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解放軍對台登陸戰可行?從歷史來看 中國恐付出龐大代價

我們想讓你知道…解放軍雖然試圖拿下台中港,面對國軍灘頭殲滅與機動反擊等戰術,將付出龐大的代價。更遑論台灣在共軍集結渡海時,將採取源頭打擊與海上制敵的作法,從而削弱了登陸的戰力。

解放軍,登陸,兩岸關係,台灣,軍事,反介入,歷史,世界大戰

▲隨著兩岸情勢日益緊繃,台海戰爭已成為安全研究的熱門題材。(圖/記者李毓康攝)

● 張宇韶/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隨著中國軍事預算逐年擴張,加上近年來解放軍在台海周邊軍事行動不斷,使得台海爆發軍事衝突成為安全研究與智庫進行兵棋推演的基本想定。在中共攻台各種劇本中,進行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是預料中的發展過程,這也意味在歷經雙方的反介入、先發制人、源頭打擊的初始階段後,戰事將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然而許多悲觀論者認為,在解放軍飽和攻擊下進行渡海作戰時,國軍將面臨被動或消極防守的局面,只要共軍踏上台灣本土戰事即將畫上休止符,這種「首戰即終戰」的失敗主義論調,大抵只有馬英九說的出口。

從戰史看大規模登陸作戰

姑且不論美日與印太成員國不可能坐視不管,回顧戰史,大規模登陸作戰的風險與代價向來昂貴,如果沒有取得制海權將無法護送船團橫渡海峽;更何況在爭奪水域控制權時,將面臨布雷的威脅,即便掃雷過程必然喪失速度與奇襲的優勢,將為守方創造內線作戰的反擊優勢,這也是台灣想對美採購智慧型水雷(Quickstrike/QS)的原因。

解放軍,登陸,兩岸關係,台灣,軍事,反介入,歷史,世界大戰

▲Quickstrike-ER(QS-ER)智慧水雷。(圖/翻攝自美國空軍官網)

前述的歷史可在一戰的加里波底戰役中得到驗證。協約國為了協助俄國擺脫土耳其的威脅,英國海軍大臣邱吉爾在1914年底時,提出「憑藉英國海軍實力打開達達尼爾海峽,然後在加里波利半島登陸,直取鄂圖曼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的構想。此舉足以讓土耳其逐出戰爭外,開闢這個第二戰場,將可減輕俄羅斯在高加索戰線的壓力;此外,取得君士坦丁堡,就意味控制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並直通黑海,也為工業化程度較低的俄國,提供源源不絕的軍需補給。

然而英法海軍在海峽巡弋時雖然壓制了土軍火力,卻因此增大了觸雷的概率,無阻號、不屈號、海洋號、法艦布韋號四艘軍艦相繼觸發水雷;無阻號、布韋號當即沉沒,海洋號於夜間沉沒,這樣的損失使得協約國不敢讓海軍進行火力掩護的角色,最後在橋頭堡狹小陸戰兵力耗損下,加里波底戰役以失敗收場。從這個戰果就可看出水雷「戰術成果達成戰略目標」的意義。

解放軍,登陸,兩岸關係,台灣,軍事,反介入,歷史,世界大戰

▲台中港北堤。(圖/記者李忠憲翻攝)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佔領灘岸橋頭堡,若無奪取深水港控怕難以發揮軍事行動的價值,這可從諾曼地登陸後,盟軍發動布雷斯特與瑟堡戰役得到解釋,然而德軍除了固守之外,也系統性的破壞港口設施使其陷落後的軍事效應大幅下降。

由於始終無法取得深水港獲得大量補給,使得艾森豪「廣正面」戰略難以伸展,這也埋下了蒙哥馬利提出「市場花園」作戰,空降安恆取道荷蘭進攻德國的設想,此一問題直到盟軍取得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口才獲得解決。

在此背景下,解放軍攻台勢必要取得西岸重要港口。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易思安指出,根據解放軍內部研究,佔領台灣港口會是入侵台灣的關鍵,而台灣有至少10個港口被瞄準。美國《富比士》(Forbes)軍事記者艾克塞(David Axe)也指出,台灣只有14個海灘適合兩棲登陸作戰,如果爆發台海戰爭,「台中港」可能是解放軍優先攻佔的港口。

台中港好進攻?

然而,進攻一個重兵防守的港口難道有多高?第厄普戰役提供了一個慘痛的教訓。

第厄普戰役是二戰期間,盟軍於1942年8月19日中對法國北部海岸第厄普港口進行的突擊行動。其目的是在短期內,透過新武器與精兵奪取佔領一個重要港口,在收集情報之際測試德軍的反應方式,同時摧毀破壞港口設施和所有的戰略建築物,如果前述目標完成後,也期盼吸引德國空軍投入一場設定好的戰局,獲得局部性的戰術勝利。

盟軍的攻擊力將包括約6,000名左右的兵力,以加拿大陸軍為主力,加上1,000名英國士兵和50名美國遊騎兵。由於盟軍準備倉促,兩棲聯合作戰的技術尚未成熟,再加上德軍的戰力仍然堅強,防守第厄普的部隊擁有快速反擊的實力,導致這場行動以慘敗作收。

解放軍,登陸,兩岸關係,台灣,軍事,反介入,歷史,世界大戰

▲遠距攻陸型魚叉飛彈(AGM-84H 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圖/翻攝 Official U.S. Navy Page)

根據盟軍統計,第厄普突襲中有3,367名加拿大人及275名英國突擊隊員喪生、受傷或被俘。皇家海軍失去了1艘驅逐艦和33艘登陸艇,傷亡550人;空軍則損失了106架飛機。相對來說,而納粹德國損失相對輕微,空軍被擊落了48飛機德軍傷亡591人。

擅長政治宣傳的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運用寫實的手法把第厄普戰場的現場拍成了影片與特寫,沙岸邊陣亡的屍體、被俘虜的盟軍列隊成行、毀棄的登陸艇與燒成碳化的邱吉爾型戰車,刻意勾起「敦克爾克慘劇」的記憶,再度塑造德軍無敵的形象。戈培爾宣稱:「面對這樣重大的損失,他們應該不會妄想有下一次的行動」。事實證明,盟軍的確記取教訓,雖然在義大利戰場仍有失敗的安齊奧戰役,卻為諾曼第登陸創造了條件。

解放軍雖然試圖拿下台中港,面對國軍灘頭殲滅與機動反擊等戰術,將付出龐大的代價。更遑論台灣在共軍集結渡海時,將採取源頭打擊與海上制敵的作法,從而削弱了登陸的戰力。這些戰略思考,也是近年來台灣發展萬箭彈、雄風飛彈,同時採購海馬思火箭炮(HIMARS)、M109A6帕拉丁自走砲(Paladin)、岸置魚叉飛彈AGM-84(Harpoon)的理由。

熱門點閱》

► 閻大富/戴資穎、李智凱為何奪金「銀恨」?

► 王志鵬/上海現身中國更新型第三代柴電潛艦!

► 東京奧運選手的「秘密武器」 肌能系貼紮技術

► 洪雪珍/年歲增長不只考驗運動員!「8大職涯關鍵年齡」上班族也難逃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張宇韶專欄

張宇韶專欄 張宇韶

政大東亞所碩博士,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行政院陸委會簡任秘書,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媒體專欄作家,政治評論員。長期關注國際政治、兩岸關係以及國內各項公共政策議題。

張宇韶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