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產業對居民健康風險可以接受

黄世澤

工業局委託學術研究的石化產業與附近居民健康風險定調,林園石化區廠商對居民健康風險是可以被受的範圍,居民無需憂心與石化廠為鄰罹癌率偏高。期望這份學術研究報告是釐清污染責任及改善汚染的指南,而不要成為環保團體阻礙國家經濟發展的工具。

石化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工業,發展初期由於廠商對於改善污染技術不足,幾乎國內所發生的環保群眾運動都與石化產業有關係,民眾不喜歡與石化產業為鄰,環保團體對石化廠投資案是堅決反對。石化產業走過30年,都與污染劃成等號,在環保強大壓力下廠商不得不引進新技術斥資改善,最近幾年再走入石化園區,會明顯感受到石化廠在脫變,不再是污染的代名詞,但附近居民依然不接受,環保團體也沒有改變,反對石化產業投資的砲火始終沒有熄。

最近經濟部工業局委託輔英科技大學針對林園石化區對附近居民健康風險進行為期一年調查、實測、評估出爐的結果,經工業局及環保團體共同推荐學者、專家會議審定為可接受的風險範圍,這是國內首次運用科學方法對石化廠商進行污染排放實測計算出來的數據,它對化解民眾誤解罹癌原因主要自石化產業有很大的助益。

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以國外數十年來針對石化廠員工與附近居民健康,均有長期性的追蹤,在上百個研究報告顯示,員工平均餘命比居民多出3.3歲,而員工暴露在石化原料的風險比居民高出很多,因此,連世界衛生組織都看不出石化與癌症的關連性;但嚼檳榔、抽菸、酗酒罹癌風險,卻不受重視,主要是感受問題。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也是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陳中和受訪時,證實他醫治的口腔癌病患,接近百分之九十都是長期嚼檳榔、抽菸、酗酒所造成。

溫啟邦教授表示,國內石化業製程均採用國外技術,要談風險評估,以國外上百個研究報告加上國內的死亡人數統計分析,風險評估百萬分之一。抽菸、嚼檳榔罹癌風險極大,反而不去談論如何避免嚼檳榔罹癌風險。

口腔癌權威的陳中和教授指出,目前罹癌只有乳癌有基因,其他包括口腔癌等癌症都還找不到肯定的基因,也因此無法以醫學實驗方式來證實罹癌的原因,但是,根據他對所治療接觸過的病患瞭解分析,有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病患,都有嚼檳榔、抽菸、酗酒的習慣,也就是在長期慢性刺激下,造成頰顏膜受傷,細胞因而突變所致。

陳中和教授說,他治療口腔癌的病患,在開刀後,都會叮嚀病患在飲食方面少鹽、少油、不要吃太多肉、不要吃太熱、不要吃太辣,而且,多運動、心情保持愉快,應該對恢復健康有絕對的幫助。

陳中和教授對於口腔癌病患有百分之九十嚼檳榔,但全台灣竟然高達三百萬人在嚼檳榔,也大感不解。由此更應證溫啟邦教授所說,嚼檳榔罹癌風險大於石化產業,但大家聞石化而色變,卻不怕嚼檳榔罹癌風險,完全是人的感受問題。

●作者黄世澤,高雄,資深媒體人,主跑石化產業新聞多年。本文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