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迷走
哥倫比亞文豪馬奎斯的名著《百年孤寂》在台灣擁有不少讀者,我也是其中之一。大學時從《百年孤寂》進入,接著追其他的小說,更從報導文學作品《智利秘密行動》以及小說改編的電影開啟了我對拉丁美洲電影的興趣。然而,當改編《百年孤寂》的影集推出時,我卻不敢觀賞,因為對Netflix實在沒信心。直到有些國外值得信任的媒體給予高度肯定、同溫層多人叫好才改變心意。合計8集的第一季(預計拍攝16集)確實讓我滿意。
Netflix藉由優秀劇本 找回榮光
先說起初為何沒信心?作為知名度最高的影劇串流平台,Netflix確實推出過傑出的作品,著名導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 贏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黑白電影《羅馬》(Roma, 2018)就是著名的例子之一。然而該平台近年自製的影劇產品卻常令我失望,也早已引發批評。
評論者葉郎就介紹過「Netflix皮膚病」,攝影打光過度明亮、過度光滑、色彩飽和度低。最嚴重的「Netflix病」是合作導演曾揭露的「大數據編劇」。
於是常見到打鬥或笑點的出現、浪漫情節的穿插,女星露身材或性愛場面,不是太規律就是太刻意;過多的轉折,結尾要懸疑驚奇。為了保持觀眾注意力不墜,不會棄劇。結果導致好好的開場布局,卻演變出離譜的情節,整體劇情缺乏合理性,甚至角色人設走鐘。
包括2023年頗受歡迎的《暗夜情報員》(The Night Agent),以及2024年底由英國大明星擔綱、走蓋瑞奇(Guy Richie)式誇張搞笑風的《黑鴿》(Black Doves),多少都有這類毛病。相較之下《百年孤寂》成功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以尊重的態度改編經典原著。
去年上架的西班牙劇集《阿頌塔之死》(The Asuta Case),取材真實案件,且製作團隊成員先前拍過該案的紀錄片,是另一個戲劇表現傑出的成功的例子。這兩部影集都彰顯一個簡單的道理:優秀的劇本是成功的基礎。
《百年孤寂》導演之一洛培茲(Alex García López)在接受網路刊物《截止期限》(Deadline)訪談時提到,過去接到的拍片邀約,題材大多出自對拉丁美洲的刻板印象,如毒梟、獨裁者、非法移民等等,讓他興趣缺缺。
拍攝《百年孤寂》則讓他的拉美人身分「重新覺醒」,也讓他深感驕傲。洛培茲以《獵魔士》等影集知名、過去作品大多取材科幻漫畫,乍看似乎是執導《百年孤寂》的奇怪人選,但他在訪談時指出,拉丁美洲電影界大多從事小成本的創作,他則帶來大製作的經驗與能力。洛培茲和哥倫比亞女導演(Laura Mora)以及當地電影團隊,似乎構成了互補的優良組合。
尊重原著與維持哥倫比亞樣態 《百年孤寂》成功之因
Netflix顯然把這部影集當成擦亮招牌的企劃,根據CNN報導,不只接受馬奎茲後人的要求,全劇使用西班牙語在哥倫比亞拍攝,而且六百人左右的工作團隊大多是哥倫比亞人。此劇集一大貢獻正是把哥倫比亞優秀的演員和電影工作者介紹到國際舞台。
此外,製作團隊前後聘請了《羊男迷宮》與《羅馬》的美術設計卡巴萊羅(Eugenio Caballero)與芭芭拉.恩里克斯(Bárbara Enríquez),投下鉅資搭建虛構的馬康多村。
製作團隊費心考察哥倫比亞十九世紀建築、家具與器物的風格,搭建了三個不同時期的馬康多村。除了蒐羅古物家具店之外,也委託原住民部落製作服飾器物,並且精心打造劇中布恩迪亞上校手作的金魚飾物。巨大的投入帶來令人驚喜的成果,影集在哥倫比亞壯麗的自然景觀中拍攝,透過運鏡、場面調度和演員傑出的表現,巧妙營造原著的魔幻寫實景象。
偉大的作品在人生不同階段閱讀,會帶來不同的體驗。洛培茲提到他在青少年時初讀《百年孤寂》,有很多地方看不懂,等到二十多歲在荷蘭攻讀碩士時重讀,才體會到其深刻與美妙。馬奎斯在198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同年《百年孤寂》中譯本出版,掀起一股魔幻寫實風潮。
▼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80年代 台灣掀起馬奎茲旋風之因
如今回顧,當年馬奎斯之所以在台灣引發風潮,精彩的故事性(這點不同於許多二十世紀的現代文學經典),以及獨特的敘事風格是主因,但也和當時台灣的政治與文化狀態有所關聯。
馬奎茲力挺智利阿葉德社會主義政府、支持古巴卡斯楚政權,強烈反對皮諾契特與其他拉丁美洲右翼獨裁政權。這位作家有著鮮明的左翼立場。當時戒嚴下的台灣,國民黨政府向來和拉丁美洲某些右派軍事獨裁政府氣味相投十分友好。在台灣威權統治正在鬆動的社會氛圍中,馬奎茲奔放的文學創作風格與個人的反對色彩,往往能夠引起讀者微妙的共振。
《百年孤寂》 談的是拉美的家國歷史命運
《百年孤寂》描繪的家族興衰常被認為在描述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與命運。小說起點是兩個頻繁通婚的家族害怕這樣下去有天會生出有豬尾巴的小孩,而這也正是波恩迪亞家族衰亡的結局。這個楔子讓人聯想到左拉(Émile Zola, 1840-1902)的系列小說《盧貢-馬卡爾家族》(Les Rougon-Macquart),其中包括著名的《娜娜》(Nana)、《衣冠禽獸》(La Bête humaine)。貫穿這系列小說主題的也是遺傳與退化(degeneration),包括酗酒、瘋狂、縱慾、暴力及其惡果。
左拉給這系列小說的副標題是「第二帝國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和社會史」(Histoire naturelle et sociale d’une famille sous le Second Empire)。相較於達爾文的演化論,當時醫學與生物學也熱中研究人類在長期文明生活下出現的「退化」現象。左拉受此思潮啟發,效法偉大的法國生理學家伯納(Claude Bernard, 1813-1878)的方法,以小說的形式對法國社會進行科學描繪。
然而,小說畢竟不是醫學論文,在自然史的名義下,左拉寫的還是現代性進步光亮背面法國社會的黑暗與恐懼。
《百年孤寂》背景也設定在十九世紀,寫波恩迪亞家族的精力、勇氣、激情、執迷和慾望,最後結束於退化與消亡。在熱情澎湃、充滿肉感的筆觸下透露出深沉的悲情和無奈。常有論者宣稱《百年孤寂》寫的是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命運;但這部巨著究竟透露出怎樣的歷史觀與政治觀?顯然不是社會主義的進步史觀,也不是披上科學命定外衣的退化論。
馬康多或是某種無政府主義的理想
小說和影集都強調政治的虛無、徒勞與荒謬。保守黨腐敗濫權,但自由黨也好不到哪裡,兩者的鬥爭只帶來無謂的殺戮和同樣的暴虐。馬康多創建之初沒有政府、沒有選舉、沒有軍隊也沒有教會;人們公平共享陽光和水等自然資源和諧相處。隨著政府總督的出現,軍隊和稅賦也來了,隨之而來的教士則帶來宗教建制。於是衝突、剝削、戰爭和悲劇隨之而至。馬康多最初的美好大概接近某種無政府主義的理想吧。
我不知道第二季的改編是否能保持第一季的水準,獲得同樣的成功,畢竟虎頭蛇尾搞砸好劇是Netflix太常上演的劇碼,現在只能帶著不安與期望靜靜等待。隨著劇集播出,台灣有不少人提到,看過影集讓他們接著想要閱讀小說。
我也好奇在四十餘年後,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氛圍已經相當不同,影集的觀眾、首度或重新閱讀這部小說的讀者,現在又會有怎樣的感受與心得呢?
▼《百年孤寂》改編影集,Netflix劇照。(圖/翻攝Netflix)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百年孤寂》描繪的家族興衰常被認為在描述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與命運。好奇在四十餘年後,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氛圍已經相當不同,影集的觀眾、現在又會有怎樣的感受與心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