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針對桃園藻礁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公投日期日益接近,朝野攻防日趨白熱化,筆者日前於《雲論》以「天然氣接收站國家安全威脅無人聞問」為題,針對台灣各個天然氣接收站本身所面臨國家安全威脅,所提出分析評論,獲得不少朋友回應。讀者並就天然氣接收站向外海延伸,距離海岸線相當遠之天然氣下卸接收碼頭,質疑就台灣北部可能遭受共軍兩棲進犯來說,是否會產生任何衝擊效應?
▲桃園地區海岸距離大陸直線距離最近,但桃園本身海岸線中,約有27公里是藻礁地形,特別是包括白玉藻礁、大潭藻礁以及觀新藻礁在內所構成。(圖/經濟部提供)
其實這項問題是源起於有些朋友提出,桃園地區海岸距離大陸直線距離最近,但桃園本身海岸線中,約有27公里是藻礁地形,特別是包括白玉藻礁、大潭藻礁以及觀新藻礁在內所構成,規劃設立之桃園觀新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不但是在生態上有其重要性,在國防上由於其灘岸地形特性,不利於兩棲裝甲舟車進行灘岸運動,因此加以保存成為天然障礙物,亦可發揮反制兩棲進犯功能。
藻礁公投與國防安全有關?
儘管此種觀點乍聽之下不無道理,但就本項公投議題本質來說,其實是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所產生之矛盾衝突,在論述攻防上,假若另外提出國防安全考量,作為倡議要保存桃園藻礁生態環境理由,很可能會讓問題失焦離題,亦就是大陸論壇上經常所稱之歪樓情境。不過既然是有朋友提到此個面向,筆者在此順勢提出詳細說明,避免讓生態保護議題,胡思亂想因此變調。
首先必須同意,就藻礁本身所構成之地形地貌來說,確實是不利於傳統兩棲舟車灘岸運動;由海岸線向外延伸,在潮間帶所構成藻礁地形,基本上是會妨礙舟艇運動妨礙航行之障礙。就算是特種作戰部隊使用塑膠舟筏,不用舷外機推進,而以操槳划行方式運動,也不會自找麻煩,讓本身陷入此種複雜珊瑚礁石所形成迷魂陣。
其次就算是在低潮時,不使用兩棲舟艇進入藻礁區,從藻礁離岸外緣讓戰鬥部隊人員下卸,讓其藉由步行運動跨越藻礁區地形,這也是自找苦吃;不但是運動速度緩慢,影響戰場機動彈性,更是讓部隊身陷容易遭受對手火力打擊,但又缺乏能夠獲得掩蔽地形地物,基本上是違反所有兩棲灘岸運動基本原則,沒有任何兩棲作戰部隊指揮官,會愚蠢到選擇藻礁地帶海岸實施兩棲進犯行動。
▲桃園大潭藻礁與進行中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圖/記者林振民攝)
此外當然會有些人提到假若使用兩棲履帶甲車編成舟波,能否克服由藻礁所構成之地形障礙,順利完成灘岸運動;抱持此種猜想者顯然就對於藻礁地形結構欠缺理解,此因藻礁本身結構強度並不足以承載兩棲甲車重量,因此當兩棲裝甲車輛從藻礁外緣開始,換用履帶向前推進運動後,極有可能因藻礁本身結構碎裂,反而讓兩棲裝甲車輛陷入其中無法脫身。
再者最重要的是兩棲目標區灘岸,必須適合各種兩棲舟車,再加上在必要時由兩棲艦艇直接搶灘,以便卸載輪型車輛與裝甲履帶車輛。所以就算藻礁地帶結構足以承載兩棲甲車,讓其超越地形障礙到達乾灘,但是到最後還是無法解決其他舟車遂行灘岸運動所遭遇之難題。
三接案扯國防恐失焦
基於同樣理由,目前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運用氣墊船或是地面效應載具,確實是可以穿越藻礁地區,亦無像是兩棲裝甲履帶車輛陷身於藻礁地帶之疑慮,但就算是運用氣墊船與地面效應載具到達乾灘,在灘頭下卸兵力建立據點後,還是無法解決後續梯隊兵力運用其他型式兩棲舟車,執行灘岸運動無法超越藻礁所構成之地形障礙難題。
此外由於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將會從海岸線乾灘,向外海利用棧橋連接,然後向海底透過打入基樁,構建距離海岸線455公尺遠之天然氣下卸接收碼頭,因此亦有讀者想到此種基礎設施,在戰時是否可能會遭致兩棲入侵敵方部隊所利用,成為直接利用天然氣接收碼頭卸載入侵兵力,然後利用棧橋銜接陸地,順利超越藻礁所構成地形障礙,讓兩棲登陸兵力不必藉由搭乘兩棲舟車,就可順利到達灘頭。
其實此種想法實在是多慮,特別是作為接收天然氣下卸接收碼頭,以及連接碼頭與海岸線乾灘之棧橋,畢竟其結構不是提供大量車輛在其橋面運動,而是在其結構體上建構天然氣輸送管道,所以對於兩棲輕裝兵力運動來說,都已經極度不便,至於要像滾裝貨船碼頭同樣利於下卸輪型車輛,恐怕是嚴重誤解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之碼頭與棧橋設施結構。
▲作為接收天然氣下卸接收碼頭,以及連接碼頭與海岸線乾灘之棧橋,畢竟其結構不是提供大量車輛在其橋面運動,而是在其結構體上建構天然氣輸送管道,所以對於兩棲輕裝兵力運動來說,都已經極度不便。(圖/記者林振民攝)
最後就更必須指出,選擇兩棲目標區不僅是要考慮灘岸地形要素,更要前瞻思考到從灘岸區對外聯絡道路,登陸部隊如何實施後續戰場機動,以及在遭遇反登陸部隊抵抗時,如何展開兵力以便發揮火力。所以只要在桃園藻礁周邊海岸地區,能夠找到更理想海灘,遂行兩棲登陸行動,就不會自找麻煩,非要在桃園海岸藻礁地帶實施兩棲進犯行動。
同樣對於第三接收站向外海延伸達455公尺遠之天然氣下卸接收碼頭,假若對於周邊多個不同工業港、漁港及商港來說,對於卸載後續登陸梯隊兵力來說,其作業能量都遠高於第三接收站之棧橋碼頭。所以若是要對桃園與台北地區,配合兩棲登陸派遣特種作戰兵力,奪取佔領碼頭設施以便滾裝貨輪下卸輪型車輛,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之碼頭與棧橋設施,絕對不會是優先考慮目標。
▲第三接收站向外海延伸達455公尺遠之天然氣下卸接收碼頭,假若對於周邊多個不同工業港、漁港及商港來說,對於卸載後續登陸梯隊兵力來說,其作業能量都遠高於第三接收站之棧橋碼頭。(圖/中油提供)
總而言之,就台灣所面對兩棲進犯威脅來說,桃園海岸藻礁地形所構成地區,絕非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若是要以國防安全考量,作為辯論是否要停建三接,以便保存藻礁生態環境理由,這確實會缺乏說服力。
不過在此還是要指出,海岸工程結構體經常會產生突堤效應,造成海岸積砂漂移現象,但此種效應是否會讓藻礁地形不利於兩棲進犯灘岸運動之本質改變,其實機率並不算高。因此到最後本項公投議題,辯論理由還是要回歸原始因素,牽扯到國防安全防範兩棲入侵,只會讓整個問題失焦!
熱門點閱》
► 藻礁公投》Tony Yen/能源轉型進入到「以氣易煤」階段 燃氣在台灣能源轉型角色
► 藻礁公投》邵廣昭/興建三接=破壞藻礁?拼環保不顧社會經濟 亦難永續發展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但就本項公投議題本質來說,其實是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所產生之矛盾衝突,在論述攻防上,假若另外提出國防安全考量,作為倡議要保存桃園藻礁生態環境理由,很可能會讓問題失焦離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