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卓穎/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
非私人財產之法人基金會募資成立、多位優秀台大師長前輩參與的「好心肝診所」,執行疫苗施打業務,發生疑似「接種名冊不符合政府公告順位」之誤差過失。
這樣的誤差過失,在執政集團著眼於包括「劍指台北市政府」在內的諸政治算計下,由黨工、側翼、網軍、媒體精準發動攻勢,加上檢調約談,短短24小時將踏實貢獻台灣多年的非營利「好心肝」抹成「黑心肝」。
▲台北市好心肝診所,遭爆料安排一般民眾打疫苗。(圖/記者屠惠剛攝)
每一人接種 就邁向群體免疫一步
事實上,從公共衛生利益的角度而言,就算是施打順位未精確按照規定,有效的合格疫苗不管打在誰身上,都是幫助台灣往群體免疫更邁向一步。
在大家早先對AZ疫苗多所疑慮,許多第一類人員三催四請還在觀望不注射的氣氛下,陳建仁前副總統也以「接種疫苗者是防疫英雄」作為呼籲,鼓勵大家踴躍接種疫苗。
因此,除了人為行政規定的分配順位之外,只要多一個人接種疫苗,「客觀」上就是對台灣防疫的加分;順位差別影響的只是加分效應的優化程度。AZ疫苗有人期待有人怕,接種是「特權享福」還是「承擔犧牲」?則只是人心隨著疫情起伏而變化的「主觀」認定。
▲AZ疫苗。(圖/路透)
疫苗不足才是核心問題
然而,相較於好心肝「分配疫苗順位的過失」,執政集團基於本土疫苗的投資利益算計,造成「進口合格疫苗總量不足」,並違背科學常態寬鬆特定本土廠商的疫苗上市監管標準,才是真正損害全民生命利益的核心根本問題。
當合格疫苗總量不夠大家打,就必然會發生「怎麼分配都擺不平」的爭端。但追根究底,把接受疫苗保護的基本人權搞成奢侈特權,孰令致之?
今執政集團操作輿論風向,聚焦分配順位問題,基本上只是利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必然群眾心態,以逸待勞搞「二桃殺三士」,轉移執政集團造成總量嚴重不足的根本責任。
▲台灣疫苗數量嚴重缺乏。(圖/路透社)
分化鬥爭 令人遺憾
這樣的操作方式並非台灣創意。60年代中國共產黨因為意識形態政策錯誤導致國家總體經濟一窮二白,卻又順勢操作社會分化階級鬥爭,就是這個套路的始祖。
而曾經受過好心肝創辦人許金川教授無私心的提攜幫助的晚輩學生,理當了解許教授長期一致的公益理念。但如今當中卻有人以貼標籤的手法跟風批判,這更讓人回憶起對岸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扭曲人性。
側翼網軍,和不明就理的跟風者,如果能把追殺這個好心肝議題一半的力氣,用來敦促上位者放下私心盡快大量進口合格疫苗,則大家都可以充分接種,控制疫情,平撫恐懼,就不會有這些分配順位的問題了。
熱門點閱》
► 國產疫苗解套良方:生物相等性第三期臨床試驗(陳秀熙、許辰陽、張維容、林庭瑀、嚴明芳、陳立昇、任小萱)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李卓穎」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