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這位促成「三位合體」見面的關鍵人物就是柯文哲。(圖/記者葉南州攝)
●邵宗海/政治大學中山所教授兼所長、文化大學教授兼社科院院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抱持「只寫我相信而且有佐證的事實」理念寫作。
柯文哲、郭台銘、與王金平「三方結盟」的傳聞一直甚囂塵上,現在終於可以撥雲見日,這三方的幕僚先達成協議,預定在8月14日率先舉行會前會,為「柯郭王結盟」的這齣大戲,先行升溫。而三位主角,也預計於這個周末挑一個適當的活動「合體」見面。
挑一個適當的活動「合體」見面,應該是表示很多歧見已經解決,而彼此可在公開的場合中聚會,如果也可以允許媒體進場並提問,這更是表示三方對於一些共識已經建立,而且經得起外界的考驗。
本來,有一位資深媒體人曾爆料說,如果「柯郭王結盟」一事最後屬實,那麼在其中穿針引線的主要角色,就應該是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但現在看來,這位促成「三位合體」見面的關鍵人物就是柯文哲。
柯文哲的本位想法
柯文哲在這幾天又是組黨、又是密集的接受媒體專訪,就是刻意放出「三方結盟」的正面訊息。他先表態4個理由不選總統,與郭台銘合作的態勢逐漸明朗。其中最重要的二點:藉由進軍國會組成影子內閣,把不分區立委名單作為內閣儲備官員,替未來執政做好準備;再來則是「成功不必在我」,有條件挺郭台銘。
柯文哲很早就坦言,他很在意台北市長「做好做滿」政治承諾,多次受訪時公開表露「落跑市長」是他的心魔。所以先讓郭台銘領銜出征,但雙方則有共識:郭若當選,只做一任,柯文哲則直攻2024。對柯來說,這場交易他沒吃虧,因為除避掉了「落跑市長」的外在攻擊之外,柯文哲也可為了2024年可能的執政,作人才訓練的準備。而且不管郭選上與否,他主張可備用的「聯合內閣」策略,可與屆時的立法院最大黨談判,籌組組閣的立法院「過半聯盟」,不但有利政局穩定,也可讓政策長期規畫。
▲「郭柯王結盟」,事實上還是有些沒有達成共識的問題,是需時間上再去斟酌。(合成圖/ETtoday資料照)
目前雙方有看法的共識:
1、郭台銘與柯文哲對於「郭選總統、柯拚立委席次」已有高度共識,不過郭台銘原先傾向與柯文哲搭檔競選,因為這樣柯的支持者選票較易轉移;但現在柯文哲一定表示會以民眾黨黨主席身分挺郭,希望台北市長這個任期要做好做滿,藉以對比韓國瑜「落跑」。若柯擔任副手反倒會引起部分柯粉質疑,最後郭也未堅持一定要配。
2、本來在「郭選總統、柯拚立委席次」高度共識下,仍有癥結點在於王金平堅持選總統。但在「三位合體見面」正式曝光之後,王金平可能來擔任郭出面競選的幕後操盤及整合組織的角色,應該達成三方共識。
3、今後看來,柯文哲將扮演對外的「發言人」角色,而且也是以選民認定「第三選擇空間」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現。這個現象可透露在媒體詢問郭台銘「是否會跟柯文哲見面」,或「是否會跟柯文哲合作」的這些問題上,郭台銘都是一律回答,「以柯文哲說的為準」。
雙方仍有看法的不同點:
但是,郭柯雙方或「柯郭王結盟」三方,事實上,還是有些沒有達成共識的問題,是需時間上再去斟酌。譬如說,對於可能合作的郭台銘,柯文哲曾以孫中山的「思想、信仰、力量」為例説,他現與郭已在「思想」階段、但還沒到「信仰」;他認為郭台銘的「考題」:「你要說服我,你有80萬到100萬員工在大陸,你怎麼確認你可以?」這是否會在「三位合體見面」時,郭台銘會攤開說明,將是郭柯能否走到下一步「坦誠合作」的關鍵點。
又譬如說,目前三方合作最大癥結點是王金平,如果他仍積極爭取代表聯盟角逐總統,在郭、王都堅持參選正總統的情況下,三角結盟要成局,勢必有一人要妥協。
▲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圖/記者呂佳賢攝)
值得注意的尚有這一點:郭台銘現在的發言人,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曾經表示:如果「三位合體見面」,應會先對國家情勢交換意見,不會和選舉完全相關,現在談選舉還太早。而且14日「幕僚會談」也不會談彼此合作或誰代表參選,因為要進入「談合作」的階段還差太遠了。劉宥彤甚至說,郭台銘到目前為止沒有參選的規畫,「只要為中華民國好,為民眾謀福祉,郭台銘都很願意去做」。這個說法相當震憾,與外界的預期有很大的差距。
作者也記得郭陣營人士說過,郭台銘初選結束前曾說:選後不會離開政治,會促成第三方勢力督導台灣走回以經濟掛帥社會。這會不會正是現況的寫照?
熱門推薦》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