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任
連休了四天後天氣終於轉晴,還在睡夢中的我一大早分隊同仁就緊急來電:「小隊長!今天交通船有開,你要不要先搭這一班船回來,不然明天起好像風浪就變大了?」「恩~好!有需要我帶什麼回去嗎?」「就麻煩去領一下公文,還有幫忙買一點要吃的東西和生活必需品.... 」。匆匆的起了床,整理好行李,老婆說:「不是還有兩天假嗎?怎麼要回去上班了?」「對呀!因為今天才有船阿,得趕緊回去。」像趕場一般的採購後,拎著好幾箱的(生活必需品)早早的就到後船亭排隊,萬一客滿就麻煩了。
原本計畫好今天要和家人吃飯的,不過現在的我已經在上班的路途上了。「天氣還不錯!「雖然提早收假但心情頓時好了不少,至少不用忍受狂風巨浪的恐怖旅程。交通船小小的,大概四十人座,船上除了村民大部分都是在當地上班或工作的「外地人「,通常我都站在後甲板上一邊看著風景一邊顧好自己的行李,畢竟座位已被大家滿滿的貨物堆滿了。
約五十分鐘的船程,已經快到上班的小島了,趕緊打電話回單位:「我快到了!東西很多下來幫忙一下!」待船隻泊了港,替代役已經拉著隔壁借的手推車在碼頭邊等我了。先協助老弱的村民上岸,而我們和安檢的阿兵都會等到最後幫忙搬一整船的貨物,畢竟我們也算是社區內最年輕力壯的一群,滿船的貨物,有糧食、有瓦斯、有機車還有很多衛生紙類的生活必需品,每次卸船至少都要忙個將近一個小時,直到腰都挺不直了才有機會提起自己的東西。「小隊長!我先幫阿婆搬東西回去,你要不要先回去休息我等一下再來搬好了?」離島的替代役真是有夠辛苦的,得當義務勞工使用,而且手推車也是跟村民借的呀!
我盡可能提著能負擔的物品,慢慢的往分隊的駐地走去,其實離碼頭不遠,約莫一百多公尺的路,但卻是一個上坡接著一個上坡,到了分隊已經滿身大汗的癱坐在椅子上。從起床的那一刻起到回到分隊的這一刻都馬不停蹄著,不過一天裡面最累的工作也幾乎完成了。
說起上班的這個消防隊,其實不說大概也沒幾個人找得到,因為看起來就是一般的民宅,除了門口掛著一塊機關的銜牌。房子是跟村民租的,早期一樓的平房,三角形的屋頂由一根木頭的橫樑支撐著上面還鋪著磚瓦,有點破損,下雨時還得擔心屋頂漏水,一樓平面是五房二廳,隔間建築都沒變,正門內是大廳,說是大廳也僅有二三坪大,正中間的部分被一張傳統祭祀祖先的佛桌給占了大半,僅剩的空間勉強可放上兩張辦公桌,待在分隊的時間大部分在這裡度過,有客人來時就把倉庫的小椅子搬出來,推出泡茶桌,辦公室立即變成文康室,但頂多坐上五人就顯得擁擠。所謂的房也僅是一張床鋪大小,沒有空間放下桌椅,其中三房當成同仁寢室,床板還有點塌陷,二間用來當倉庫和檔案室。我們分隊沒有消防車也沒有救護車,倉庫裡的發電機和消防幫浦是這個島上唯一可以依靠的消防戰力,門口二年前分發的125機車還是全島最新的,也因此經常支援著其他機關。沒有廚房,所以我們都找其他單位一起合伙,浴廁在室外,經常得冒著風雨才能盥洗如廁,而且還得跟隔壁的屋主輪流使用。大家常自嘲在現代還有機會住到這種傳統建築算是很難得得體驗,住過一段時間後也大都能適應,不過這房子冬冷夏熱的特性,有時真的待不住只能找其他的地方躲去。
小島內平時僅剩不到二百居民,但有小學、有衛生室、有派出所、有岸巡隊還有消防人員,光外地來上班的公務人員就將近占了二、三十名,平時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但發生緊急事故時所有機關都會一起來幫忙。老邁的村民平時捕魚維生,年輕人大都不在了。這並不是一個常有觀光客拜訪的島,因為交通的不便,一周僅有兩班交通船,來訪的釣客通常都必須自己雇船,而且一住就是好幾天,算是遠離塵囂回到大自然的好地方。就算是在地人的我在分發來這裡之前我也未曾踏過這片土地,屏除生活環境不說,這裡還真是一個好美的地方,勤餘的時候我經常一個人帶著相機到處探險,天熱的時候就泡在湛藍清澈的海水,不用游多遠就可以看到美麗的珊瑚礁生態,有時就跑上島上最高的燈塔旁,從制高點俯視著一望無際的大海,永無止境的藍,鄰近的小島上有海鳥聚集,這樣的環境可以讓人忘了所有煩人的事情,想想:「人少的地方也不是一件壞事」。
上班的時候,早上一樣是七點半就起床了,將廳舍打掃一番,消防機械發動保養,填好勤務簿冊等著八點準時的無線電通話測試,有時天氣真的太冷就會去睡個回籠覺,這裡平時雖沒有上級單位來督導但大家誰也不敢亂跑,因為我們一天只剩兩個人上班,一旦有工作誰也無法獨自應付。平常幾乎是很少有緊急勤務的,而且我們都會利用機會完成規定要求的相關工作,有時候因為天候可能會一連上班十幾天,而這段時間大家都必須要尋找自己的方式度過漫長的時光,有人喜歡釣魚、有人愛喝茶聊天、有人打線上遊戲來消磨,我則是會撿撿貝殼,慢慢的變成了習慣性的收藏。
平時較常見的緊急案件就是村民的急症後送,這裡僅有簡單的醫療設備,村民若發生嚴重需緊急送醫的狀況常必須搭乘直升機載送到台灣本島的醫療機構,協助患者搭機就變成我們最主要的工作,島上沒有救護車,路途近的就勉強用長背板一路搬到停機坪,路程遠一點的可能就必須動用到島上的垃圾車來搬運病人,不只是病人,連島上發生火警時相關的消防器材也都得靠垃圾車來搬運,還好島上居民大家都很幫忙,每每有發生緊急狀況大家都能一起動員。
還記得有一次島上後山發生嚴重的燒草火警,火勢一時無法控制而延燒到社區來,在社區的廣播下所有能動員的都一起來幫忙了,因為沒有消防車所以村民和各機關的伙伴只能排成一列一桶接著一桶的提水滅火,體力好的年輕人領著我們發的火把穿著拖鞋就跑到火堆裡打火,然後被嗆得七葷八素的,我們消防隊則是用盡全力的搬著抽水幫浦,試圖利用村民使用的地下水井抽水滅火,行動不便的大嬸騎著摩托車載著涼水發送給救災的大家....,這一場火燒了兩天,還好沒有潑及到民宅,這一切過程看在我眼中真是無比的感動,我由衷的跟大家道謝,感謝大家的幫忙,反而是村長、社區代表們體恤我們的辛苦邀請我們晚上一起聚會,沒有指責,只有感激,這是我在離島消防最大的感動。
總會有熱心的村民平常都會來消防隊裡跟我們噓寒問暖,生活上的不便也都能得到協助,我知道其實我們平時做的消防工作並不符合所領到的薪資,但我們能做的並不只有那麼少,只要有要求我就會幫忙社區洗水塔、抽水井、清道路、寫信、搬東西,這些工作都不需要寫在消防勤務的規定裡。
在這裡大家都彼此認識,下午沿著碼頭跑步的時候一路上都有人跟我打招呼,來這裡一年多反而比在其他地方培養出更多的友誼,調回本島後每每聽到無線電有當地後送上來的病人我都會主動去支援救護車接送勤務,關心一下到底是哪一位鄉親發生了什麼事?就像關心家人一樣。
這是我之前所經歷過的某個離島的消防生活,雖然已經離開那裡了但現在又在另一個島上服務而且故事還在繼續,雖然對身邊同為在離島服務的公務員而言這可能都是很熟悉的經歷,但對其他大部分的朋友來說,恐怕是很難以想像的環境。
我想,就算在一樣的台灣,並不是大家生活都在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消防勤務也不該都是同一個標準,該問自己怎麼做才是有幫助的,而不是單方面注重的那些繁文縟節。
●作者阿任,澎湖,消防員,原刊阿任的想像天地,也歡迎網友加入。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