的學子有多重益處。

事實上只是英美文化的強軋,完全歧視非英美系語言。身為新移民的母親,努力的融入台灣這塊土地的同時,對成長的家園要割要捨。於是她努力做家鄉菜,讓這個味道可以被熟悉,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孩子可以尋著這個味道找到到媽媽的根。

▼甲仙國小學童「拔一條河」。(圖/翻攝YouTube)

台灣是由多元文化融合而成的寶島,任何族群與文化,在這塊土地上都是被尊重、被包容的,良善的台灣人民不會去排擠與排斥不同族群的住民,這就是多元文化組成的台灣精神。有別於台灣民眾的良善與包容,台灣政客們只著眼於政治利益,忽略了新移民的權益!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從《拔一條河》導演楊力州眼看近來台灣籠罩在政爭陰霾,他發現電視新聞全都在報導政爭新聞在「拔一個人」而感嘆「與其『拔一個人』不如『拔一條河』,請各界多重視台灣偏鄉與新移民」的談話就可以知道,這是一群良善的人民被政客把持的惡果。

「真正的幸福,不在於擁有了多少,而在於我們包容與尊重了多少」,誰對新移民公平、溫暖的看待,誰在尊重多元文化,希望首善之都的台北市能夠在聽到與看到我們在關懷新移民權益的問題時,能正視新移民家庭照顧與輔導的問題!包容新移民,這是身為台灣公民應有的素養!照顧新移民,這是身為政府公僕應有的職責!讓我們期待、更展望,我們接納新的家人一起為台灣打拼,為社會各族群共容共存而努力!

●作者何志偉,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現任民進黨中常委、台北市議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您的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