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福隆/剖析「馬習會」

文/丘福隆

在兩岸人民高度關注與國際媒體聚焦下,海峽兩岸政治最高領導人在新加坡初次會晤。挾帶著兩岸人民的和平善意與各自的政治包袱,馬英九與習近平兩人各有所需各取所求。

會面時五分鐘的前言,習近平言簡意賅情以動之,有高度有內容,跳出大陸傳統官僚的宣示方式,頗能振人心絃,充份展示出文膽智庫團隊的創新文采與現代化格局。馬英九的前言則落入台灣政壇的微觀俗套,以宣揚政績與闡述立場為主軸,過於憂讒畏譏與討好政敵,無法發光發熱。

閉門會晤後的國際記者招待會則驚異之勢反轉。大陸國臺辦主任以僵硬制式的語言宣讀政策主張,旨在劃下今後兩岸協商的紅線,也同時安撫大陸的強硬反對派。相反地,馬英九以從容愉悅的情態藉記者招待會大展所長。流暢自信的回答方式為台灣與自我加分。因此有國際媒體報導,馬英九的表現與作為讓大陸看到「國際記者招待會典型的方式與內容」。

晚宴後馬英九以微醺之態面對記者,彷彿回到當年馬市長前呼後擁的熱烈競選場景,放開格局的言行,為政敵們提供了廣大的題材,招引出大量無謂的攻擊。幸好國內饒舌不涉兩岸協商,不受國際媒體關注。另方面,撤飛彈議題亦難以引起國際討論,因為飛彈是武器,沒有「人為指令」不會自飛自爆,所以武器管控務必仰賴政治協商,人盡皆知。怎奈部份國內政客與媒體自愚愚人,著迷於馬政府不能對「大陸飛彈未撤議題」提出有效辯駁而攻馬不疲。

關於馬習會成行的原因,眾議紛紜各有所見。基本上這是大陸當政團隊考量「政經效應與時效利益最大化」所下的決策。因此,大陸當局對馬習會確有所求,若台灣當局能洞此先機,當能更有所獲。



十一月七日「紐約時報」以將近全頁篇幅,專文探討馬習會成因。記者們收集轉述各方評論看法,以不抒己見的態度,忠實報導研究結果。該文結論大致為「錢買不到愛,大陸對台讓利以示善意的方法成效不彰;以經濟手段追求政治目的的單一策略適得其反;馬習會為無奈中求變求通之舉」。顯然,此一客觀分析已指出馬習會成因的部份關鍵因素,也同時支持「領導人會面常態化是大陸當局可以接受的兩岸協商方式之一」的推測。

「中華民國存在」是舉世皆知的事實,何須復誦?「怕被矮化」是北韓人專屬的心魔,凡我國人不應存有此念。「存異求同」是促使協商成功的必要條件,只有政敵才會在協商成功之後,還拼命在「存異部份」尋找攻擊藉口。

誠然,「馬習初會」只是楔子,如今已安然結束,而我國又已獲得國際媒體爆量的關注,確實是足以慶幸的成就。至於它是否能夠繼往開來又闢新機,仍待兩岸雙方後續更多的努力。

●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