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義/無畏烏俄戰爭動搖 國際法是烏克蘭最佳抗俄武器

我們想讓你知道…國際法體系不會因單一個案而逐漸瓦解。相反的,此次俄烏戰爭再次提醒決策者有關國際法的重要性,唯有持續遵守才能為無政府狀態下的國際秩序帶來穩定與和平。

● 周德義/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助理、政大外交系碩士生

上月底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特殊軍事行動」無庸置疑違反了國際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則。普丁(Vladimir Putin)濫用《聯合國憲章》第51條的「自衛權」和錯誤引用1948年《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Crime of Genocide)有關「種族屠殺」之定義以正當化自己的決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也表示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境內針對平民的攻擊已構成「戰爭罪」,亦就是違反「國際人道法」(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表示,俄羅斯的攻擊行為已經觸發「戰爭罪」。(圖/路透)

有關上述具體之違反國際法行為,讀者可參考由台大國際法教授姜皇池撰寫之「普廷進軍烏克蘭的國際法根據」一文。與姜教授不同,筆者希望從國際關係三大理論(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建構主義)視角探討此次俄烏戰爭對國際法秩序的影響,到底俄烏戰爭將開始削弱國際法秩序,還是對其帶來復甦希望?

現實主義創造自助體系 無法說明國際反制俄國

現實主義(Realism)強調國際間的無政府狀態(anarchy),即在國家之上沒有一個世界政府來規範彼此行為和保護各個主權國家,創造出一個「自助」(self-help)的體系,進而使國家感到不安。因此,各國為了安全及生存在對外關係上著重於相對利益(relative gains),國家間雖有合作但最終還是以自身利益為優先。這就是為何有時大國為會做出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如1980年代蘇聯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美國出兵伊拉克。

現實主義者通常認為國際法不重要,但筆者不認同。國際法並非不重要,只是將其與國內法比較屬「弱法」,且如果當今國家間無任何條約或協定,國際秩序將一片混亂。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國家置身於國際法外,除非這國家不想進行任何的貿易或使用基本的網絡通訊。最後,儘管現實主義可以解釋北約東擴對俄羅斯的影響,但卻無法說明現在國際社會對莫斯科侵略行為的集體反制行動。

▲西方各國將俄國逐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不少民間企業如IKEA、YouTube也加入制裁的行列。(圖/路透)

自由主義重視利益 延伸理論解釋國際制裁

自由主義(Liberalism)從人性本善和國內民主政治出發,認為透過非國家行為者如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跨國公司等形成的「互賴性」將減輕無政府狀態所帶來的不穩定性,因此其著重絕對利益(absolute gains)。

從自由主義延伸而來的「和平三支柱」中的「國際組織和平論」可解釋為何國際社會運用國際法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國家一但參與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即承受相關規範 (norms),不輕易違反規則秩序,因此有益於集體維護國際和平。再加上國際社會透過長時間的互動形成了對「遵守國際法是核心原則」的一種認同(identity),這就是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核心概念。

國際法體系依舊穩定 是烏克蘭抗俄武器

筆者認為雖說普丁運用國際法的先天缺陷來違反國際法,但國際社會也是透過國際法才有我們現在看到的安理會決議、聯合國大會決議和經濟制裁。

耶魯大學國際法教授海瑟薇(Oona Hathaway)精確指出,國際法是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最佳武器之一。歷史也告訴我們國際法體系不會因單一個案而逐漸瓦解。相反的,此次俄烏戰爭再次提醒決策者有關國際法的重要性,唯有持續遵守才能為無政府狀態下的國際秩序帶來穩定與和平。

熱門點閱》

►葉耀元/普丁還有台階下嗎? 未達戰爭目的怎結束?

►謝金河/烏俄戰大刷存在感 伊隆.馬斯克是真正的造勢高手

►單驥/黃金般的俄羅斯天然氣 掀起反制裁北約戰

►揭仲/烏戰事陷入僵持 攻陷馬立波是否會成俄的停損點?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