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坤茂/「電動車」與「自駕車」共創智慧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近年石油日益枯竭,環保意識抬頭,再加上三電技術的突破,使得節能減碳、低噪音的新世代電動車,再度成為汽車工業的要角。另外,隨著自駕車的精準度和安全度愈來愈高,一旦有卓越實證說服民眾,大家自然會傾向最安全的選擇。

● 趙坤茂/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十月下旬,首屆「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隆重登場,聚焦國內電動車與自駕車的產業生態聯盟,展現台灣在智慧移動領域的深厚實力。此次展覽的主軸包括電能驅動、智能駕馭、聯網科技、人車互動、共享服務等,呈現了未來世界的移動概念,以及相關供應鏈在跨界合作上的研發成果。

時代演變 電動車成大環境寵兒

現場也展示稍早在鴻海科技日亮相的三款電動車,宣示未來幾年國內自主量產國民電動車的決心。數十年來,國產汽車發展的主要瓶頸是做不好內燃引擎,以致關鍵技術總受制於人,無法在獲利上更上一層樓。如今開發電動車,心臟是國內較為擅長的電動馬達,再加上國人多年來在電池、電機及電控等三電系統打下的基礎,未來應有大展身手的契機。

▲鴻海科技日發表三款原生電動車,會後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如圖)、鴻華先進科技副董事長左自生、鴻華先進科技總經理李秉彥共同召開記者會。(圖/記者湯興漢攝)

其實電動車問世大約已有兩百年的歷史,但因長期被內燃引擎驅動的汽車所壓制,所以傳統電動車的發展才一度停滯不前。直到近年石油日益枯竭,環保意識抬頭,再加上三電技術的突破,使得節能減碳、低噪音的新世代電動車,再度成為汽車工業的要角。電動車也如同可移動的蓄電裝置,未來可隨時隨地機動供電,並可協同蓄積發電廠多餘的發電,以備尖峰時刻不時之需。

自駕車逐步發展 安全性超過人類手動

另一方面,由於資通科技突破,可輔助駕駛或完全自動駕駛的自駕車應運而生。在鏡頭、雷達、光達的輔助下,自駕車運行時可眼觀四面,沒有視覺盲點,可防撞人或追撞。當今自駕車在實驗城市公用道路的試行,一日何止千里,總累積里程數已達數千萬公里,而電腦模擬的運行,更超過百億公里。雖然自駕車的交通事故及當機狀況仍時有所聞,但就可觀的行駛里程而言,整體道安紀錄已有超越人類的態勢。

▲作者指出雖然自駕車雖偶有事故,但整體已能明顯改善交通安全。(圖/資料照)

自動駕駛依等級而言,可逐步讓駕駛從不必動手、不必張眼,到不必用心。未來自駕車的方向盤只是備用,運行區域也將從限定路線到全面開放。

初次接觸時,民眾需要足夠的信任與勇氣,才敢搭乘無人駕駛的車子,任它高速穿梭馬路間。然而,隨著自駕車的精準度和安全度愈來愈高,一旦有卓越實證說服民眾,大家自然會傾向最安全的選擇。更何況當所有車子都連上網路,其所構築的車聯網,將帶來超乎想像的便利性,例如車體與紅綠燈的即時互動,可降低不必要的等候時間。當然,為確保車子連網後的資通安全及個資保護,相關單位需研擬應對的技術及法規。

當前電動車和自駕車並駕齊驅,同步革命,帶來前所未見的願景。這是電能與智能匯流的新時代,且一同期待即將到來的智慧生活吧!

熱門點閱》

►李敏/「以核養綠」—邁向碳中和的康莊大道

►震識/發布未成熟「地震預測」只會造成低效「偽防災」

►謝宗學/正視基層診所「生存危機」 迎接解封輕症衝擊

►研之有物/病毒跟人潮「趴趴走」!人流研究預測重熱區

● 本文獲得授權,轉載自「聯合新聞網」,原標題「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電能與智能匯流的新世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