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榮/匿名高官投書《紐時》反川普的藏鏡人是誰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

▲《紐時》刊出美國政府高官匿名投書,川普暴怒。(圖/路透)

9月5日,《紐約時報》罕見的刊出了一篇批評川普的匿名投書,《我是川普政府中的一名抵抗者》(I Am Part of the Resistance Inside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吹皺了美國政治一池春水。大家都在猜這個匿名者究竟是誰,各個高官也忙著紛紛自清,表示自己絕對不是投書人。川普自己更是氣得七竅生煙,要求司法部介入調查,非得查個水落石出揪出此人不可。

這些熱鬧背後,到底凸顯了哪些問題,又有什麼值得我們觀察或借鏡的?

投書人挨批公然羞辱長官不道德,但並未違法

就事件本身來說,白宮幕僚私下表示,可能大費周章之後根本查不出是誰。也有官員表示,投書者的行為是不道德的,因為有話可以直接跟川普說,為何要投書羞辱長官?但是不道德歸不道德,投書行為卻沒有違法。司法部也持同樣看法,表示還找不到投書者違反了哪一條法律。所以川普的法律顧問就勸他不如大氣一點不要追究了,否則大家都下不了台。然而就算川普不追究,猜謎的遊戲還是會進行下去,各種陰謀論的耳語也還是會不斷出現。

可是我們更關心的是投書者到底寫了什麼,又透露出什麼領導統御與美國政治上的問題?

首先,投書者也承認川普有些政策是成功的,比如確實有效的放寬監管、歷史性的稅改、更強大的軍隊等等。美國在川普的領導下,變得更安全也更繁榮。

「背棄美國傳統道德」─缺乏指導原則,導致政策髮夾彎

既然政策成功,為什麼還要批川普?作者表示為了要對國家負責,為了要維護民主制度。他指出川普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道德原則。他批評川普背棄了美國傳統的道德:和獨裁者相善,卻與傳統的盟邦漸行漸遠;打著共和黨的旗幟,卻批評共和黨的理念。在沒有道德的自我要求,以及沒有道德規範作指導原則的情況下,川普的政策常隨性改變,不但充滿權謀的斧鑿之痕,也讓追隨者無所適從。美國歷史學家柏恩斯(James M. Burns)說:「如果沒有了道德,領導就只剩下管理,政治也只剩下操弄的技巧而已。」川普應該就是這種情況,但這難道不也值得其他國家領導人警惕?

川普的決策風格更是令人挫折。作者指出,「與川普的碰面常常會離題偏軌,他會不斷咆哮,他的衝動往往會導致考慮不周、信息不全,有時還頗為魯莽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必須被撤回」。而如果就這樣坐視川普做出這些事而沒有任何行動,那「我們將與他一起淪喪,讓我們的話語被剝去文明的外衣」。

美國政府內有反對力量,阻止川普「將國家帶向沉淪」

所以投書者說他們就在川普政府裡面形成反對力量,以阻止川普繼續把國家帶向沉淪。投書者表示現在美國是「雙軌總統」(two-track presidency),也就是川普宣布的政策,如果官僚覺得背離美國的價值,在執行的時候會設法想辦法扳回一點,以減少傷害,或根本設法阻止川普推動這個政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和俄國的關係。川普一直想改善美國與俄國的關係,但卻不斷遭到幕僚與國安官員的反對。從通俄門的調查開始,對俄政策就像陷在泥淖之中,任憑川普怎麼努力,這頁就一直翻不過去。過去川普就抱怨團隊內部有人掣肘,現在這個投書證實了川普的抱怨其來有自。

從川普的角度來看,這些反抗者是陽奉陰違、扯後腿,所以揚言不再讓這些人參與高層會議。但從反抗者的角度來看,他們表示自己不是有些人所說的深層國家deep state,而是穩定的國家steady state。也就是在川普代表的表層國家下面,有一個減少傷害的避震器幫忙穩住大局,保住美國的價值與傳統盟邦,然後靜待川普的任期結束。

制衡不再是三權分立,深層力量牽制上層領導

對研究美國政治的人,這個現象是很值得研究的。我們常認為美國是三權分立下的制衡,現在看到更是表層和深層或穩定國家之間的較勁。如果這個穩定國家的勢力龐大,川普將發現國家發展方向不是他和他的推特所能主導,難怪他會為此暴跳如雷。

對研究領導統御的人來說,這更是很好的個案:為什麼會讓一股深層力量,牽制了上層的領導?為什麼不能做到孫子兵法所說的「上下同欲」?不能以德服眾的領導人,在屬下的眼裡到底還剩下什麼?

可是這股反抗的力量有多大?出了白宮的大門後,在民間有多少迴響?由川普的高民調來看,好像老百姓對反抗者的憂心並沒有感覺。有共和黨的參議員就表示,他們了解投書者所看到的問題,但他們更關心政策的「結果」。川普的政策是有效果的,這是匿名投書者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老百姓對此埋單,國會議員也只有接受川普的政策議程。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共和黨議員沒有群起反川普的原因。

會否掀起反川普聲浪?11月期中選舉成關鍵

於是11月美國期中選舉的結果就成為關鍵。如果期中選舉共和黨挫敗,所有過去自我壓抑的反川普聲音就會冒出來,美國的政治圖像也將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共和黨還是贏了,那我們就要重新觀察美國這個國家的走向,同時深思為什麼菁英分子的關切與草根階級的需要總有那麼大的差距。

過去英國脫歐公投時,很多人都預測公投不會過,結果過了;美國總統選舉時,很多人都預測川普不會當選,結果川普當選了。是這些預測的菁英分子太過一廂情願,還是社會變化太快,分析的方法與架構來不及跟上?對學者來講,美國11月的期中選舉更是很好的研究個案。

好文推薦

劉必榮/外交與兩岸關係 都必須重開機了

【里拉暴跌】劉必榮/土耳其與川普的衝突

劉必榮/「巴基斯坦川普」上台 牽動美中巴政治新局

劉必榮/美俄峰會能改變國際秩序嗎?

劉必榮/朝鮮新經濟圈形成 川金還有一、二會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擅長國際政治、國際衝突、談判理論,經營《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臉書粉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劉必榮專欄

劉必榮專欄 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擅長國際政治、國際衝突、談判理論,經營「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粉絲團。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