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鵬/潛艦軍事技術專業 切莫淪為政治操弄

我們想讓你知道…現代化先進柴電潛艦綜合性能評估的關鍵指標有五,分別是:潛航寂靜隱蔽能力、被動聲納的偵搜距離、水下潛航持續的電力、指揮官艇員整體素質、武器性能和攻擊距離。

▲首艘國造潛艦拚明年9月下水。圖為美國海軍的海狼級核潛艦「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SSN-22)。(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王志鵬/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著有《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自從媒體獨家曝光南韓退役將校或潛艦工程師,遭南韓政府緊急召回,若干人甚至遭到南韓政府起訴或判刑之後,潛艦國造的任何訊息,隨即遭到全面封鎖,銷聲匿跡,即使是立法院國防委員,或是各媒體的軍事記者,在軍事機密的完全封鎖之下,也無法獲得任何訊息。

首艘潛艦建造最新資訊

不過近期,又開始出現若干資訊,依據2022年7月12日媒體報導,首艘國造潛艦,預訂於2023年9月下水,性能將比海軍現役劍龍級潛艦進步約8到10年,下水是採乾塢或何種型式還未定,下水後將進行HAT(泊港測試)後,再進一步進行SAT(海上測試),期程至少要1到1年半,最慢為2年。

據報導,台船現行的6個船段都已經完成,第四段的單殼帆罩連接段,目前也已經完成內殼,外殼的部分正持續進行,2022年下半年開始,很多裝備陸續返台,艦上設備包括戰系、主機等都將依序安裝進入各船段內。而2023年9月下水前,將焊封各船段並進行內、外部塗裝,最困難的將是第6段的魚雷管艙段。依據報導,現行藍圖有700多份,還剩下50多份要完成,將進行滾動式修正,隨裝備進行調整;而一般造潛艦的設計費約125億新台幣,請GL號公司幫忙做,只花25億元;首艘潛艦仍為鉛酸電池,約可在水下持續潛航100小時,對於鋰電池台船則正在研製,預估發展方向為鉛酸電池的2.5倍,約可在水下持續航行250小時;至於艦艉的舵翼控制系統的設計,仍決定採用X型舵翼系統;而對於拖曳式聲納,則暫時不採用;而對於消音瓦的部分,首艘潛艦也因重量估算與技術門檻問題,暫時不採用。

專業觀點分析與看法

根據現行媒體公開的資訊,個人提出入若干的觀點分析與看法:

一、首艘潛艦性能將比海軍現役劍龍級潛艦要進步約8到10年,劍龍級潛艦是1980年代的技術,也就是說能夠提升到1990年代的技術層面,當然能夠有提升確實是好事,但是還有20年的技術層次差異,還須努力急起直追!然而,問題是,台灣後續還有足夠的時間與財力去執行嗎?

二、依據報導現行藍圖有700多份,還剩下50多份要完成;這個說法真的很不專業,潛艦建造藍圖可能幾千張,怎可能只有700多份,至於還有50多份要進行滾動式修正,倘若為真!那要隨裝備進行滾動式調整,也就表示無法掌握最終設計結果,這存在相當的風險,每一環節都必須反覆小心精算,莫再淪入西班牙首艘自製潛艦的錯誤殷鑑。

三、至於預訂於2023年9月下水,下水後將進行HAT(泊港測試)後,再進一步進行SAT(海上測試),期程至少要1到1年半,最慢為2年;依據現行的進度與困難門檻研判,似乎還是很難達到,可能僅僅只是為了畫大餅,對國人進行「政治大內宣」。回顧去年原本欲於9月邀請蔡總統進行「安龍典禮」,因故延至11月,結果也未見蔡總統主持,也未見邀請各界與軍事記者採訪,後續僅以後方一副設計圖片草草了事,未見任何實體完成的部分船段(最容易的中段,且無涉任何機密),這完全不符合全世界國家建造潛艦安龍的盛大場面,其中顯見就是存在建造所面臨的貓膩。

▲依據現行的進度與困難門檻研判,首艘國造潛艦要在明年9月下水,下水後進行泊港測試後,再進一步進行海上測試,似乎還是很難達到。圖為美國海軍核動力潛艇。(圖/翻攝自推特)

四、就報導一般造潛艦的設計費約125億新台幣,請GL號公司幫忙做,只花25億元;這表示我們真的好棒棒嗎?在國際潛艦圈都能夠知曉,台灣自製潛艦才剛剛自幼稚園的層次起步,能夠以相較國際潛艦設計花費,僅以20%的成本完成設計,這更令人憂心了!不知道是應該稱台船「神」了!還是我們被唬弄而變「愚蠢」了!

五、對於仍採取鉛酸電池而不是任何「絕氣推進系統」(AIP)或鋰電池技術設計,這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不過,倘若第二艘要納入,那原先設計就必須進行大幅改變,這也是很兩難的事情。

六、至於某媒體不斷吹噓我自美購獲MK-48 Mod6 AT重型魚雷性能,其最高航速達55節,最大續航力在時速40節的狀態下可達50公里,相較劍龍級潛艦現行使用的德國授權印尼製造的SUT魚雷,在導引及機動性能都優於SUT魚雷,最高時速比SUT魚雷快60%,最大射程也遠25%,且還擁有射程18公里的潛射魚叉飛彈,這又是一則明顯大內宣,其實不避過分炫耀,以免誤導。

七、現代化先進柴電潛艦綜合性能評估的關鍵指標有五,依據優先順序分別是:「潛航寂靜隱蔽的能力、被動聲納的偵搜距離、水下潛航持續的電力、指揮官艇員整體素質、最後才是武器性能和攻擊距離」,而違反這五個基本潛艦至高的原則和定律,優劣成敗在未開打前即可以立判,就潛艦專業的立場上無須多言亦可論斷。

八、至於採用X型舵翼系統,個人曾於2020年2月於《全球防衛雜誌》專文論述「現代潛艦採用X舵翼的優缺點」,並非採用X型舵翼系統就是最好最棒的技術,它有其適用性與侷限性,否則目前潛艦設計與建造大國,如俄羅斯和中國,為何不見普遍採用,而還是採用十字型舵翼系統,我們決定採用X型舵翼系統,電腦自動解算與操控系統準備好了嗎?潛艦操控的人才準備好了嗎?因為一旦故障和失控,可不是過去的經驗所能克服的!

九、此外,依據報導,海軍256戰隊目前已派出40餘位潛艦支援隊的官兵,全數進駐建造原型艦的台船海昌廠區,這些現役人員系擔任接艦官兵,擬從與技術人員一起看藍圖開始做起,以潛艦操作者的角度,協助技術人員進行原型艦的建造,成為潛艦國造的種子部隊。其實這並不是好事,因為256戰隊的潛艦支援隊編組,主要是因應潛艦執行任務的輪調、訓練與突發狀況時的合格人員應急替換;首艘自製潛艦的官兵,理應專案辦理,不佔現役256戰隊支援隊的員額,這凸顯目前現役潛艦官士兵人才的極度不足(潛艦官士兵原則培養至少必須3至5年),可見已經出現人才捉襟見肘的窘境。

別讓潛艦軍事技術專業淪為政治操弄

▲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長期坐鎮台船親自督導首艘潛艦建造,並且宣稱海上測試時必會親自隨艦參與。(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最後,個人再次強調,潛艦的專業必須一步一步地扎實往前推動,不能夠有絲毫的疑慮與疏忽,更不能因為政治因素而「揠苗助長」或是「虛偽造假」,否則很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意外。根據媒體報導,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前參謀總長海軍上將黃曙光,長期坐鎮台船親自督導首艘潛艦建造,並且宣稱海上測試時必會親自隨艦參與,對此個人呼籲那些執政黨的相關政府官員(如國安會、國防部與海軍)以及立法委員,在為了政治目的不斷吹噓和大內宣的同時,是否願意若在2023年9月能夠下水進行海上測試之時,也一同共襄盛舉,驗證此一偉大時刻!

熱門點閱》

►鍾文榮/減少免洗杯用量 讓業者少賺不如讓消費者多賺

►林祖嘉/強勢新台幣匯率才能減緩通膨

►許嘉棟/FED寧取物價穩定 捨經濟景氣

►胡偉良/全球房價都在漲 房產反映貨幣現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王志鵬專欄

王志鵬專欄 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著有《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王志鵬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