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錯誤醫療觀念/快吐血「醫學謬論」,卻充斥台灣媒體

▲國健署曾指出,台灣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人數達到6成。(圖/資料照/記者翁嬿婷攝)

作者黃峻偉/雲林土庫台全診所醫師

今天偶然間看到一個自稱是心理師,卻出來提倡健康飲食的網站(Sara的食食課課),裡面錯誤的資料一堆。但是這樣的人卻上媒體訪問,開營養課程賺錢。這真的會讓專業人員很吐血,我們辛苦學專業知識,被健保折磨,還要承受病人壓力。而這種人嘴巴隨便講講,就可以賺大錢。因為他的文章錯誤地方實在太多,拿我專業的糖尿病領域來說就好,錯的地方就一堆:

糖尿病並不是單一的疾病,他是一大群會造成高血糖的問題所造成的疾病的總和,包括了胰臟切除,慢性胰臟炎,免疫性糖尿病,以及最多人得到的第二型糖尿病,所以糖尿病的原因並不是只有胰島素或少,也不是只有阻抗性問題。 以最多人得到的第二型糖尿病,Ralph A. DeFronzo大師,在2013年的Diabetes care期刊上整理了目前最新的研究,提出八大致病機轉:

1. 胰島素分泌減少

2. 腸泌素效果減少

3. 脂解作用增加

4. 腎臟葡萄糖再吸收機轉增加

5. 神經傳導物質異常

6. 肝臟葡萄糖新生增加

7. 昇醣素分泌增加

8. 葡萄糖的吸收減少(也就是胰島素阻抗性增加)

DeFronzo大師在提出這八大機轉時,總共引用了192篇論文研究作為理論的基礎。也就是說,他提出的每個機轉,都有扎實的研究基礎作為理論基礎。 而這位Sara在提出他的理論機轉,研究論文在哪?有什麼研究可以證明他的理論呢?答案是,沒有,就是他文字打一打而已,沒有理論基礎。

而這篇文章中,錯誤的地方真的是罄竹難書,包括高血壓的部分,和缺水根本沒關係;大腸癌的部分,腸胃道內根本沒真菌;胃酸逆流那段,腸病毒根本和胃酸沒有直接關聯;骨質疏鬆的理論也是錯的,胖子不容易有骨質疏鬆;膽固醇那段,血液的酸鹼度一直都是維持在7.35~7.45,根本沒有變酸的問題.....(後面還有一大段可以批評)而好笑的是,這種人的文章往往廣為流傳,粉絲團還有萬人按讚。而真正嚴謹的研究和理論,民眾卻不相信。

▼黃峻偉醫師認為錯誤的醫療言論,不該誤導民眾。(圖/翻攝自小黃醫師的隨手筆記)

●作者黃峻偉,雲林土庫台全診所醫師,曾任嘉義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已獲本人授權同意全文刊登。原文刊載於小黃醫師的隨手筆記。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