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來沒有超前部署 疫情未達高峰 短時間難清零(黃韻如、鄭如韻)

我們想讓你知道…以目前台灣的疫情還未達到高峰的狀況,過度期待在某個時限內達成清零,是有違疫情流行曲線經驗的,反而會讓我們過於輕忽此刻疫情的嚴峻。因此做好有短中期抗疫的準備,但保持對於疫情控制的審慎正向,應是我們目前能有的態度。

● 黃韻如/教授,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教授暨防疫科學研究中心國際合作計畫主持人
● 鄭如韻/任職台灣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 5 月 15 日,行政院緊急召開的記者會所公布的本土感染數字,對全體人民投出了震撼彈——180 例本土新確診案例。

臉書、Twitter、Instagram 各大的社群、新聞媒體中,我們看見了許多人,一個一個的從台灣防疫奇蹟中醒過來。

大家赫然看見,原來台灣沒有真正超前部署。

大家也才發現,台灣沒有好好利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居安思危。

我們一直不願意面對有大量篩檢的可能,困在檢測會帶來可能的偽陰性與偽陽性的思考框架中,而沒有進一步思考該怎麼對於篩檢分流以及擴充篩檢量能做出計畫。

本土案例,篩檢,分流,科技防疫,基本傳染數,社區感染,清零,國產疫苗,抗原快篩,PCR 確診,停班停課,快篩

▲賴坤成施打聯亞二期疫苗試驗;聯亞、高端力拼7月底開打。(圖/記者蔡玟君攝)

我們沒有把本土開發國產疫苗和向外採購疫苗視為同等重要的策略,甚或認為在疫情穩定之下能夠好整以暇地等待國產疫苗,造成的結果是國際疫苗採購的策略持續模糊,僅按照過去採購常規兒童疫苗的層級在面對這場世紀大疫。

我們看著國際疫情延燒,慶幸著生活在一個偏安角落的平行世界,卻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為了對抗這場疫情,已經發生了跳躍式的改變,疫後的一切將不會再回歸到過去,而是進入一個新常態。

疫情初始,我們推出許多具有前瞻性的科技防疫作為,不僅令人耳目一新也讓國際驚艷。但在經歷人事更迭之後,我們似乎又跌回 18 年前那個還未高度依賴科技的年代,甚至還對於國際前沿的研發視而不見。

本土案例,篩檢,分流,科技防疫,基本傳染數,社區感染,清零,國產疫苗,抗原快篩,PCR 確診,停班停課,快篩

▲台灣社交距離APP。(圖/記者翻攝)

我們當中許多憂心忡忡的人們,不只一次試著大聲疾呼建議我們能考慮什麼、該預備什麼,但在這些人的勇敢諫言後,常常得到的是我們酸言酸語的回敬,而讓願意發聲的人,音量越來越微弱。

過去的一年,我們有意無意地壓制了許多與眼前看似的美好相左的聲音。

我們,集體讓台灣錯過了能脫胎換骨的契機。

在當頭棒喝之後,現在的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對疫情合理的期待

依照目前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意指每個感染者傳染給多少人的平均數據)的趨勢,事實上短期內很難達成清零的目標。

這並非是對於台灣人民的防疫意識不具信心,而是對於萬華、蘆洲等現在已有明確證據支持的感染熱區內,那些錯綜複雜的社會網絡以及文化脈絡,加上該地部分居民所認知到的「防疫意識」的資訊及知識落差的限制,所得出的理性評估。

本土案例,篩檢,分流,科技防疫,基本傳染數,社區感染,清零,國產疫苗,抗原快篩,PCR 確診,停班停課,快篩

▲北市環保局與國軍33化學兵群於萬華進行全區第二波大消毒。(圖/記者周宸亘攝)

以醫療量能與人民遵守政府防疫規定的態度與台灣類似的新加坡來說,在去年四月的社區感染(排除移工宿舍疫情)每日確診數落在20至60例的狀況之下,實施封城阻斷措施之後,歷經兩個月才能將疫情壓制成每日確診數小於10 例,進而逐漸解封。

以目前台灣的疫情還未達到高峰的狀況,過度期待在某個時限內達成清零,是有違疫情流行曲線經驗的,反而會讓我們過於輕忽此刻疫情的嚴峻。

因此做好有短中期抗疫的準備,但保持對於疫情控制的審慎正向,應是我們目前能有的態度。

加緊腳步調度人力 維持並擴充篩檢量能

2021 年 5 月 16 日,雙北宣布進入三級警戒的第二天,本土病例數來到 206。

令人扼腕的是最小的感染者小於五歲,最讓人意外的是感染者中有 4 月 5 日就出現症狀的人,搭配上過往台灣輸出在國外檢出的無症狀個案,不難懷疑病毒其實已經在社區潛伏一陣子了,春假的人流和對於防疫措施的疲軟,創造了很好的病毒傳播途徑。

目前雙台北市政府在熱區內設置篩檢站,以抗原快篩搭配 PCR 確診,這個策略是正確的,但目前的瓶頸在於各個篩檢站已呈現爆滿的狀況。

本土案例,篩檢,分流,科技防疫,基本傳染數,社區感染,清零,國產疫苗,抗原快篩,PCR 確診,停班停課,快篩

▲台北新設第五篩檢站排隊狀況艋舺大道與西園路路口。(圖/記者陳煥丞攝)

每日的篩檢以發號碼牌來進行,以早午晚粗略推估人數的方式,讓民眾回家之後再依據號碼分批前往篩檢,許多待篩檢的民眾撲空,這不但減緩確診的速度,也增加潛在足跡往返的額外暴露。可以考慮利用過去已經相當成功的口罩地圖App,改寫成社區篩檢站與周邊接受民眾前往篩檢的醫療院所的數位預約工具。

以細胞簡訊發送60萬通來計算,若有一成的民眾有症狀需要篩檢,需要處理6萬名,這還不包括從確診者疫調出的密切接觸者的篩檢。若目標要在一週內完成,篩檢站與周邊醫療院所合併的單日量能必須達到1萬例以上。

要在前線因應這樣的人力,只靠著市立聯醫的急診醫護是不夠的,除了調度市立聯醫其他單位的醫護人力排班支援,另一個可考慮的作法是在目前雙北各大醫院進行常規醫療降載時,調度非緊急醫療需求科別的醫護人員排班支援篩檢站,這樣的作法在新加坡於移工宿舍疫情大爆發時曾經做過,配合PPE穿脫以及採檢的速成教育訓練,能夠成功緩解前線緊繃的人力。

本土案例,篩檢,分流,科技防疫,基本傳染數,社區感染,清零,國產疫苗,抗原快篩,PCR 確診,停班停課,快篩

▲板橋亞東醫院急診室門口民眾排隊篩檢。(圖/記者呂佳賢攝)

若疫情持續擴大,可以進一步考慮在社區的基層診所建立衛星篩檢站,進一步分流。

另外,或許是基於醫療法的限制,篩檢站需要配置一名醫師,在疫情爆發的緊急應變時期,是否可以對於醫療行為必須由醫師執行的規範做出彈性,許多資深的護理人員應當能夠單兵處置,對於寶貴的醫療人力做更優化的配置

在實驗室後端,醫檢師的人力支援也必須跟著擴充,醫檢師公會可以考慮配合動員已退下崗位的會員,加入支援行列。若疫情繼續擴大,下一步可以考慮徵召有操作經驗的生科系所研究生,進一步支援。這樣的做法,在歐美疫情緊繃的時候都曾經做過。

針對篩檢耗材試劑的量能,目前幸運的是,國際疫情降溫,篩檢所需的棉棒試劑等等的供應應當不會短缺,但仍需要即刻盤點庫存與進貨進度。

利用科技幫助確診者等待候床時的醫療需求

目前一些輕症的確診者,因為床位調度的協調,必須先就地在家進行隔離。這對於確診者以及家人而言,在面對疾病時是很大的壓力。雖說成為了確診個案,大多感染症狀輕微,休養後可自行康復,但以台灣目前的確診量,應當還未走到歐美疫情高峰時的完全在家自我療養的地步。

可能的作法是,利用穿戴式裝置來監測這些輕症患者的生命徵象,台灣已有許多遠端數位健康監測的研發,企業若能發揮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捐贈可供使用的裝置,將能填補這段待床期的健康需求。

強烈建議醫院採取常規篩檢慎防院內感染 保障醫療及相關從業人員生命安全

以我們上一篇雲論中提到的新加坡陳篤生醫院的院內感染事件,醫院針對院內感染進行嚴密的篩檢措施。

本土案例,篩檢,分流,科技防疫,基本傳染數,社區感染,清零,國產疫苗,抗原快篩,PCR 確診,停班停課,快篩

▲新加坡陳篤生醫院(Tan Tock Seng Hospital, TTSH)。(圖/路透)

我們建議台灣不妨也參考陳篤生醫院的做法,進行醫務及相關人員的常規篩檢。在發生院內感染的陳篤生醫院,將暴露在院內感染風險區域的員工分區篩檢,並分組為:暴露感染區者、風險區外有接種疫苗、風險區外未接種疫苗三組,依據風險組別在 21 天內進行常規篩檢,隨後再依有無接種疫苗者分間隔 7 天或 14 天進行採檢。

除了醫務人員為高風險族群外,醫院所外包的約聘或承攬清潔人員、送貨人員等,只要經過風險區域,也都同樣為高風險族群,在這些常規篩檢中不應被遺漏。

結語

我們有沒有希望能控制疫情蔓延?

答案是:「有的」

我們看見行政院終於開始協調各部會,真正有個政府總動員的樣子。

我們看見中央與地方暫時放下彼此內心的立場與盤算,SARS 惡夢不至重演。

我們看見新的篩檢策略出現,結合曾經成功控制疫情的細胞簡訊與雙軌的抗原與核酸測試,針對熱區高危險群設立篩檢站。

我們看見醫療應變四大策略的啟動,前線醫護動員投入。

本土案例,篩檢,分流,科技防疫,基本傳染數,社區感染,清零,國產疫苗,抗原快篩,PCR 確診,停班停課,快篩

▲民眾分享,受疫情影響的台北宛如空城。(圖/翻攝自Facebook/路上觀察學院)

我們看見許多人在網路持續鼓舞國民士氣,力拼盡快病例清零,回歸正常生活。

我們看見往常人聲鼎沸的街道,在三級警戒後瞬時淨空。

我們看見面對這波疫情,適性治理、夥伴關係、道德勸說的防疫金三角,再次三合一地呈現。

我們,不能再錯過這個能讓台灣改變的機會。

我們不會希望疫後未來最大的遺憾,是我們的遺憾,與我們有關。

因為,未來世界不會改變的,就是改變本身。

熱門點閱》

► 社區染疫風暴襲來 面對病毒、新疫情 台灣要有新防疫(黃韻如、詹長權、鄭如韻)

► 「準三級」疫情來勢洶洶 因應策略應更需集思廣益(陳宜民、郭樓惠)

► 林靜儀/後疫情時代 台灣下一步

► 雙北疫情三級警報!封城是遏止疫情好選擇?德國經驗給台灣的啟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本文原始標題為「過去一年,台灣錯過了什麼?」,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黃韻如專欄

黃韻如專欄 黃韻如

長年旅居新加坡,現為台灣大學醫學系教授、防疫科學研究中心國際合作主持人、創新設計學院社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為一名醫師科學家,長期關注生物系統可塑性,相信開啟科學與人文的對話,終能創造轉化契機。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