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鵬/潛艦國造開工 艱困才剛開始

我們想讓你知道…即便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稱台灣「潛艦國造」已度過最危險的「深水區」,但作者認為,隨著「潛艦國造」正式開工,「艱難才剛剛開始」!

▲ 總統蔡英文24日上午赴高雄台船主持「潛艦國造建造案開工典禮」,該政策被視為蔡政府的重要政績之一。(圖/記者陶本和攝)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

潛艦國造首艘原型艦於2020年11月24日在台灣造船公司正式開工,典禮並邀請總統蔡英文蒞臨主持;根據國防部公開的預算書指出,潛艦國造原型艦籌建計畫,總金額計高達台幣493億6170萬元,預計在2025年完成首艘建造;根據軍方規劃,原型艦預計最快可於2024年第三季下水,2025年交艦給海軍進行各項測試。而潛艦重要的紅區裝備(包括魚雷丶聲納)及相關系統,均已獲得輸出許可。在準備開工之前,10月26日台船邀請相關立法委員先行聽取機密專報,曾參與聽取專報的民進黨立法委員王定宇指出:「朝野立委藉由考察,檢視潛艦國造案試製品與文件,仔細查看儀器設備、鋼版焊接與抗炸能力等,相關技術、設備等皆已到位,對於原型艦如期下水,朝野立委皆有信心,還特別強調我國已渡過潛艦國造最困難、危險的『深水區』了」。此話其實不然,潛艦國造的開工,其「艱難才剛剛開始」!

▲台灣潛艦國造項目的比例模型。(圖/取自中華民國海軍)

早在開工典禮之前,已有媒體報導指出,潛艦國造中最重要的「戰鬥系統」整合,及「數位式聲納」,迄今仍未獲得美國務務院同意,如美方遲不輸出,將致使潛艦國造可能的延宕甚至停擺。海軍對此消息回應,兩項裝備均已獲美國同意,並與廠商完成簽約,現正知會國會中,不影響台船依計劃進度開工。由於都屬於嚴格管制的軍事機密,真實的情況外人當然不得而知,而海軍內部參與知情的人也都三緘其口;然而,即使所有的「紅區裝備」,都已經採購獲得或是允許輸出,針對潛艦國在開工而言,只不過是把進檻的門票買好而已,後續建造和測試的問題,還存在若干困難問題重重。

開工表示過去二年的設計沒有白廢,開工之後必須依據各階段諸般萬種的程序案階段實施;首先,就是依據設計藍圖,進行三個船段(艏、中、艉)的建造,再三段船體建造無誤完成之後,再將各船段內部的大小不同裝備(不論是自製或是採購的),分別,開始安裝在各區段之內,在此時就會遭遇到第一個問題,各型裝備是否都已經到齊;而其中的最大問題,可能就是「絕氣推進系統」(AIP)的安裝,依據2020年11月3日媒體的轉述,依據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邵維揚少將所表示,將採用國內廠商所發展的「高效能電池技術」,而這樣技術很可能就是「鋰電池」;然而,此時國產鋰電池模組是否已經通過安全測試,如:防爆、抗壓、防濕度、防腐蝕、抗高溫和防止意外海水滲漏所造成的破壞,這些整合性的安全測試,對於單一鋰電池或許容易達成,但是對於經過串、並聯後近300餘顆以上的鋰電池模組,樣樣都是考驗;在未能測試通過之前,必然無法裝艦,這勢必造成工程延宕;即使下定決心繼續建造,後續鋰電池可再經由艙口吊放進入已經完成艙間組裝,其工程亦有難度,且更耗費時間。

▲即便「潛艦國造」政策被蔡英文視為重大政策之一,但隨著潛艦正式開工,台灣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圖/翻攝自tsai_ingwen instagram)

若各區段外部結構和內部裝備都已安裝完成之後,就可進行下一步各區段的焊接與整合,此時會遭遇的問題不僅僅是壓力殼焊接的問題,不得有任何的疏漏,而各區段內部分項結構和管線的結合,其「精準度」也將是考驗,若有較嚴重的誤差,可不是「硬坳」、「焊個彎管」或「接個軟管」能夠輕易解決,因為這都會影響到原設計的標準、造成裝備或系統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產生不明的震動噪音源。

當各區段外、內部組裝完成,外部大型的裝備也陸續完成,如管路、車葉、前翼、X型後翼、帆罩與其內的各型桅管等等。就可以依序分別進行靜態與動態測試階段:靜態測試包含地面測試和靜水壓測試,動態測試依序有:泊港測試、淺水測試、深水測試和最後武器安裝與試射等。而依據國外建造首艘潛艦時的案例和殷鑑(如南韓第三艘的209級艦和瑞典為澳洲在國內建造的6艘柯林斯級艦),無論是靜態或是動態測試階段,各階段都曾經發生過大大小小若干問題有待解決,甚至可能會發生重大的整合性問題,如澳洲建造的6艘柯林斯級艦,即曾發生戰鬥系統整合問題,不僅測試工程延宕近一年以上,同時也追加建造近1/4至1/3的費用,最後才經由美國協助解決;因此在此各式的測試階段,當發生整合性的問題時,各合約商要聽誰的意見,由誰主導進行,這就會牽涉到「軍售」和「商售」的問題,是海軍主導還是美國廠商,抑或最聽從美軍的建議?

▲從蔡英文親自主持「潛艦國造廠區動土典禮」再到她今日親自參加「潛艦國造建造案開工典禮」,均可見蔡政府對於「潛艦國造」的重視。(圖/記者林銘翰攝)

此外,對於系統測試場地設置也有困難和問題,如:「數位聲納聽音精準度測試場」和「測磁、整磁與消磁場」等。「測磁、整磁與消磁場」海軍過去有些經驗或許可以解決,但是台灣卻沒有「數位聲納聽音精準度測試場」,台灣複雜的環境似乎也無法建立,那建造完成後是否要運送到美國或是日本進行測試和校準,值得後續的觀察!另外,試車人員素質與專業能力培養,也是個問題,是由退役的海軍潛艦官士兵組成,還是由現役的海軍潛艦官士兵組成?若在未交付海軍成軍之前,海上執行測試的街階段發生問題或危機,又由誰負責呢?個人支持潛艦國造並不反對,開工意味邁進國造的第一步,但是這些困難重重艱難的艱辛路途,還正在前面等著!可不是像民進黨立法委員王定宇所說的:「已渡過潛艦國造最困難、危險的『深水區』了」,那麼的輕鬆自在!至於首艘新型潛艦,能否順利於2024年下水,2025年交付海軍成軍,個人更是持不樂觀保留的態度。

(作者為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著有《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 聽Podcast每週五聽【譚兵讀武】聊歷史看兩岸
Apple:https://apple.co/3ibJl8F
Spotify:https://spoti.fi/34aNBAj

熱門點閱》

► 王志鵬/官兵切勿輕生!國防部軍事意外調查報告應公開透明

► 王高成/川普卸任前意圖激怒北京?台灣應戒慎恐懼

► 亓樂義/《聯合作戰綱要》出爐 解放軍將不同以往?

► 吳崑玉/秋鬥上街國民黨高層「反黨國」 真的理解「黨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王志鵬專欄

王志鵬專欄 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著有《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王志鵬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