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話中尋找契機 2025年兩岸關係新探索

我們想讓你知道…對台灣而言,與鴿派學者保持對話,並不會失去主權立場。陸委會的開放態度與歡迎民間智庫學者進行交流的宣示,反而讓外界認為賴政府是可以在堅守台灣立場的同時,有能力以務實的態度處理未來的兩岸關係。

▲雙十國慶,總統賴清德致詞。(圖/記者林敬旻攝)

▲一些鴿派學者仍試圖主張以和平方式推動兩岸關係的改善,並希望透過經濟合作、觀光旅遊、文化交流等非政治性議題來減少敵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王宏仁/成大政治系教授、國策研究院執行長

中國學術界在習近平主政後呈現出明顯的鷹派導向,尤其是國際關係和兩岸政策領域的學者。他們多支持強硬手段,認為只有透過展示軍事與經濟實力,才能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與主權完整。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鴿派學者的觀點完全被排擠。在近期與中國學者的對話與交流中,可以發現一些鴿派學者仍試圖主張以和平方式推動兩岸關係的改善,並希望透過經濟合作、觀光旅遊、文化交流等非政治性議題來減少敵意。

鷹派與鴿派並存的中國學術圈

鷹派的強硬立場大多建立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之上,認為任何挑戰這一原則的行為都應以明確且迅速的反制措施回應。與此同時,鴿派學者則強調,僵化的對抗策略可能導致兩岸溝通的完全中斷,應該探索更靈活的策略,例如以「經濟先行」、「觀光先行」作為突破口。台灣方面可以做的是,如何在鷹派主導的氛圍中,利用鴿派學者的「和台」動機來重新恢復兩岸交流,但又可以保有對等的尊嚴。

美國因素 鴿派學者眼中的「契機」與「挑戰」

2024年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成為與中國學者在討論兩岸關係時繞不開的話題。鴿派學者認為,川普的「極限施壓」(例如對於各國,包括盟友,都提出加增關稅、提高軍費的施壓)提供兩岸合作的新契機。他們的邏輯在於,川普施壓政策是台灣和中國共同面臨的挑戰,而非僅僅是對中國全面施壓,這就替兩岸找到了合作的空間。

然而,這種觀點中是包含著過於理想化的成分。川普政府的不確定性、政策的短期性,的確「無差別式地」讓各國都承受一定的壓力,但是,川普和其團隊的「抗中」(甚至是「仇中」)特性可能使中國面臨更多挑戰。

過去川普在經濟、軍事領域對中國的壓力,以及對台灣的政策支持(如對台軍售),已經讓北京感受到強大的壓迫感。此外,川普的交易性格對兩岸的長期發展可能有負面影響,因為這會加劇台灣政府在對美政策上的「一邊倒」,進一步削弱中國在兩岸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川普的交易性格對兩岸的長期發展可能有負面影響,這會加劇台灣政府在對美政策上的「一邊倒」,進一步削弱中國在兩岸事務中的主導地位。(圖/路透)

▲▼中台關係,中國,台灣,軍演,兩岸。(圖/路透)

鴿派學者 對賴清德政府的觀察與盲點

中國學者普遍認為,賴清德總統在對華政策上的立場與蔡英文前總統相似,主要體現在「中華民國台灣」的表述上,這被視為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挑戰。鷹派學者特別關注賴清德總統是否會在台海議題上進一步挑釁,例如增加國際宣傳中台灣的國家主權形象,或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

然而,鴿派學者對賴清德總統的解讀則相對謹慎。他們指出,賴清德總統在多次重要談話中已經表達出一定程度的善意。例如,他在雙十國慶和元旦談話中,對中國的直接批評明顯減少,態度較就職時的「兩國論」有所緩和。

這些學者認為,北京應該以更開放的視角來評估台灣的政策動向,而不是單純以意識形態的框架套用,否則可能錯失重新建立對話的契機。

但是,鴿派學者往往也忽略的是,賴清德總統堅持的「維持現狀」政策,應被視為一種重要的善意表達。這意味著台灣政府並未尋求片面改變現狀,而是希望在穩定的基礎上探索兩岸的互動可能性。然而,由於中國內部的政治環境以及媒體的引導,這種善意並未被充分認可。

鴿派學者 建議的兩岸交流策略

鴿派學者試圖以實際行動為基礎推動兩岸交流。例如,他們主張可以恢復兩岸民間交流的重點領域,如觀光、學術合作、青年交流等,從而降低兩岸之間的緊張氛圍。他們認為,這種「做起來」的模式比直接進行官方政治對話更具可操作性,因為後者往往涉及到高度敏感的政治議題,如「九二共識」的承認問題。

鴿派學者常認為,應該鼓勵更多地方政府參與兩岸交流,例如上海可以作為試點,促進城市間的互動。然而,他們也強調,地方政府的權限有限,許多問題需要中央政府授權才能解決。甚至國安單位的介入,讓他們也束手無策。

鴿派學者的避重就輕

鴿派學者對於兩岸敏感議題的回應,有一種避重就輕的情況。例如,針對台灣學者到中國訪問時可能面臨的人身安全問題,他們將責任歸咎於地方單位的「自作主張」,而非中央政府的政策問題。這樣的說法雖然可以部分解釋問題,但無法真正消除外界的疑慮。

在軍事行動方面,即使鴿派學者也不得不替中國的演習行為找藉口,認為這是對台灣「挑釁」的必要回應。然而,鴿派學者適時地表示出他們與鷹派學者不同之處在於,頻繁的軍事演習不僅消耗巨大資源,還可能導致台灣民眾的心理麻木,從而削弱對台威懾效果,所以他們常建議政府不要將對台軍事行動常態化。

結論 賴總統可以打出一張兩岸關係的好牌

整體來說,近期與中國學者的交流過程中可以發現,雖然鷹派觀點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占據主導地位,但鴿派學者的「和台」主張為現階段兩岸關係的僵局提供了重要參考。

對台灣而言,與鴿派學者保持對話,並不會失去台灣的顏面和主權立場。相反地,陸委會的開放態度與歡迎民間智庫學者進行交流的宣示,反而讓外界認為賴政府是可以在堅守台灣立場的同時,有能力以務實的態度處理未來的兩岸關係。在國際格局持續變動的過程中,就等賴清德總統在兩岸關係中打出一張好牌。

▼陸委會的開放態度,反而讓外界認為賴政府是可以在堅守台灣立場的同時,有能力以務實的態度處理未來的兩岸關係。(圖/記者李毓康攝)

▲▼2024民進黨總統大選開票之夜,賴蕭配宣布勝選,賴清德發表演說。(圖/記者李毓康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熱門點閱》

►退化的命運? 從《百年孤寂》改編影集談起

►能源安全 將是「國家產業安全」關鍵之處

►談加州大火原因 先了解加州「太陽能規模」是全美第一!

►北檢辦柯案畫錯重點? 柯文哲下場其實是自己一手造成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