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李茂/全球的經濟報復

▲美國總統川普。筆者認為,美中貿易戰台灣應該要小心,避免池魚之殃。(圖/路透社)

●李茂/財政部關稅總局(現改為關務署)總局長、致理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中美兩強貿易戰爭擴大為全球貿易戰爭,這埸貿易戰爭實際上打的是科技戰爭、製造業的戰爭。台灣夾在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政府與企業宜審慎因應變局,避免遭到池魚之殃。

迎合白人藍領訴求 川普崛起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以非典型領導與強勢多變的作風,其目的是要留下可能出走的製造業,並把已經出走的吸引回來,帶動投資、經濟和就業,實現「讓美國再次強大的」美夢,是以推出下列經貿政策:

一、減稅:個人所得稅級距從七級簡化為三級(稅率從39.6%降為33%),企業稅從35%降至15%。

二、放寬法規限制:廢除或修改「陶德-法蘭克華爾街改造與消費者保護法案」。

三、大規模政府支出:擴大基礎建設支出。

四、大擧驅逐移民:美墨邊界築牆,防堵墨西哥人非法入境,並嚴禁穆斯林七國與難民入境。

五、貿易保護政策:一切圍繞著「美國優先」,對外貿易政策由「自由貿易」轉向「公平貿易」,川普對中國不斷嚷嚷著兩件事,第一件事「宣布中國為滙率操縱國」,第二件事「對美從中國進口的所有產品,徵收45%的關稅」。

六、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未來可能需與美國有貿易逆差國家如中國、日本、墨西哥、德國、越南、南韓、加拿大、台灣、俄國斯、英國等十國,重新談判雙邊貿易協定。川普希望一次與一個國家進行雙邊協定。

七、川普高喊製造業回流美國,推特威脅、會面利誘。

八、加強對外國投資的篩選,並限別來自「指定國家」的理工學生簽證以避免「經濟盜竊」,以捍衛「國家安全創新基地」。

掀起中美貿易戰爭之原因

中國崛起,成為世界製造工廠,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擔心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霸權。

中國是美國的第一大進口國,佔進口總量21.5%,商品低價銷售美國市埸,奪取美國就業市埸,是美國失業升高的禍手。

中國對美國有鉅額貿易順差,它是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中國國有企於世界各國大舉進行拼購並握有一兆多美元美國公債。

美國在亞洲影響力位移,亞洲各國向中國市埸靠攏。

美國認為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人民幣過去兩年對美貶值了12%,提升出口競爭力,造成美國商品無法公平競爭。

高端技術製造業方面,美國全球市占率29%,中國以27%緊追在後,美國無法容忍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強迫技術移轉等手段取得領先。又美國「緊急權力法」限制中國投資美國高科技企業及擴大限制技術出口至中國,其目標是阻撓「中國製造2025」計晝,由於這計盡目標是力拼在資訊科技、航太電動車與生技產業領域成為全球龍頭。

中國承諾將在外國市埸投資超過一兆美元「一帶一路」,規模終將遠超越馬歇爾計劃,恐威脅美國在歐亞強權地位。
中國會利用商業,來對抗它的敵人,例如,最近賓士就因為在網路上引用達賴喇嘛的言詞,被迫發表卑下的道歉。它也會因為企業母國政府的行為懲罰企業。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上升之際,這類壓力可能也會隨之上升,另這種商業上的「銳實力」,可與軍力帶來的硬實力互補。美國擔心中國軍事行為將其趕出東亞的區域強權。

美國要如何對付中國?

動用一九六二年「貿易擴張法」二三二條款,只要美國商務部發現中國出口涉有國安風險證據,川普總統無須經國會批准就能調整進口。

川普總統依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三0一條款,去年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萊席爾,針對中國是否傷害美國智慧財產權、創新和科技發展啓動三0一調查;調查結果讓美國可以對中國三四0億美元產品課徵25%關稅,並於七月六日生效。另二星期後再增加一六0億美元產品,若中國報復再加碼至五千億美元以上。

川普試圖透過課徵關稅,削減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逆差,宣布進口鋼鐵製品課徵25%的關稅、鋁製品課徵10%的關稅。川普最終目的是希望降低美國的貿易逆差,去年美國逆差達五六八0億美元,佔GDP二.九%,他最頭痛的是美中之間三七五0億美元,希望能削減一千億美元。

祭出口禁令;美國商務部因中國中興通訊違反制裁伊朗和北韓的和解協議,對中興下達七年的出口禁令,禁止美國企業七年內向中國國有科技巨頭中興電信設備商出售任何硬體零組件和軟體。中興產品有八到九成仰賴美國,尤其七成智慧手機裡,都用高通晶片,它是唯一打入美國市埸的中國手機業者,半數手機都賣到美國,在美國是第四大智慧型手機業者,市佔率一二%。

透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加強審核外國企業的併購和投資是否造成國安風險;美國國會正審議擴大CFIUS職權的法案,將使該機構對外資收購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少數股權,以及成立合資企業涉及智慧財產權的交易案可加強審核。

美國商務部國家電信暨資訊管理局(NITA)建議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否決中國國營的中國移動在二0一一年申請,提供美國及外國之間國際語音通信的服務,認定將會構成國安風險。

美國對付中國,中國如何接招?

對自美國進口五四五項高價值產品包括汽車(休旅車和電動車)、農產品(如黃豆、牛肉、豬肉、海鮮)、原油等課徵25%的關稅,報復支持川普的德州、愛荷華州等農業州選民。另對豬20%的關稅。

中國目前持有一兆美元美國國債,是僅次日本的美國大債主,只要透過拋售美債,就能讓美元遭受打擊,但恐引發人民幣特續貶值和資金加速出走的壓力。

中國當局可能命令中國航空公司改向波音公司對手法國空中巴公司買飛機,波音公司就損失慘重;可能對歐洲車商友好,來打擊通用、福特等公司,還可以破壞美國電子業、汽車零組件的供應鏈。

中國可能動員消費者抵制美國品陴,但許多在中國營運的美國品牌如可口可樂、麥當勞及迪士尼等都是與中國國有企業合資,發起抵制或其他非關稅報復,也將傷害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合作夥件。

中美貿易發生戰爭之衝擊

如雙方對彼此價值500億美元產品課稅後,市埸重挫,導致財富縮水與金融惰勢更加緊張,依據星展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拜格(Taimur Baig)預估今年美中兩國將各減0.25%,台灣和馬來西亞各減0.6%,新加坡減0.8%,南韓減少0.4%。如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關稅,引發各國報復,全球貿易戰開打,對經濟衝擊最大,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率可能縮水0.8%、全球0.4%、中國衝擊可能更大。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中,有三0%加值是來自其他地方,若情勢升高,纏結於中國供應鏈之中的國家亦將 受害,如日本、台灣、南韓、馬來西亞等國家,貿易戰爭會傷害全球兩大經濟體,進而衝擊全球成長,這對所有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中美貿易戰對台灣影響及對策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如果中美貿易戰進一次升溫,許多「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多少受到波動,另中國產製品的零組件很多從台灣進口組裝後再銷往美國,影響台灣零組件產業發展及生存至鉅。再者台灣經濟是以出口導向為主,一旦中美貿易戰擴及全球貿易量,我國不僅經濟咸長率受到衝擊,還因資本外流引發台幣貶值。

另美國退出TPP不玩自由貿易,亞太地區經貿整合速度可能會變慢,而台灣在國際經貿中的活動與選擇,也可能被壓縮,衝擊國際經貿發展。

台灣面對美國夢對撞中國夢,兩強對決格局情勢下、謹慎應對,掌握戰略機遇,儘快調整自已的經貿體制,轉換市埸及重新佈局產業鏈,開創台灣新機遇。

美中貿易戰熱門觀點》點此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共識》授權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