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示意圖,人物與內文情節無關。(圖/視覺中國)
●織田紀香,台灣跨性別實業家,人氣數位行銷講師。
有天副總開口跟我商量,請我在過去熟悉的設計圈裡,找一位設計網站視覺的人進來幫忙。我好奇反問:「為何不透過人力銀行找人呢?」副總無奈回我:「人資部門找了很長一段時間,始終找不到適合人選。」身為整合行銷事業部經理的我,立即答應副總請求,隨即在不同社群媒體上發佈徵人消息。收到的履歷很多,但不少人的經驗與作品無法滿足副總的要求,於是我繼續在朋友圈裡四處探訪。
後來,經歷好幾輪篩選,挑了幾位網友的作品出來給副總,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並審視那些作品,都不是太滿意,副總跑來討論:「我覺得這些人好像都不大行,設計風格不符合我們期望的方向,但這樣一直找不到人也不是辦法,公司還有很多專案要做,甚至我們要更新整個服務上線,不決定個人來做,事情會堆積的越來越多,造成更多案子延誤無法進行。」
「不確定行不行,反正先試試看」
我認同副總說法,就手上的候選人而言,並非是對公司最佳選擇,但再不找到人進來執行專案,可能會影響客戶對我們的觀感。我們兩個人討論許久,最後在各種主觀意識妥協之下,副總說:「我真的不確定這個人行不行,但看起來他是所有候選人之中,相對比較好的,能不能再請他針對我們要做的某個案子,提設計概念與想法,試著從溝通能力及配合態度來判斷能否合作。」
我將副總的需求轉達給對方知道,對方知悉後也願意配合,並針對該案給了一些建議。副總聽了後,請我到他辦公室去討論。他說:「這人的溝通能力普通,態度感覺有些消極被動,對於案子分析後提出來的創意不大夠,設計能力算是還好,如果要跟他合作,可能我們都會很吃力,你怎麼看?」我想了想,還是就現實面跟副總談。
我說:「除非我們願意外包現有的案子,可是其他部門同仁不大願意,再加上成本考量,外包可能性不高,內部聘僱專人來做會是較為理想的選擇。現況是各項目堆積如山,再不解決瓶頸,問題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好不容易找到人,卻被嫌不專業又難溝通
副總:「所以你願意將就、妥協採用這個人,作為未來合作的對象嗎?即使她專業能力不足、溝通能力不佳?」我皺了皺眉頭,回他:「我沒有這麼決定,而是分析現況,我認為事情沒人做導致很多進度卡住。這人是所有人選中,少數我們能談到這階段的,其他人通常在作品階段就被篩掉。」
副總聽了後,嘆了口氣:「我們就姑且一試吧,你說的也對,我們現在需要盡快把落後進度跟上,不能一直在招募設計師上打轉。」這一個決定,種下許多我們早就知道會發生的苦果。 設計師正式進入公司後,因為她的設計風格本來就不符合公司期望,因此在她屢次提出幾版不同的設計後,遭逢其他部門質疑。
業務部:「這設計風格太過不協調,配色不佳,可能到客戶端去提案會被否定,最好先做足心理準備。」企劃部:「她設計出來的版面能呈現資訊有限,跟她協調過版面需求,但她堅持設計有精心思考過內容展示的布局,要我們反過頭來想如何精簡。此舉,有很高機率會造成客戶反彈。」一下子兩個部門反彈,我跟副總討論,他說:「這是預期中的事,先給她一段時間適應吧,看看接下來會不會漸入佳境。」
時間一天一天過,她的設計風格始終無法滿足各部門期望,再加上不擅長溝通,常把同事們惹毛,可大家為了維繫公司和諧,也就不特別跟她起衝突,只是將不滿悶在心中。
直到有一天,副總跑來問我:「她現在不只設計風格問題,做事速度似乎也沒辦法跟上,專案部門跟她溝通過很多次,但她總是打馬虎眼,我認為該是好好跟她說清楚,不然她無法替公司帶來貢獻,還可能影響各專案的進度,與我們當初預期要解決的狀況完全顛倒。」身為該事業部經理,副總示意要我想想辦法。
「給你面子才進這公司,現在竟挑剔」
某天一早,我約了她到會議室裡,想要跟她打開天窗說亮話,但正式開會前,我打了退堂鼓,考量到話說得太直白,萬一她一氣之下離去,歷經數週的成果會像泡沫般消失。
我說:「妳最近提交的幾版設計,好像要滿足客戶需再多花點心思,能不能請妳多考慮看看能怎麼做?」她瞬間反應好大,一下子就跳起來捍衛自己:「你們很不尊重專業!我是做設計,不是來這幹美工,既然選擇找我來做,理當要能接受我的設計風格,怎麼會要求我配合你們?」
她暴跳如雷,非常生氣指責我:「當初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我才進這公司,要請我去的公司大有人在,還不是你苦口婆心跟我談,我才想說進來這裡跟你合作。現在反倒挑起我哪邊不好,嘴巴說一套做一套是吧?」
我被她的反應嚇到,趕緊安撫:「話不是這樣說,我只是希望妳在這可以做得更開心,不要提出來的東西被人反覆指教、批評,最好一次就可以讓大家接受不是更好嗎?」她嗆了一句:「有能力就你來做啊,靠張嘴很行嘛。」
我想或許跟她把話說明白的意義不大了,就她當下反應來看,話一說明白肯定轉頭就離開公司,丟個爛攤子給我們。
權衡現狀之下,我決定安撫她的情緒,我對她說:「沒關係,那妳先維持既有設計,我絕對尊重設計師創作精神與靈魂,不影響妳為前提,我再去跟其他部門溝通。」她很不滿意地離開會議室,我則是找了其他部門同事開會。
各部門紛紛提出負面意見,甚至語帶威脅對我說:「如果你要這麼處理,客戶抱怨就由你去面對,我才不想當你的擋箭牌,你要保她就負起責任,自己去扛客戶端的不滿。」
擔保人才進公司,反而成為箭靶
果不其然,客戶退件再加上內部同仁不願意力挺,我成了箭靶。設計師也把氣出在我頭上,怪罪我沒能幫她跟各部門協調,甚至其他部門的配合方式也讓她不解,好像大家都不專業,她來這公司彷彿是被我騙了一般。
副總找我再談:「你知道她跑來跟我說什麼嗎?」我搖了搖頭。副總說:「她跟我講你什麼都沒做好,該給的企劃沒給、該跟客戶溝通的沒說、該跟專案講好的進度沒做,然後無端挑剔她的工作,讓她很難堪。」
當下我眼眶泛紅,心裡好難受、好難受。我為她的工作擔保,卻換來如此不堪說法。副總說:「我完全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但我跟你講的原因是沒有人要跟她說實話,大家都不想得罪對方,用私底下抵制的方式,反倒令原先要做的工作變得更加緩慢。另外,她的薪水不低,要是繼續這樣下去,我們光是內耗就不用服務客戶了。」我反問副總:「為何你不跟她講白?」副總面帶不悅回我:「你是事業部經理,負責跨部門協調與整合,她是工作項目中的其一資源與解決方案,你本當善加利用解決眼下問題不是嗎?」
每人心中職務內容定義不同,溝通不良產生誤解
被質疑之後,心中委屈不知向何處傾吐。我這次下定決心要跟她攤牌,再一次請她到會議室,一開口就說:「妳知道現有工作狀況不是很理想吧?」她還沒聽我講完,立刻插話:「還不就是你從中作梗。」聽她這麼說頓時傻住,我接著說:「團隊講求彼此合作,公司以營利為目的,要做的就是滿足客戶需求,妳的責任是配合團隊做出客戶要的東西,沒別的。」她竟然回我:「那你當初就跟我講白了嘛,說你想請個美工來公司,而不是設計師就好了啊,這樣我也會很白的拒絕你,何必來這邊委屈你我呢?」
我忍著脾氣,試圖跟她說道理:「我不想跟妳討論職務名詞定義的問題,只想問妳要不要、願不願意配合其他部門提出的要求,試著跟大家更進一步合作?」她斬釘截鐵回我:「你們做好自己的工作再來跟我說,其他事情我自己會看著辦。」她毫不客氣起身離開會議室。
主管、同儕、當事人都不滿,最後不歡而散
之後,各部門同仁不停向我施壓、抱怨,要我解決她的問題,不然其他單位也將會有人要離開。我再次找副總談,試著想分散眼下壓力。我:「看來我們不得不跟她把醜話講白了。」副總:「我也有責任,當初我的直覺是不要請她進來,不論當初現況怎麼樣,事情發生了想辦法處理吧。」
我正經八百地以事業部經理的身分跟她說:「我們合作到今天為止吧。辛苦妳這段時間的付出,謝謝妳願意來到這間小公司。」她回我:「自己能力不足就想開除別人喔?出一張嘴巴要人來要人走,還虧你做到經理。」我:「謝謝妳的指教,我們有太多不足需要改進。」她:「現在說這太晚了啦,公司有你們這些人在,遲早會失敗,不用你說我也早就想走了,在這浪費幾個月的生命,太可笑了。只會挑剔別人做得不好,都不檢討自己能力與工作。」我:「再次謝謝妳,祝福妳下一份工作會更好。」她輕藐回:「不用了啦,你們沒能力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相信直覺不輕易妥協,避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從她到職至離職,約莫三個月,僅完成一個活動設計的版面,佔整體進度不到10%,可付出代價卻是所有部門、所有同仁,在對人、對事的溝通上,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衝擊,進而影響彼此原有的節奏與步調,把整間公司搞得烏煙瘴氣。
副總跟我分享:「有時候,如果我們用人產生質疑時,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輕易妥協與將就,嚴格遵守自身準則,哪怕這過程要付出時間成本,也不會遇到像是今天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狀況。我當初有疑慮時,沒有堅持,我有錯在先。」
我大嘆一口氣:「我也犯下許多錯,特別在工作上的溝通,考量太多現實面,沒有把對的話說出口,只想要現況和諧,而沒有將事情處理到位。如果當初一開始就把話說明白,盡快終止合作關係,至少不用耗掉多餘時間,令內部許多人跟著煎熬。」
副總:「經營公司或部門都相同,沒有時間讓管理者鄉愿,專業不足可以後天培養,可是態度與溝通能力不佳,即使會造成衝突,也只能當下立刻處置。你也好、她也好,想要大家都好的代價,就是自己過得最不好。」
本文轉載自織田紀香臉書粉絲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