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雙邊會談。(圖/路透社)
● 作者/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 FBC2E International Affairs
新的安全合作篇章? 美日「2+2」升級安保同盟!
2023年1月11日,美日外交、國防部長「2+2」會談(U.S.-Japan Security Consulative Committee)於美國華府登場。美方與會官員為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防部長奧斯丁(Loyld Austin),日方則由外務大臣林芳正(Yoshimasa Hayashi )和國防大臣濱田靖一(Hamada Yasukazu)出席。不同於2022年1月單以視訊舉行的2+2會談,這次不僅實體舉行,還特別安排在美日領袖峰會的前兩日。
在會談前,日本2022年12月對國防政策做出一連串重大調整。12月16日,日本透過臨時內閣會議,通過新版「安保三文件」,包含《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整備計畫》。
上述文件中提到,日本將致力發展「反擊能力」,使日本能從陸地或海上發射飛彈,打擊船艦和1,000公里外的目標。日本預計在2027年前,投資370億美元發展有反擊能力的武器,並計劃發展包括極音速武器在內的其他飛彈。《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日本希望向美國採購數百枚射程達1,250公里的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
另外,文件指出日本將於2027年前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目標將國防預算的占比從原先國內生產總值(GDP)1%逐步提升至2%。《華爾街日報》預估,2027年時,日本國防預算將高達約800億美元,使日本成為國防預算世界第三高的國家。日本2023年的國防預算,其實已將達到新高的517億美元(6.82兆日圓),較去年提升約26%。文件中還提到建立第一座美日聯合指揮中心、強化太空戰力等計畫。
▲日本預計於2027年前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圖為令和4年(2022)度一般會計預算歲出.歲入的構成。(圖/翻攝自財務省官網)
外界普遍認為最新版本的安保三文件為日本自二戰以來最大的擴軍計畫,文件內容對二戰後一向奉行「和平主義」(Pacificm)的日本國防政策,也是歷史性的轉變。
這次美日2+2會談,雙方就強化美日安保同盟、中國、台海、南海、東海、俄烏戰爭、北韓導彈威脅等問題交換意見。會談劍指中國的意味相當濃厚,會後《聯合聲明》點名中國高達12次(其次為俄國6次),不避諱提及多個敏感議題,如台灣、香港、新疆和南海。
聲明說:「中國的外交政策正在試圖重塑國際秩序,試圖讓中國崛起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實力因而受惠。」形容中國的行為對美日同盟和國際社會,是印太地區內、外「最重大的戰略挑戰」(the greatest strategic challenge)。
聲明中也針對中國在南海、東海的行爲表示關切:「美日強烈反對中國在東海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並對中國在南海軍事化島礁、非法宣示海上主權和具有威脅和挑釁性的活動表示強烈反對。」
在台灣問題上,聲明強調美日對台立場不變,重申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稱對維護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是「不可或缺的要素」(Indispensible element),並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岸田文雄與拜登在會談中,重申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此外,美日「2+2」會談同意將《美日安保條約》擴展至「太空領域」。未來任何對太空、從太空、在太空對日本衛星發動攻擊,都將適用於條約中的第五條,即上述行為會被視為對美、日兩國的攻擊。
美國駐沖繩美軍將改編為一支約有2,200人的「海軍陸戰隊瀕海戰鬥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 MLR),強化島嶼反艦作戰能力。戰鬥團的部署預計在2025年完成。另外,美日雙方也同意提升對包含日本西南諸島(Southwest Islands)的防禦、擴大美日軍事設施的使用,並增加含西南諸島在內區域的雙邊聯合演習和訓練。
美國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AEI)資深研究員塞耶茲(Eric Sayers)和庫伯(Zack Cooper)近期於《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的投書就指出,過去在美蘇冷戰、後冷戰時期,中國並非美日關切的重點,蘇俄和北韓才是。不過,隨著在台海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升高,美日安保同盟做出根本性的策略調整,將重點轉向中國。兩位學者分析,美日安保同盟對沖繩和西南諸島等一連串計畫,將傳達給中國一個明確訊號,那就是華府和東京正例行性的提升美日安保同盟,以應對含台灣附近水域的突發事件(contingency)。他們在文章中形容:「美日安保同盟正轉向以戰爭為基礎」( the U.S.-Japan alliance is shifting to a war footing)。
美、日領袖會面確認升級安保同盟! 岸田首相位置不保?
1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在結束訪法國、義大利、英國、加拿大等四個七大工業國(Group of Seven, G7)會員國的行程後,最後一站抵達美國,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會晤。兩人上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11月,當時兩人共赴印尼峇里島參與「二十大工業國領袖峰會」(Group of Twenty, G20),並利用場邊機會一同與南韓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舉行三方領袖會談。這次訪美,是岸田自2021年10月擔任日本首相1年多以來的首次訪美行程。
▲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統尹錫悅於2022年11月13日在柬埔寨金邊舉行東亞高峰會。(圖/路透)
拜登在會前演講時說:「首先我要明確表示,美國完全、徹底、完整地承諾兩國聯盟關係。」岸田則說:「日美目前面臨近期史上最具挑戰和複雜的安全環境。」他補充說,日本制定了上個月發布的新防禦戰略,以確保區域和平與繁榮。
兩人會後的《聯合聲明》形容今日的「拜岸會」為美日安保同盟、印太地區和世界的「歷史性時刻」,並稱美日當前的合作是「前所未有」(Unprecedented)。
聲明指出,由於中國不符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行為,乃至北韓的挑釁,印太地區正面臨更多挑戰。另外,在歐洲方面,俄國持續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美日強烈反對在世界各地以武力脅迫,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
針對台灣部分,與2+2會談的聯合聲明相同,強調美日在台灣議題的基本立場不變,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並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聲明還提到,雙方將加強在經濟安全共有的優勢,保護並促進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關鍵與新興科技、透過雙邊太空架構協議加強合作,以及乾淨能源與能源安全。此外,美日將持續支持「四方安全對話」(Quad)、東協中心性(ASEAN Centrality)與團結,致力加強美、日、韓三方安全和其他領域的合作,並且透過「藍色太平洋夥伴」(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 PBP)強化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Reuters)報導,岸田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等國際研究學院(SAIS)發表演說時,他強調中國為日、美面臨的「核心挑戰」(central challenge)。岸田呼籲日本、美國和歐洲歐絕對有必要團結一致處理與中國的關係。
另外,岸田的「歐美行」除深化日本與歐美國家的軍事合作外,同時也確保日本在全球領導地位佔一席之地,彰顯日本在國際安全上的重要地位。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英國首相蘇納克11日在「倫敦塔」城堡會晤並正式簽署《相互准入協定》。(圖/路透社)
美、日外長訪中在即 穩定對中關係成焦點
《南華早報》(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月13日的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將在2023年2月5、6日訪中,屆時將與中國新外長、前駐美大使秦剛會晤。對美中關係來說,這趟自2022年11月「拜習會」後就敲定的訪中行程具有極大意義。
回顧拜登自2021年1月20日上台以來,親訪中國的美國官員僅有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氣候變遷特使凱瑞(John Kerry)、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與國務院東亞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布林肯此行訪中,將使他成為2年多來訪中層級最高的美國官員。
美中關係近幾個月在官方互動上,逐漸步回正軌。兩國工作層級的互動會比過去兩年更加頻繁,包括外交、經貿和氣候變遷等領域。美、中自2022年11月拜習會後,在外交、經貿、氣候變遷上都有頻繁互動。最近一次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2023年1月18日於瑞士蘇黎世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進行場邊會。此外,氣候變遷特使凱瑞1周前也與中國氣候變遷特使解振華舉行視訊會談。中國近期放寬邊境管制的政策,會促使美中官方交流更加頻繁。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18日與中國副總理劉鶴面談。(圖/路透社)
除此之外,美中官員在近期互相釋出穩定美中關係的訊號。國安會印太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ell)在2022年12月舉辦的「阿斯彭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表示:「美中在未來數月的大國外交之中,或恢復部分更實際的元素,穩定整個區域內的發展。」
再者,不同於拜登、布林肯多次以「激烈競爭」形容美中關係,坎貝爾在2023年1月12日於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研討會上說:「儘管我們認為美中關係的主要特徵將繼續是競爭,但我們希望這是『富有成效』且『和平』的競爭。」並說道:「我們非常希望將其導向對兩國人民都有利的領域。」
另一方面,日本同樣希望穩定中日關係。2022年11月習近平、岸田文雄在泰國曼谷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會晤時,岸田希望藉由因疫情中斷長3年的領袖會晤,穩定中日關係。此前,中日關係一直都是處於緊張狀態,除因為美中關係的持續緊張外,中國軍事實力的崛起、南海問題、尖閣諸島(我稱釣魚台)、俄烏戰爭等問題都令中日關係難有起色。
外界原先認為,日外相林芳正若在2022年12月訪中,能替中日關係帶來轉機,最後卻以新冠為由延後。背後因素是日本12月中公布新版安保三文件激怒中國,使雙邊關係緊張而暫緩。此外,原先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與立場相對友中的日本公明黨,力促公明黨黨魁山口那津男(Natsuo Yamaguchi )於1月中訪中,但近期因日本針對中國入境旅客的邊境限制政策,使中日兩國再度矛盾,此訪問最後又不了了之。
美、中、日經濟合作將增加 「鬥而不破」基調不變
▲岸田因推動增加軍費開支,支持度下降,能否藉撤換閣員、出訪歐美拉抬支持度,仍有待觀察。(圖/路透)
觀察日本所推出的新安保三文件,背後影舞者的痕跡鑿鑿。岸田文雄也因為推動增加軍費開支一事,又令其國內支持度下降。岸田支持度最低曾來到25%,已碰觸過去自民黨更換首相的樓地板。因此,岸田藉撤換閣員、出訪歐美拉抬支持度。不過效果如何,可能還要再觀察,岸田仍須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
筆者認為美中關係在2023年看來會相對穩定,因為美中兩國元首自G20印尼峰會後,已從一開始的「護欄」(guard rail)演進至「紅線」(red line),紛紛明確表明自己紅線。拜登、習近平兩人花了好大地功夫才走到這一步,規劃讓布林肯訪中,之後應會安排秦剛訪美,緊接著就是習近平訪美、拜登訪中等大戲。兩國政府恢復高頻率接觸,也就是反映出當年歐巴馬政府時期,美中兩國互動的程度。
分析美、中、日三國目前最大的公約數,就是經濟。疫後經濟復甦會成為各方關切的重點,目前三方經濟前景都不好,而經濟不好就會導致國內壓力升高,危及拜登連任企圖、習近平三連任後政績、岸田延續執政與否。因此,美、中、日在經濟上的合作或增加,但在安全與地緣政治上的對抗不減。「鬥而不破」基調不會改變,但大方向合作的局面將會增加。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霧谷晶策」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美、中、日在經濟上的合作或增加,但在安全與地緣政治上的對抗不減。「鬥而不破」基調不會改變,但大方向合作的局面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