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做最壞的打算不一定壞

▲父母跟孩子互動的時候,要分清楚,社交性對話,或是善意但昧於事實的鼓勵,適不適合拿來用在教養?(圖/CFP)

●洪仲清/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心理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專頁,目前人數已突破30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討論,學習面對情緒,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學習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有時候是在學齡前,有時候是在青少年,孩子會對自己的能力過分樂觀。過分樂觀的狀態下,會有意地忽略無法成功的可能性,明顯與事實不符。

像是常會有人鼓勵人的時候,不管在什麼艱難的處境下,會對人說「你一定可以做到」。這種說法,便是與事實不符。

也許我們不用那麼嚴苛,畢竟這是社交性的表達,本來就不一定要認真。然而,如果孩子真的相信了這句話,那他便容易面對失望,並且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所以父母跟孩子互動的時候,要分清楚,社交性對話,或是善意但昧於事實的鼓勵,適不適合拿來用在教養?

因為過分樂觀的人,常常沒辦法充分為自己負責。最開頭的判斷就有偏頗了,就不用說結果了,最後事情的成功常有幸運的成分。這種說法,不僅僅適用於孩子,有些大人也有這種性格傾向,不夠務實,只愛作夢,常一廂情願,做出來的事也就容易像空中樓閣。

從基本的時間管理來說,太過樂觀,常常以為自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到很多的事。所以孩子在「及時行樂」之後,就開始會有拖延症的表現,該做的事沒做到,或者該交的作業交不出來。

少數的孩子,個性會比較悲觀,或者給自己比較大的壓力,事情常做最壞的打算,因此在心情上容易憂慮緊張。適度緊張,反而有助於激發表現,這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只要緊張過了某個門檻,容易「當機」,生活與學業難以前進。這個時候,就需要大人的協助,才能緩緩前行。

有些孩子一下子被挫折的大浪打倒,也一樣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感覺再怎麼努力,結果也不會改變。尤其是重大考試,臨場表現失常,也不是多稀奇的事。

平常就要刻意陪孩子感受到美好的感覺,像是親近大自然,欣賞美好的事物,或者當孩子有成功經驗的時候。即便是悲觀的人,也會有少數時間,是在身心能量飽滿的狀態,那個時候會有最自由且具創造力的心靈。

尤其當一切順利的時候,我們常對未來有正面的想像。負面思考會來,但不一定要限制這樣的正面想像,因為這常是往前奔跑的動力。在心智上,我們要學著開放自己,任各種念頭自在浮動,我們可以等看清楚一點,慢一點抓取合適的念頭。

這時候,有個習慣可以培養起來,就是開心的時候,可以找人分享。譬如說,在睡前父母可以跟孩子討論,今天讓我們覺得很開心的三件事是什麼?或者值得我們感謝的三件事是什麼?

分享開心的事,除了對孩子來說,是個很好的人際互動技巧,也能增進自信與自尊。

再進一步來說,學習在心裡對自己微笑,也是簡單易行的策略。如果可以,先獨自對著鏡子淺淺地笑,要對人微笑也很好。只在自己心裡微笑,不表現出來也沒關係。表情可以改變心情,並且改善人際關係,這幾乎是常識了!

一般我們說,「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是把事情做好的方法。但我們狀況不好的時候,常常只做了最壞的打算,便把自己困在情緒裡,要動手準備變得很艱難。

這時候我們平常跟情緒相處的基本功就很重要,知道情緒就是會來,但它也會走,會有自然的變化,就好像我們內在有各種週期循環的生理反應一般。它之所以都不會變化,常常是我們的念頭在維繫,像是告訴我們自己,「樂極生悲」,要自己不要太高興,以免有禍事發生。

平常理智的訓練也重要,假如我們就是不自主地會做「最壞的打算」,把結果想得很糟。那麼,單純靠理智,我們還是可以判斷,「最可能的打算」是什麼。有幾個問題,很適合拿來自問自答,幫助自己:

■ 如果是我熟識的某個人,遇到同樣的狀況,他會怎麼想?怎麼做?

■ 如果是我崇拜的某個人,遇到同樣的狀況,他會怎麼想?怎麼做?

■ 如果我完全沒有恐懼,我會怎麼想?怎麼做?

■ 如果五年或十年之後,我會對這時候的我說什麼?

■ 如果什麼樣的條件發生,我的想法或做法會跟現在有大大的不同?

這些自問自答,光靠孩子自己進行,很不容易。通常是大人先多次問孩子,孩子內化之後,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變成一種心理慣性。

這種心理慣性,是為自己負責任很重要的部分,對大人與孩子來說都是。而且很顯然,是大人要先這麼建設自己,才能幫助孩子。

這需要長期的練習,大人如果願意做,首先自己先受益,然後孩子也多一項自救的工具。祝福您,不管先天什麼個性,都能找到合適的生存策略!

熱門推薦》

►養出不負責任的孩子會影響他一生

►一個人最需要負責的對象是「自己」

►看更多【洪仲清】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