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台鐵5號倉庫的外貌 。(圖/翻攝自googlemap)
桃園屬於一個年輕的城市,適合成為年輕人進行創作、實驗、發展的起步點,而且桃園目前也有許多的新興空間可以利用,包含桃園區復興路上的舊桃園分局、桃園火車站旁的臺鐵7號倉庫等等,只可惜這些空間被規畫成為新住民會館或是交通願景館,但桃園不缺的,就是這些所謂的會館或者願景館,所欠缺的反而是文化部近兩年一直在提的文化實驗基地。
在中央,有空總文化實驗基地,那在地方呢?臺北唯一的可以進行文化實驗的數位藝術中心被迫關閉,那桃園呢?雖然設立青年事務局,設立安東、新明青創基地,但跟文化不是很有關,但是反觀桃園藝文陣線這個在地耕耘的年輕藝文團體,用自己的力量承租下中壢火車站旁的臺鐵5號倉庫,並計畫將這個倉庫打造成為未來桃園的文化實驗室。
桃園擁有桃園展演中心和中壢藝術館這兩座大型的藝文場館,但是對於小型的藝文場所卻是非常缺乏的,當市府堅持於計畫建設大型美術館、大型市立總圖書館的時候,我卻認為應該要多多開發小型藝文空間,上述提到的臺鐵5號倉庫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例子,5號倉庫的大小,剛好適合成為小型藝文空間。
在桃園藝文陣線的規劃中,他們希望這個空間可以做多元的利用,包含了進行展覽、劇場演出等等,並利用這個空間進行更多的實驗性創作。而除了桃園和中壢火車站之外,目前楊梅富岡火車站其實也還有未拆的臺鐵舊倉庫,也正適合來做為小型藝文空間或文化實驗基地的使用,但是市府過於專注大型建設的開發,卻忽略了並非每個年輕人、團體都能承租得起這些高級的場域。
因此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人都承租得起的小型藝文空間,又剛好在火車站的旁邊,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交通、觀眾這些場館的基本常遇問題就很輕鬆地被淡化,從而可以將精力放在藝文推廣及創新的實驗創作,再加上原有中央大學的黑盒子劇場,以及未來有可能成為實驗劇場的桃園農會穀倉,桃園至少就有5個讓青年進行藝文創新、實驗的基地,未來我若是能夠當選桃園市長,也會藉由軌道將這些實驗基地串連起來,發展成為桃園的文化特色,也讓桃園成為年輕人創作第一哩路的重要起點。
好文推薦
●陳學聖,立法委員;莊育修:委員助理。陳學聖曾修訂文化資產保護法、博物館法、電影法、水下資產保護法等,對環境保護不遺餘力,並關注動物保育議題,致力於臺灣土地上文化歷史保存與自然環境永續發展的關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