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族群免疫防火牆成形 可望由大流行轉為地方流行(林庭瑀、范僑芯、黃聖雯、嚴明芳、陳秀熙)

我們想讓你知道…下降可望至每日新增個案控制在0.2%,甚至以下,疫情將可由大流行走入地方流行流感監測。

▲台灣20~49歲已築起免疫防火牆,,此族群所是目前驅動疫情下降最大原動力。(圖/記者周宸亘攝)

●林庭瑀/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與流行病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范僑芯/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與流行病學研究所研究生

●黃聖雯/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與流行病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嚴明芳/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

●陳秀熙/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與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

由於基礎劑疫苗施打保護力效期在三月中後逐漸衰退,加上第三劑疫苗施打速度趨緩,無法補足族群保護力失效,使得三月底開始產生多點群聚感染,加上在四月初面臨年輕人及青少年族群BNT疫苗保護力亦逐漸失效,Omicron在北北基桃縣市群聚感染流行速度快速,在各年齡層感染個案皆迅速累積。台灣本土流行曲線就如同紐西蘭疫情走向(圖1),在達5月27日流行高點時,已明顯開始下降,雖然相較於紐西蘭,台灣無症狀及輕症適應期略長,但疫情曲線仍然快速下降。即便各區域仍有所不同,不過整體而言,已經下降,特別是雙北、基、桃。根據國際經驗,當整體疫情下降時,隨之須關心的就是年齡別感染曲線趨勢,分析年齡別感染率流行曲線是提供社區免疫防火牆,特別是年輕移動工作族群是非常重要訊息,了解各年齡別感染曲線及疫苗基礎劑和追加劑突破性感染,也可以提供推估中重症未來趨勢預測,作為免疫防火牆形成,如何可以減少高年齡及兒童感染,並進一步作為中/重症及死亡減少防疫效益評估。

Omicron 免疫防火牆

Omicron在棘蛋白S1的接受體位置(RBD)和上呼吸道接收器ACE2接觸變異點變化及趨向(Tropism)改變,造成多元化且快速傳播,在去年11月開始於歐美及亞洲鄰近國家如韓國社區大流行,除了快速傳播特性外,RBD點變化不同,也提高病毒對於疫苗及之前感染免疫逃脫(Evasion of Immunity)的能力,挑戰傳統傳染病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人類雖然在此次疫苗開發及生產有了很大突破,但由於全世界疫苗分配不均,造成疫苗覆蓋率(Coverage rate)在經濟過度發展國家和低度經濟發展國家有非常大差異,如此也造成病毒在演化過程中,不斷進行適者生存,選擇性突變變異種病。病毒在高疫苗覆蓋率環境下,容易發生突變,造成免疫逃脫,但相對傳播力低,若整體疫苗覆蓋率極高,疫苗可對於族群免疫發揮效用,使大流行受到控制。反之,若病毒在低疫苗覆蓋率之下,雖然免疫逃脫機會低,但傳播力高,一般而言,病毒若利用人類疫苗分配不均的弱點,找到最適當點,同時具有傳播力及免疫逃脫,通常所引起的流行影響就非常大,流感及新冠肺炎Omicron演化株就是兩個最佳例子,造成世界大流行。

▲圖1:台灣及紐西蘭Omicron流行曲線比較。綠色線為紐西蘭流行波形,黃色線為台灣每日流行個案數曲線。(圖/陳秀熙教授團隊提供,下同)

台灣感染曲線動態移動地理分布

台灣各年齡層感染率皆有下降趨勢,但其中以20~49歲感染通報率較快且高,其次是0~19歲、50~69歲,而70歲以上老年人口感染速度較慢且感染率也較低。進一步剖析不同縣市的感染率,可以發現感染隨移動地理區域由北到南,首先,北北基桃四個縣市的感染率經過5月18日高峰後,已隨時間下降,至6月17日,感染率已降到0.2%,為下降最快的區域。而竹苗及宜花東部縣市感染上升至高峰的速度及下降都接續北北基桃縣市,但仍未完全下降至低點,至6月17日,感染率仍有0.25%。台中、台南及高雄市流行曲線下降,但主要為移動與工作族群20~49歲、50~69歲與老年人口,仍需一周後才會有明顯的下降趨勢。而離島地區的流行緩慢,未見高峰,此可能與離島及本島間來往生活圈密切以及居住地戶籍通報有關,但台灣流行曲線下降,離島也會隨之下降(圖2)。

▲圖2:台灣Omicron感染曲線動態移動地理分布。

這種疫情地理移動,若由年齡層來看(圖3),最主要的是20~49歲,因為他們為主要工作者,屬高移動族群,故除了離島之外,20~49歲在各區流行皆有下降趨勢;0~19歲繼20~49歲後,也有下降趨勢;50~69歲及70歲以上雖然受20~49歲影響,但北北基桃及竹苗宜花東亦有下降趨勢,而台中、台南、高雄與彰投雲嘉屏仍在平原期。台灣20~49歲已築起免疫防火牆,依自然感染加上突破性感染,以及疫苗保護計算台灣整體免疫防火牆達72%,其中,自然感染及突破性感染為28%,而疫苗保護力為44%。北北基桃、竹竹苗花東宜蘭、台中/台南/高雄及彰投雲嘉分別為79%、72%、70%及66%(圖4),此族群所形成免疫防火牆是台灣目前驅動疫情下降最大原動力。

▲圖3:年齡別感染曲線動態移動地理分布。

▲圖4:20~49歲免疫防火牆。

預測大流行至地方流行

而依北北基桃在免疫防火牆形成後,疫情下降趨勢推估北北基桃在六月底,每日個案數小於一萬(圖5)。進一步依台灣感染曲線動態移動地理分布,藉由北北基桃流行趨勢對於竹竹苗宜花東及台中/台南/高雄流行曲線進行預估,兩區域疫情亦將在六月底達地方流行。因此,台灣整體而言,下降可望至每日新增個案控制在0.2%,甚至以下,疫情將可由大流行走入地方流行流感監測。

▲圖5:疫情動態模型預測-大流行轉至地方流行。

熱門點閱》

►Omicron兒童新增病例變多了 死者仍以老人為大宗

►ELLE總編楊茵絜心臟衰竭驟逝 甲狀腺亢進如何預防與保養

►台股大跌畢業文頻出 如何脫離空頭走勢中的虧損輪迴

►謝金河/面對通膨問題 要從油價下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陳秀熙專欄

陳秀熙專欄 陳秀熙

現任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台灣大學特聘教授,為英國劍橋大學生物統計博士,曾獲科技部傑出研究奬。

陳秀熙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