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世傑/如果中億元彩金,我們會不會走入破產人生?

▲台灣彩券威力彩頭獎連槓44期,頭獎獎金上看16.5億元,如今再次槓龜,創下今年新高。(圖/記者戴瑞瑤攝)

●錢世傑Dr. J/低調的法律及投資研究者

開趴爽戰四千女的短暫富豪人生

英國一名男子卡羅爾(Michael Carroll)於2002年中了974萬英鎊(約4億元台幣)的樂透彩金,立即啟動紙醉金迷的荒唐人生,狂辦毒趴、淫亂趴,並自豪曾與四千女嘿咻過,十年間將彩金敗光、面臨破產的困境;後來,又回頭當上了堆高車司機、考上屠宰場專業證照,目前則是木柴和煤礦場的運送工人 。

媒體問卡羅爾,如果再來一次,會如何運用這筆樂透彩金?他會選擇每天早上6點起床繼續工作,這是過去沒有的體悟。

再舉一位美國的威力球獎得主,贏得2700萬美元彩金(約台幣7.9億元)後,一樣是奢華人生,買超跑、私人飛機以及豪宅,還舉行奢華婚禮,揮霍無度之下,短短5年內就敗光所有彩金,不僅敗光還負債累累,最後妻離子散、安養院孤單辭世 。

媒體超級喜歡寫這些高度落差感人生的故事,老是無法中到樂透彩的我們小老百姓,看看別人悲慘的狀況,也能稍稍撫慰沒能中獎的我們。只是明天也許就是幸運一天,如果中了一億元的彩金,我們會不會走入破產人生呢?

只有一次機會的樂透人生

樂透彩中獎得主突然贏得大量財富,又在極短時間耗盡家產,下一次若再中了樂透,想必會更謹慎使用這筆彩金;然而,天下哪有那麼好的事情,中樂透的機率相當相當低,更何況是再次中彩。因此,我們要假設只有一次機會,必須要事先強化自身的理財概念,等到中彩的時候才能享受真正的財富人生。

▲假設一生只有一次機會中頭彩,最好事先強化理財概念,才能享受真正的財富人生。(示意圖/達志影像)

A、高度落差,產生「財富無限」的幻覺

中了彩金的人,原本可能只是一個領取中低薪資的小老百姓,一年收入五十萬,頂多存個十萬,上億元的彩金是原本財富的數百倍,因此會產生自己極端有錢的假象,很容易購買一些跑車、豪宅,甚至於還有人買飛機,然後以為錢多到不會花光。

B、欠缺財務規劃知識

1億-1,000萬-5,000萬-1,000萬=3,000萬元
彩金  汽車  豪宅   奢華品

心想過去一年才花50萬,就算現在花100萬元,也還可以過上30年,自己已經60歲了,也活不了多久,30年的開心人生也足夠。然而,光是汽車保險費、稅金、油錢、保養費,一年至少50萬跑不掉,豪宅管理費、修繕費、稅金,一年也至少50萬,更何況其他暴增的生活開銷,可能花不了十年。

其次,應該花費孳息、不動用本金,例如1億元投資5%報酬率的投資產品,每年可以獲得500萬元的孳息,花費就控制在這個範圍內,也遠遠超過原本的人生;然而,樂透彩得主卻不知道這個概念,直接花掉本金,就算有孳息也愈來愈少,坐吃山空成為必然的結果。

C、損友開趴、親友借錢人潮不斷

中彩者原本生活並不富裕,甚至許多是困頓出生,週遭親友也大多經濟拮據,看到自己的親戚、好友中彩,就算不來借錢,也希望帶著自己開趴、狂歡,讓自己開開眼界,一起享受有錢人的生活。

看著網路上描述中彩者的悲慘故事,派對狂歡通常是最常見的場景,甚至於染上賭博、吸食毒品的惡習;其次,借錢也是一個無底洞,若是不借,又容易造成親友反目成仇,甚至於有買兇殺人的前例;另外,有了錢想法不再一樣,享受人生遠大於家庭生活,忽視了對於子女的教養,忘記一起挺過苦難的枕邊人,小三小四又小五紛紛出現一起幫忙花,都導致彩金快速流失 。

結論

一位老人病入膏肓,即將往生之際,把最擔心卻又有點不成材、生性懶惰的兒子小毛叫到床前,說道:我這輩子賺來的錢都藏在田裡,等我走後,記得去田裡把埋藏的財富挖出來…

話沒說完就辭世了,還沒問清楚確切位置的小毛,一方面難過父親的離開,一方面又懊惱這麼一大塊田要怎麼找,於是帶著一家人一起到田裡鋤起了田,挖啊挖的,早上到了晚上,過了好幾天,都還是沒有找到黃金。

正在抱怨父親離開人世還要開這個玩笑,只見媳婦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說:反正田都已經鋤鬆了,我們趕緊種些稻子小麥,長成了也可以賣了換錢養家。小毛想想也對,就開始播種,幾個月後,稻子小麥都順利長成,看著手上換來的金錢,忽然領會老父親的智慧,原來藏在田野裡的財富就是這些啊!

一樣的道理,學習投資理財有點無趣,也很折磨人,但就是與鋤田一樣的重要。當學生心中抱持著明天就會中樂透,又不願意走上爆富後的悲慘人生,自然願意學習理財的技巧。讓我們一起抱著中樂透的希望前進,好好學習理財的技巧,最後會發現原來理財技巧就是我們的樂透
 

熱門點閱》

►別陷入0050的股票隧道迷思

►以房養老 所以現在要買房?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錢世傑專欄

錢世傑專欄 錢世傑

低調的法律及投資研究者。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