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空手而歸」中東行 價值觀外交挨批!

我們想讓你知道…拜登團隊挑錯時間點出訪以色列,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也未有成效,還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之慨。美國在中東的實力,或也有所減損。

● 作者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 FBC2E International Affairs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22年7月13日至7月16日展開為期四天,上任後首次「中東行」。拜登先後訪問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烏地阿拉伯。拜登此趟最重要的目標要試圖說服作為長期與美軍事合作密切,也是OPEC成員之一的沙烏地阿拉伯增產石油,藉此穩定在過去數個月飆漲的油價。

另一個目標則與伊朗有關。隨著與伊朗有關重回核協議的談判陷入僵局,甚至成為死局。因此,在伊朗持續發展核武情況下,使中東區域緊張情勢持續升高。拜登希望能說服包含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等數個中東國家,建立區域安全架構以對抗伊朗威脅,確保中東區域安全。然而,以上兩個目標,拜登最終都功虧一簣。這次訪問中東的意義和能獲得的國家利益,引起各界辯論和批判。

拜登首趟中東行時程與前幾任總統相比是姍姍來遲,顯示他對中東地區重視性不足。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17年上任後,第一次外國訪問便選擇沙烏地阿拉伯,與拜登同為民主黨的歐巴馬(Barack Obama )則在2009年上任後,於6月即訪問沙烏地阿拉伯。

綜觀拜登上任以來的推動的跡象有關中東的重大政策,陸續推動阿富汗撤軍、期望伊朗重回核協議談判、結束葉門戰爭等一系列在中東的「戰略收縮」。這些政策都顯示拜登政府,希望減少中東地區在美國外交政策上的優先性。

一方面拜登政府希藉此逐漸將外交政策重心,從中東轉移到印太地區;另一方面則希望減少美國在中東投入的資源,將多餘資源分配在其他區域。若非面臨嚴峻的油價問題、伊朗問題,拜登是否會親訪中東,仍在未定之天。

拜登上首訪中東! 稱:願以武力阻止伊朗取得核武

▲美國總統拜登開啟中東行,第一站抵達以色列,以碰拳方式代替握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拜登首站抵達以色列耶路撒冷後,與剛上任不久的以色列看守總理拉皮德(Yair Lapid)舉行會晤。這次雙方聚焦的問題為「伊朗核威脅」,雖然兩國都希望阻止伊朗核武發展,但雙方顯然對阻止方法有所分歧。拜登目前相信外交(亦即透過談判使伊朗重回核協議)仍為阻止伊朗核武發展的最佳解方,但拉皮德則認為應透過真實的武力威脅(real threat of force),施壓伊朗放棄發展核武。

拉皮德認為,光說不練無法阻止伊朗,拜登外交也無法阻止伊朗。唯一能阻止伊朗的方式,是讓他們知道如果繼續發展核武,那自由世界會使用武力。唯一阻止的方式,就是把軍事威脅放上談判桌。拜登則強調不會讓伊朗取得核武,即便不確定伊朗何時會重回協議,但不會無止盡等待。雖說拜登日前曾放話表示,他願意使用武力確保伊朗不能取得核武,但從拜登過去和這次的發言來看,他顯然更傾向用外交手段解決,上述放話則是「警告意味」居多。

另外,《半島新聞台》(AL Jazeera)指出,拜登訪以色列展現極度親以色列的立場。空軍一號落地後,拜登對外重申一系列美國對以色列安全的承諾,並稱美以之間有刻骨般(bone deep)的關係。再者,拜登未公開施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展開談判,也未在巴勒斯坦於耶路撒冷領土建立美國領事館。另外,拜登也未針對《半島新聞台》記者遭以色列殺害一事,要求以國負責。

在巴勒斯坦時,拜登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舉行會晤。拜登除重申美國對「兩國方案」的支持外,還宣布加碼兩億美元給予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拜登在東耶路撒冷探訪一家醫院時,還承諾一億美元的援助方案,給予該地區的醫療機構。不過,拜登沒有撤回前川普任內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計畫。另外,即便拜登仍強調他自上任以來支持兩國方案,但這兩國方案究竟何時能實踐,沒有人知道。

次站訪沙烏地阿拉伯! 拜登價值觀外交破滅、石油增供無望

▲拜登是美國第一位從以色列直飛沙烏地阿拉伯的總統。(圖/路透社)

結束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訪問後,拜登「歷史性」的從以色列,直飛沙烏地阿拉伯繼續訪問行程,使他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從以色列直飛沙國的美國總統。沙國官方於7月15日解除對以色列的航空限制,對所有往返以色列的商業航班開放領空。雖說此舉不代表以沙之間即將建交,但對未來兩國可能「關係正常化」,仍有正面影響。

拜登抵達沙國後,與沙國王儲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 MBS)會晤。抵達會場所時,兩人以碰拳(fist bump)方式行禮,但拜登此舉 受外界排山倒海的批評。2018年時,《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欄作家、記者哈紹吉(Jamal Khashoggi)赴沙國駐伊斯坦堡總領事館遭暗殺肢解。2021年2月,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公布的報告,認定沙爾曼是這場暗殺行動的幕後藏鏡人。

因此,拜登與沙爾曼碰拳,讓美國國內重視人權人士相當不滿,包含自由派媒體、民主黨議員及其支持者。拜登更是打臉自己,長期以來倡導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外交政策。拜登訪沙國也與他上任以來對沙國政策有所矛盾。拜登在競選期間曾稱穆罕默德為賤民(pariah),誓言讓沙爾曼為哈紹吉的死負責。拜登明顯對沙國主要掌權者不滿。

拜登訪問沙國的一大目標,即希望透過與沙國修復關係,藉此要求沙國增產石油,促使油價降低。然而,這個目標在會後看來並未達成。拜登7月15日曾表示,他預計沙國未來會增產石油。他說:「從我們今日的對談來看,接下來幾週應能看到更進一步行動。」不過,拜登的話卻被沙國外長打臉。沙國外交部長朱貝爾(AdelAl-Jubeir)接受《CNN》專訪時,對沙國是否會增產石油表態說:「沙國在過去十年,就已經說的很清楚,我們致力維持市場穩定,也必須考量市場供需。」

▲沙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駁哈紹吉遇害責任,並告訴拜登,美國也曾犯錯。(圖/路透)

事實上,沙國短期內不會考慮增產,早在預料當中。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能源安全和氣候變遷計畫的資深研究員卡希爾(Ben Cahill),在7月13日撰文指出,不要期望拜登這趟中東行,能在短期內迫使沙國增產石油。他提出幾個沙國不太可能短期增產的原因,包含沙國傾向透過「OPEC+」共同管理市場、需控管能源備用儲備等。不過,他認為即便拜登這次出訪,未有立即的突破,但華府與利雅德仍迫切需要就能源問題,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

不僅在增產石油問題上落空,美、沙間也在區域安全問題上有所分歧。《路透社》提到,7月16日拜登在沙國濱海城市吉達(Jeddah)舉行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上承諾:「美國與你們所有人合作,投資建設這個地區的積極未來」,並強調:「美國哪裡也不去。」《路透社》指出,會後的峰會公報不僅內容「含糊」(vague),在組成涵蓋以色列在內的中東安全聯盟在對抗伊朗威脅的目標上,美國還被最重要的阿拉伯盟友沙國「潑了一桶冷水」。沙國排名第一的外長費瑟(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就表示他並不清楚海灣國家有與以色列防衛聯盟的任何討論,並指出沙烏地阿拉伯並未參與相關協商。

拜登此次訪問中東背後還有一個重大的戰略目標,希望透過重新加強與中東國家的關係,抗衡中、俄在中東漸長的影響力,避免美國戰略收縮後遺留下來的空缺被中俄兩國填補。拜登在出訪前,以「我為何要訪問沙烏地阿拉伯」(Joe Biden: Why I’m going to Saudi Arabia)為題投書《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拜登強調,為使美國能抗衡俄國的激進舉動(aggression)、讓美國處於戰勝中國的最佳位置,以及為世界重要地區的穩定而努力,我必須要直接與上述目標有影響力的國家接觸,而沙烏地阿拉伯就是其中之一。

俄、土、伊敘利亞戰爭領袖峰會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與土耳其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會面。(圖/路透)

7月19日,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和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Erdogan),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辦三方領袖峰會。峰會聚焦敘利亞議題,旨在推動「阿斯塔納和平進程」(Astana peace process),望終結敘利亞境內超過11年的衝突。

過去,在俄、土、伊三國斡旋下,敘利亞的交戰各方於2016年12月達成停火協議。敘利亞政府與叛軍則於2017年1月,在當時名為阿斯塔納的哈薩克首都展開談判。在此架構下,已避免各方進一步的嚴重衝突。《路透社》(Reuters)報導,普丁表示包含他在內,三位總統同意持續對敘利亞問題進行協商,承諾將持續朝敘利亞「正常化」的目標前進。

另外,這場峰會的另一個重點,則討論解除對烏克蘭榖物在黑海的封鎖,使烏國能順利將糧食運送到其他國家,減少俄烏戰爭造成某些地區域出現糧食危機的原因之一。《路透社》稱,俄國、烏克蘭、土耳其和聯合國,預計在本週解除黑海封鎖,讓烏克蘭能再度透過黑海輸出榖物。

拜登訪中東未達抗俄、增油之目的 美國在中東影響力恐減損

拜登團隊挑錯時間點出訪以色列,因目前以色列看守政府或許無法做出重大決策。雖美國與以色列、阿聯酋、印度等國,藉拜登訪以色列進行四國稱為「I2U2」(I2指以色列Israel、印度India;U2則指美國United States與阿聯酋United Arab Emirates)的多邊對話機制,惟目前看不出具體走向或成效,恐怕成了另一個拜登政府不顯著拉幫節派的組織。

此外,拜登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也未有成效,還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之慨。拜登訪問沙國是寄望利亞德當局能在華府放低姿態、不計前嫌與王儲沙爾曼「碰拳」,但沙國未就美國的要求進行讓步,反倒在拜登出發前加倍購買俄國低價促銷石油,另外沙國尊重俄國同為OPEC+成員,也未保證增產石油以減緩油價高漲與通膨問題,更讓拜登此行黯然失色。

美國無法藉由伊朗達成核協議談判,使伊朗重新回棄核路線,反倒還因美國與俄國就俄烏戰爭交惡,間接鞏固俄國與伊朗的關係。另外,土耳其位居黑海咽喉,地位也因俄烏戰事有所提升。現在俄國還得敬土耳其三分,因土國伸出援手放行黑海航運。再者,土耳其目前還緊抓瑞典、芬蘭欲加入北約一事,反覆要求北約需符合土國利益。美國在中東的實力,或也有所減損。

熱門點閱》

►朱雲鵬/艾斯培建議台灣男女皆兵 內政不應是他國的利益工具

►胡偉良/內卷、躺平時代 年輕人怎麼做才能脫穎而出? 

►陳立誠/全球缺電 「節能減碳」是禍首

►輕症居多死亡率降 台灣有能力面對疫情逐步解封

● 本文獲授權,節錄自「霧谷晶策」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霧谷晶策專欄

霧谷晶策專欄 霧谷晶策

《霧谷晶策》致力於剖析當今「國際關係」、「外交政策」、「兩岸關係」、「時事議題」,促進台灣人持續開拓國際視野和時事分析更新。

霧谷晶策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