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群面臨疫情威脅 疫調人員「文化能力」不可或缺(李柏翰)

我們想讓你知道…本文欲拋磚引玉,以疫調的文化敏感度為例,主張防疫各面向都應注重「文化能力」。

●李柏翰/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

這兩個月來,COVID疫情對台灣的公衛系統造成巨大衝擊,其後果也對醫護人員形成極大負擔。考慮到防疫是持久戰,日前有許多公衛專家重申疫情監測與疫調的急迫性,而有擴編疫調人力之議。

疫調乃至整體疫情防治,特別講求對人的行跡之了解,但關於移徙者或原住民健康尋求行為的台灣研究較缺少,從跨文化照顧的視角切入之討論更付之闕如。

本文欲拋磚引玉,以疫調的文化敏感度為例,主張防疫各面向都應注重「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 新冠疫情嚴峻,台東各原鄉部落設「自主防疫站」。(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公共衛生服務應注意文化適當性

公衛工作,尤其與人密切相關的個案調查及接觸追蹤,都應強調相關人員的文化能力——這是健康人權中「文化適當性」的重要部分,也為了提升防疫的精確度與有效性。

文化能力不僅要求公衛工作者有意識地對所有文化抱持開放的態度(cultural awareness)、對文化之間的差異與潛在張力保有敏感度(cultural sensitivity),並進而培養藉此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的能力。最後,當然更希望相關人員與組織,能提供與所有人文化相容的健康照顧。

針對COVID的疫調工作,WHO於2020年5月提出一份指引,認為在理想的情況下,最好可以從各地社區中招募疫調工作人員和接觸追蹤者,較容易培養適當的文化素養、有效的溝通技巧、當地語言能力,以及對個案及接觸者背景之理解。

在2021年2月更新的指引中,WHO考慮到防疫人力吃緊,也是建議各國可以從多處招募疫調人員(包括地方政府、公民社會和非政府組織、大學生、社區志工等),而讓醫務人員專注於管理監督等後勤支援工作。

▲ 台東環保志工啟動自主組成噴藥車隊,共同守護家園對抗疫情。(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有效率的疫調與接觸追蹤很重要

2020年5月BMJ編輯室發文呼籲,針對COVID的疫調、篩檢、疫苗推廣等工作,應確保少數族群平等地接收到相關服務,而具有敵意的社會和少數群體對政府的不信任,都是巨大障礙。公衛資訊既專業又複雜,導致移工、新住民、原住民族等常處於衛生行政的邊緣位置,而低度參與相關措施。

長期不受政府重視,政策溝通的落差,使這些群體特別容易「錯過」重要防疫資訊,輕則產生與主流社會不一致的風險感受,重則低估自身所屬群體之風險。

然而,接觸追蹤是否有效,取決於是否能快速發現病例並隔離接觸者,但要準確找出所有接觸者並不容易,關鍵是疫調工作能在不帶偏見且文化敏銳的雙向交流中進行。根據IFRC,良好的溝通能促進人們對防疫措施的遵循意願。

然而,若「坦承」代表被隔離而失學失業、中斷社群往來、失去人際與情感支持,或特定接觸會引發標籤化、汙名或潛在攻擊,人們可能傾向不「供出」接觸者。因此,提供社會心理支持、提升衛生機關敏感度,對疫調、衛教都有正面效果。

▲進行疫調、衛教時,提供社會心理支持、提升衛生機關敏感度有其必要。(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文化能力及敏感度對抗疫的幫助

文化敏感度,對於人口密集、各區發展不一、多元族群共處的大型都市中的疫調工作更為重要。如倫敦議會提出「以社區為主導的方法」,認為當地社區(如里鄰區)最了解地方人事,而為了降低疫情與防疫措施對脆弱群體的影響,疫情及防疫資訊可以透過社群中具影響力及受信任的人來轉達。

與社區合作的疫調工作,不僅能提高社區/群內部對疫情的意識與危機感,降低資訊落差,亦能加強社區居民/社群成員對疫調、檢驗及施打疫苗之重視。

多位美國大學公衛學院教授於2020年6月疫調建議中指出,政策溝通中的文化能力應包括多語版防疫資訊,並應考慮少數族群和中低收入社區之特殊性,避免以「天龍主流人」的觀點先入為主進行疫調,而忽略社群間的差異,進而降低疫調效率。

今年5月一篇刊登在PLOS ONE的論文,訪談了2020年年中參與康乃狄克州的疫調志工,大部分受訪者都建議應該要有針對特殊情況和族群的處理流程。綜合上面的討論,針對疫調培訓一事,文化能力勢必不可或缺。

▲培訓疫調志工時,文化能力勢必不可或缺。(示意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疫調時的文化能力及交織性觀點

英格蘭公衛署在2020年6月的報告中指出COVID並非平等地影響所有人——同島並非真的一命,因此建議在風險與政策溝通上,應加強理解少數族群的深度,使用不同方法減輕他們對公權力、汙名、歧視的恐懼,並鼓勵他們近用公衛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英格蘭公衛署這裡考慮的文化能力,還包括不同職業及其工作型態與工作環境上之差異,針對日常生活中程度不一的風險負擔,擬定不同防疫規劃(包括疫調、接觸追蹤、篩檢、隔離、治療及疫苗施打等)。

在台灣,疫調人員可能需要學習激勵式的訪調能力、風險溝通的技巧、多元文化的敏感度,以及針對非華語人士臨機應變的能力。

若參考美國疾管署於2020年11月發布的《COVID接觸追蹤訓練》,疫調工作者應對各族群的生活方式、居住環境、社區/部落中社會互動的樣貌(包括長幼尊卑、性別關係等)有所認識,而就算是同一族群的人,也可能有地域上的區別。

因此,美國疾管署和英格蘭公衛署都有提到,相關生活經驗與語言能力極有幫助。

▲疫調工作者應對各族群的生活方式、居住環境、社區/部落中社會互動的樣貌有所認識。(示意圖/路透)

結論

在台灣,需要專責人力的群體至少包括原住民族、新住民和移工。原民部分,依部落區分或許困難,但至少應區分各族,以及都市與原鄉的成員,因為生活處境與面臨的挑戰皆不一樣。移民部分,應至少依語言或國籍區分。

雖然大部分國家都有數個官方語言,但由於人力限制,至少應依其「國語」來配置。漢人間,語言使用上亦有差異,與家中慣用語言(閩南語、客語、華語)、年齡、教育背景等因素有關。城鄉之間的生活方式與擁有的資源也都不同。

擁有相關知識,才能初步評估暴露於傳染風險的接觸者。疫調人員也不應帶有偏見地評價個案的居家與社交生活,如此才能判斷如何協助安排隔離、盤整支持資源及配套方案、進一步安排檢驗與照護工作(如了解醫療資源之可取得性、可近用性、可接受性)。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交織性」的視角,針對不同群體進行疫調者,同時亦應考慮到個案的性別、年齡、障礙狀況、就業和工作環境等,都可能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型態與社交生活。

▲部落志工在部落出入口設置「部落檢疫站」。(圖/記者王兆麟翻攝)

熱門點閱》

► 雞蛋不擺同一個籃子 台灣需要多樣化的國產疫苗(顧正崙、黃韻如、鄭如韻)

► 顧正崙/英國疫情復燃 疫苗保護力面臨嚴峻考驗

► 鍾文榮/紓困4.0 既患寡又患不均 看得到卻吃不到

► 疫情下心聲》北屯群聚案夫婦雙殞命 親人淚揭事件始末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