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周天瑋/貿易談判的主角究竟是誰 ?

▲真正的貿易談判主角是誰?其實是經濟。(圖/路透)

▲▼雲論作者周天瑋(律師)。●周天瑋/專欄作家,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著作有《法治理想國: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在中西哲學與東西方比較課題別有心得。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1月15日在白宮由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共同簽署,貿易戰前後演出了559天,全球情緒忽上忽下驚悚萬狀,如今終於取得暫時休兵。但即使在簽署前夕,對於這系列交鋒如何落幕,各方臆測層出不窮,就好比台灣大選,選舉結果不到1月11日不能落槌,一個個選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其結果,美中協定的性質,既是城下之盟,又屬緩兵之計,和選舉自然大不相同了。

 

認識中美貿易戰,必須留意兩個數字:1917和1918。一個事件一場戲,風風雨雨,必有主角配角、因果背景和來龍去脈。問題的關鍵在於在過程中如何理出脈絡,庖丁解「豬」。今年問鼎奧斯卡的強片《1917》劇情走了大約30分鐘,觀眾才終於明白主角是誰,是一個突出的例子。複雜的國際大事不也往往如此?更何況一旦涉及兩個大國,國際加國內,其實一共至少三部戲同步推出,各有各的劇情兼交互運作,直到營造聚焦完竣,才能夠簽約。

從表面上看,貿易戰的兩大主角一陽剛、一陰柔,自始至終是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川極限施壓,姿態較高,自不消說,簽約典禮也刻意製作成為川的美式個人秀,克盡消遣之能事,中方或許會有些叫苦,但川普又能做足誠懇友善,讓人無話可說。川這回占主場優勢,下次輪到中方,可以想見習必然有所「回報」。

至於習,我在前年7月14日本欄提出大陸面臨「列寧抉擇」這個角度,認為對他而言「首先當然必須檢視中國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與美國挺身一鬥。如果估計能鬥,便要考慮鬥而不破,從容收場,因為美國顯然更具實力。再退而求其次,北京應當研判如何臨之不驚、加之不怒,不可自亂陣腳」。

▲川極限施壓,簽約典禮也刻意製作成為川的美式個人秀,克盡消遣之能事。(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

如今看來,習表現出應有的定力,滿足了該有的設想,大陸所不足的,是基於國內劇情需要,好像歹戲拖棚,以至於若干全球產業鏈已經不得不從大陸分散轉移以為因應,中方付出的代價不小。

我當時指出,北京所要慎重參考的,或許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下,列寧面對耀武揚威的德意志帝國,他必須評估是否接受德國提出的種種苛刻的和平條件。莫斯科蘇共中央原來存在著極大的主戰聲浪,可列寧反覆折衝、堅持讓步,最後終於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和約》,結束了戰爭。

有趣的是,在簽約儀式上,中方致詞特別引述習近平的名句:「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這也是我一貫認定的中方經貿談判基調。這基調意味著中方希望爭取美方給與妥協,促成協定的達成,事實果然如此。

「中國通」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指出,簽約成功代表著雙方都壓制住了各自的鷹派勢力。果不其然?洞悉美國國情的人知道,在美國國內政治光譜上,川普本質上是中間派(儘管語言和手段過火)。

說到最後,究竟真正的貿易談判一號主角是誰?其實是經濟,是兩國的市場供需關係所呈現出的種種變數以及大陸經貿改革的必要,決定了川習合作取向。所謂「自力更生」,兩國此刻已經做不到。就好像台灣選票開出,真正的主角是誰?是那330萬轉投給蔡英文但是政黨票卻不肯投給民進黨的選民。他們是終極時刻的關鍵變數,左右選情,常數便不再需要多做分析。

熱門推薦》

►中美金融貨幣戰將升溫 台灣預備好了嗎?

►【名家看經濟】美中科技戰再起台積電選邊站?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中國時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周天瑋專欄

周天瑋專欄 周天瑋

專欄作家,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著作有《法治理想國: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在中西哲學與東西方比較課題別有心得。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