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從國安局的前車之鑑看揠苗助長的雙語政策

我們想讓你知道…2030雙語國家政策在國考甚至職場、教育等各領域盲目推行,期望青壯年世代花費更多的成本跟時間去滿足主政者偏執而扭曲的「英文=國際觀」的認知,徒然造成擾民及青壯年世代的壓力、甚至怨恨,擴大城鄉學習落差及貧富差距等種種負面影響。

考試院,高考,英語,國考,2030雙語國家,國安局,英檢,蔡英文,賴清德

▲考試院會於28日通過提案,修正高考一級增列「通過英語檢定B1等級」為應考資格條件,並配套刪除列考英文科目。(圖/ETtoday資料照)

● 作者/局外人

日前考選部為配合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預告修正高考一級考試規則,將「通過英文檢定」納入應考資格,而引起外界的批評。早在先前,移民行政特考警察國考都出現將英檢列為應考資格的新聞,同樣是引發各界,特別是國考生強烈的反彈。

眾所周知,主政者力推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一直是爭議不斷,更被不少台派獨派人士質疑此一政策不僅排擠本土語言,更無法全面提振全民的英語能力,最後只會落得半吊子、不上不下的尷尬結果。

國安局的失敗經驗

事實上,在政府部門當中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佐證前述的質疑,那就是國安局,在2005年時任國安局局長的薛石民強制要求局內全部同仁必須通過多益英檢,在毫無彈性跟配套措施的情況下強制推行的結果,弄到全局人仰馬翻,更有甚者,出現國安局將官的多益成績因為不及格找關係疏通被竄改為及格的醜聞事件,涉案者甚至有薛石民從軍中調來的親信,弄得薛跟國安局顏面無光,更成為外界批評或嘲諷的話柄。

直到近年,國安局仍然花費大量經費舉辦英檢考試,卻還是被外界批評事倍功半、不符合成本效益、以及沒有要求測驗者提出成績證明等問題,顯示出這個政策並未完善。

考試院,高考,英語,國考,2030雙語國家,國安局,英檢,蔡英文,賴清德

▲總統蔡英文先前出席「2030雙語國家政策第一次諮詢會議」。(圖/翻攝總統府)

回過頭來看今日的主政者力推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跟前述的國安局推動英檢政策彷彿似曾相識,都是主事者剛愎自用的心態一意盲目推行,結果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2030雙語國家政策在國考甚至職場、教育等各領域盲目推行,期望青壯年世代花費更多的成本跟時間去滿足主政者偏執而扭曲的「英文=國際觀」的認知,徒然造成擾民及青壯年世代的壓力、甚至怨恨,擴大城鄉學習落差及貧富差距等種種負面影響;這種揠苗助長的雙語政策實在百害而無一利,主政者跟執政當局還要繼續執迷不悟嗎?還是要等到這個錯誤政策引發的龐大民怨讓主政者跟執政當局嘗到苦果才會警醒嗎?

熱門點閱》

► 藍弋丰/罷免、公投、立委選區 台灣民主幼幼班該長大了

► 外媒憂台軍》張延廷/國軍最大問題是沒面對「問題」

► 解讀經濟學人》盧信昌/壓迫女性恐導致「舉國沈淪」

► 林建甫/電力問題 中國難短時間解決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