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全球抗疫週年 下一步怎麼辦?「非病理」因素或能力助防疫

我們想讓你知道…已經一年了,一億的確診人口足以提供大數據的分析,科學家除了找出病毒源頭,也應該思考非病理層面的因素,更有助於各國防疫的策略。

●薛承泰/台灣大學教授

根據國際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目前新冠累積感染人數直逼1億人口,死亡則破了兩百萬人。感染累積人數前三名分別約為:美國(2,410萬人),印度(1,058萬人),巴西(851萬人);死亡累積人數前三名分別為:美國(40.1萬人),巴西(21.1萬人),印度(15.2萬人)。

▲因應本土疫情再升溫,各縣市長從19日便紛紛宣佈取消各式春節大型慶祝活動。(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當然,國家人數多,這兩個數字也就可能偏高,如果從感染率與死亡率觀之,也就是把前述的感染與死亡人數分別除以該國總人口,那麼就會產生一些令人好奇的現象。

以數據看疫情

首先,感染率超過百分一者,約有110個國家,若以百分之五為標準,則有23個國家;感染率世界第一是歐洲小國安道爾(Andorra)高達11.6%

死亡率超過千分之一者,則只有21個國家,而且這21個國家的感染率同時也都超過百分之一,筆者稱之為「高風險國家」;其中17個在歐洲,4個在美洲,第一名是聖馬利諾(San Marino),也是歐洲小國,死亡率高達千分之1.9。

美國這兩個數字分別為7.0%與千分之1.2,也名列高風險;印度與巴西,不論感染率或死亡率都沒有在其中。

▲近日日本疫情再起,日本政府也於日前宣佈緊急事態宣言。(圖/路透)

亞洲國家當中,印度雖然是感染與死亡人數最高的國家,但這兩個數字分別為0.76%與千分之0.1;至於最近疫情拉警報的日本,則分別0.25%與千分之0.035,也遠不及高風險的標準。

一年前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筆者一直認為,病毒的活動力似乎和人口密度成正比,和溫度成反比。

人口密度高,因人與人接觸頻繁當然較易相互傳染,這可以理解;可是,溫度較高的地方似乎死亡率就偏低了,即使像一些非洲國家與印度,醫療衛生遠不及歐洲進步國家,感染率與死亡率仍較那些進步國家偏低許多,而死亡率的偏低尤其明顯,這點很值得科學家研究。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因出現院內群聚感染,已於20日撤離院內病患,並請來化學兵消毒。(圖/記者林敬旻攝)

究竟是氣候,還是居住在特定地區的人口特質,會讓新冠病毒如魚得水,發威肆虐呢?

以前述定義的「高風險」來說,符合的四個美洲國家,包括美國、墨西哥、巴拿馬、以及南美洲的祕魯。

歐洲有17個國家,包括英國、法國、西班牙、捷克、比利時、瑞典以及其他9個小國家,這些國家以及美國大致跨在北緯30至50度之間。

再以「撞球理論」俯瞰全球疫情

當然,我們可以懷疑,一些落後國家可能隱匿疫情或統計數字不夠精準;可是已經一年了,這個現象如果一直沒有太大變化,且其鄰近國家也有類似的樣態出現,那就只能相信WHO所公告出來的統計數字,應是不中亦不遠!

一年前筆者即在雲論提出「撞球理論」,亦即在第一時間能採阻隔手段,讓病毒鎖在球檯中,並努力去縮小球檯的範圍,即可以減少擴散的機會;否則當確診者(即母球)在球檯上亂撞,被波及的球,很可能變成另外一顆母球,連鎖反應下來即難以收拾。這部分,政府第一時間的反應以及事發後的管控,扮演著重要角色。

▲大數據下的疫情。(圖/翻攝於COVID-19 DASHBOARD)

然而,是否個每個國家的球與球檯的品質不同呢?有些國家球較大,互相碰撞機會自然加大,有些國家球檯過於平滑,也會讓球的流速增快。這是用來比喻,人種基因以及地區氣溫,是否也會對新冠病毒產生不同的抗拒機制?

已經一年了,一億的確診人口足以提供大數據的分析,科學家除了找出病毒源頭,也應該思考非病理層面的因素,更有助於各國防疫的策略。

台灣至今確診人數累計八百餘人,死亡七人,這絕對是佳績!除了歸功於長年來所建立的完善醫護網、政府超前佈署、國人警覺性高,也許台灣的位置與氣候,以及人種基因,也是關鍵因素。

熱門點閱》

► 軍事家/對抗中國軍事威脅 亞洲版小「北約」成立?

► 林忠正/北京從制裁澳洲得來教訓:十年內中國經濟依舊仰台灣鼻息

► 軍事家/解放軍機頻入侵 談台日兩國機型識別

► 王志鵬/退將林勤經洩密案 不談追不回的退俸 而談軍人的道德操守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薛承泰專欄

薛承泰專欄 薛承泰

台灣大學教授,前政務委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