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恩格/外國人的高端小黃卡

我們想讓你知道…如果在台的外國人們真的想幫忙台灣在網路社群上傳達出有利於台灣的訊息,應該是要呼籲台灣政府效法外國取消非必要的入境限制。

● 方恩格/前美國共和黨海外部亞太區主席

最近推特有股趨勢,是在台灣的外籍人士施打了疫苗後,接二連三拍照上傳他們的「小黃卡」的施打紀錄,並且在旁寫上感謝台灣的字句。

從這些外籍人士貼出的小黃卡上,秀出了所有在台灣目前可得的疫苗種類,但就作者觀察,多數外籍人士展現的大多是本土研發的高端疫苗。畢竟對國外讀到這些推特留言的人們來說,在台灣接受「Made in Taiwan 台灣製造」的本土疫苗,比起施打國外也都有的進口疫苗,來得有意思多了。

外籍人士為何上傳小黃卡?

為什麼這些外籍居留人士要這麼做呢?

作者認為,最近各國駐台北代表處紛紛發表公開評論,就台灣政府持續限制沒有居留權的外籍人士入境而提出批評,其考量很清楚地是為了經濟因素,因為該國商務人士無法到台灣進行商業貿易。某些外國政府則指出,限制入境也限制了該國人士移居來台的工作機會(尤其是外籍人士家屬來台依親)或者外籍人士與台灣本地的非貿易往來。

就後者而論,我們當然知道,如果是符合台灣政府內外的政治考量,入境隔離限制想當然爾會放寬,像是最近法國政要訪台、以及疫情期間美日捷克等政要訪台等。顯而易見,比起一般商務人士或其他外籍人士,這類人物的入境標準則有所不同。

COVID-19,疫苗,推特,外籍人士,入境,國境,防疫規範,互惠政策

▲「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Vaccinated Travel Lane program)計畫。(圖/翻攝自Singapore Airlines)

新加坡駐台北代表處曾經表達,希望台灣能考量參與其他十國合作的「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Vaccinated Travel Lane program)計畫。實際上,新加坡政府的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官網則標示參與者為「國家/地區」,顯示考量將台港澳等地區納入規畫

外籍居留人士在推特上貼出小黃卡與感謝台灣政府的訊息,多數是為了感恩台灣施予這份禮物。實際上,疫苗並不是一份禮物,而是來自納稅人跟政府財務收入,或是在台居民每月的健保繳納。比起其他已開發的亞洲國家地區如日本、澳門、新加坡與南韓等,我們在台灣經歷了對疫苗的漫長等待,政府遲遲無法取得足夠進口疫苗,讓我難以由衷感謝。

入境限制將成台灣重返國際「負擔」

儘管如此,世界正重新快速打開國境,而且各國地方跟中央政府也正陸續解除封城、限制人民活動等措施。如果在台的外國人們真的想幫忙台灣在網路社群上傳達出有利於台灣的訊息,應該是要呼籲台灣政府效法外國取消非必要的入境限制,以及取消群聚限制與口罩規定等防疫規範,同時提出國外值得借鏡、符合當前風險情勢的措施建議。

如果台灣政治領袖能以外語發文,在社群媒體上宣傳施打高端疫苗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大力呼籲他國政府開放接受高端疫苗,不僅有利於重啟旅行往來,也可以將高端列為世界各國疫苗政策下所能認可的標準疫苗。可惜目前看來多數台灣政治人物以向外國社群媒體推播,均是向「同溫層國家」捐贈疫苗表達感謝(就像是在台外籍人士貼出小黃卡的興高采烈),實際上台灣自己就有能力可以負擔疫苗採購,並不需要接受他國的捐贈。

COVID-19,疫苗,推特,外籍人士,入境,國境,防疫規範,互惠政策

▲作者認為,台灣繁複的入境規範將不利於其他國家把台灣納入互惠政策中。(圖/ETtoday資料照)

外籍人士則接棒在網路社群上轉發這些訊息,鼓勵自家政府跟世界各地其他相關機構人士一起推廣高端疫苗。

正當台灣政府受到壓力要在明年過年之前放寬本國國民的入境限制,也必須考量返國的本國國民(以及返國的外籍居留人士)的政府規範訂立在科學根據之下,而並非只是就有沒有台灣的居留權來限制入境。不應該訂出更複雜的入境規範,來限制已持有疫苗施打證明的外籍人士入境。這些繁複的規範將不利於其他國家有意將台灣納入的互惠政策,像是放寬台灣入境隔離等規範。

儘管作者某種程度期待看到台灣「小黃卡」與高端疫苗能得到國際肯定,但政府必須採取更進一步的積極動作,否則以台灣本身的入境限制、以及外國政府有其他優先於評估台灣「小黃卡」與高端疫苗的政策考量,會讓台灣從原本成功抗疫的隔離政策,變成未來幾個月台灣難以重新進入世界的重擔。

熱門點閱》

► 藍弋丰/罷免、公投、立委選區 台灣民主幼幼班該長大了

► 外媒憂台軍》張延廷/國軍最大問題是沒面對「問題」

► 楊穎超/東沙島意義非「毒蛙」嚇阻 而是展現我方抵抗決心

► 傅恪恩/房貸想「貸好貸滿」?這些NG動作千萬不要做!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方恩格

方恩格 Ross Feingold

前美國共和黨海外部亞太區主席。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