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與周揚青,下同。(圖/翻攝自YouTube、Instagram/羅志祥、周揚青)
●御姊愛/作家、A++ Club精緻課程創辦人、企業講師。熱愛旅遊與生活時尚,曾旅居挪威、義大利、英國、美國等地。
到了一定年紀之後,你會發現,比起遇到渣男的憤慨,更重要的是「如何漂亮下莊」。
恨是一定有的,但怎樣漂亮轉身也很重要。對公眾人物來說更是如此。一個不小心,傷人傷己。
周揚青的信堪稱娛樂圈感情危機處理模板,同時也是正宮的逆襲,靠一封信一擊斃命的她本人(或她的撰文智囊)絕對是大內高手。
先說,我個人是很心疼她的遭遇,也覺得浪費九年青春實在可惜,但以下我們就以公關傳播角度 單純分析這封「來自前女友的信」在語意論述上為什麼厲害:
▲周揚青分手信。(圖/翻攝自周揚青微博)
一、看起來是信其實是公開的控訴
雖然開頭是寫給羅志祥,但其實信貼在公開平台上,所以這是一封看起來像信但實質是公告(或聲明稿)的信。
信跟公告(或聲明稿)的信差別在於,可以用彼此之間的回憶和個人感受來作為文章的主體,並且還能用口語的語感增加讀者可讀性。
二、開頭就破除大家認為女性失戀會失控報復的揣測避免立場不穩
感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社會大眾對於受傷的前女友一方面同情,但另一方面又常常會覺得對方「太超過」、「衝動報復」。
周揚青的信在一開始用引號寫下「一直沒說是因為前段時間突如其來的疫情不想因此佔用公共資源」,以及強調分手時間已經長到不是「不冷靜的報復心態」。
(對,其實是冷靜的報復XD)
當大家不認為自己是在看一個失戀失控的人寫的信時,後續的論述才會值得信任。
三、對介入感情的女性沒有恨意滿點或指名道姓
一般來說,受到感情傷害的一方會恨不得想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誰是介入感情的人,但如此一來也可能讓論述被轉移焦點,如果今天周揚青直接說出其他女性的姓名,一來若沒有足夠證據可能惹上官司,二來可能讓媒體轉移原本想強調的男人惡形惡狀焦點,而變成兩女之間的恩怨情仇。
不指名道姓也讓信看起來更加讓人心疼,而不是張牙舞爪的報仇。
不過厲害的是,她信上雖不說女藝人,但說了「旗下的女藝人」,網友又翻出旗下女藝人就只有一個人,其實跟直接tag幾乎沒有差別,但作法看起來漂亮很多。
至於化妝師,因為藝人普遍都有專屬的化妝師,是在指誰總是有好事的人會去洩露。
四、一擊斃命對方最在意的重心
有些傻女孩遇到渣男會想跟對方的家人講,但哪個家人不是護自己人?講了又能怎樣?周揚青知道,羅志祥如果沒有中國大陸市場就完了,於是抓住重點「中國大陸演藝事業」、「粉絲信任」在信內直接擊破。
中國大陸姑且不論藝人之間私德如何,但檯面上大家素行要端正,所以信上「不正常男女關係」、「多人運動」、「毀我三觀」、「約P」都是讓他無法再回到大舞台的重砲文字。
儘管這些事已經很毀羅志祥在女粉眼中的形象,但不排除還是有鐵粉可能一心一意,信上一開始寫「以前都是幫你編輯微博文案...」,簡直讓粉絲心頭一驚,原來之前那些看起來關心大家的文案都是周寫的,說不定跟大家打招呼或是回留言的其實也都是周,在羅志祥跟粉絲之間,原來是周的影子。
五、強調這封信的合理性與必需性
許多人可能還是覺得這種檯面下的情愛糾葛有必要拿出來講嘛?如果都像前面說「分手好久了」「已經久到冷靜了」,那幹嘛還講?
被這樣質疑的話,這信的出現就沒有所謂的合理性了。於是周揚青的信最後寫著,如果不是因為種種原因,他本來可以當個安靜的前女友,但因為不希望其他女生無辜受害,所以決定公諸於世。
雖然自己感情受傷,但受傷事小,照顧所有女生未來幸福事大。寫信寫得好,女粉圈不少。
六、公眾人物顏面和高度還是要保住的
這封信的重點是控訴男人的渣,但如果女方自己也是公眾人物,就不能讓自己只是扮演受害者,如果在信中呈現得一文不值好像被玩過就算,也會讓人恥笑。
顏面一定要顧,「形象/人設」也要高,後續在圈子闖蕩才能抬頭挺胸。
於是信裡也寫下,「你也是愛過我的吧」「不然怎麼會為我做這麼多事」「不承認別人只承認我」...之類的句子。看似爬梳對方的好,其實是強調自己和其他被玩還沒有名份的女人是不一樣的。
在感情裡的身份,會影響形象和人設。
周揚青此信一出,我相信她絕對是非常聰明的女生。傻妹還真寫不出這種等級的聲明。
但這封信很顯然並不是信,它是聲明稿,既然是聲明稿就有聲明背後的用意。如果只是強調兩人已分手,大可以用「本人與XXX已分手,謝謝大家關心」一句帶過。但出的是一篇讓市場幾乎一面倒反豬聲浪的高手信,對方是渣,但一封好的控訴信卻可以讓渣*10000倍,實在讓人忍不住認真分析了。
與其說是報復,這成分當然也是有,但我想,最可能的情況是周揚青可能也不想自己再度心軟,這種無法挽回的信,絕對是下了此生不再相見的決定才出手的。
最後我想說,信真的寫得太有策略,如果演藝圈發展不好(但我預測她會更紅上一段時間了),不如考慮一下當某黨的數位公關溝通諸葛亮?他們感覺需要很多人才XD
熱門推薦》
►雀雀/76号恐怖書店之恐懼罐頭:縱觀當代台灣年輕人的生存恐懼根源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